渗透生命教育,升华小学音乐教学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月1期   作者:朱俊琴
[导读] 小学音乐教学以提升学生审美能力、激发学生音乐兴趣为目的,确保学生掌握音乐学习的技能,积累丰富的音乐知识。
        朱俊琴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昆山学校  255100
        摘要:小学音乐教学以提升学生审美能力、激发学生音乐兴趣为目的,确保学生掌握音乐学习的技能,积累丰富的音乐知识。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真正的了解真善美,积极接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及感染。与其他学科相比,音乐学科的作用及价值比较显著,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非常明显的影响。教师需要以学生正确生命观和人生观的树立为依据,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及发展保驾护航。积极渗透生命教育,通过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有效拓展来引导学生,确保小学音乐教学更上一个台阶。
        关键词:生命教育;小学音乐;教学渗透
        引言
        在科学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学生所面临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网络对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其中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对学生有利有弊。学生一方面可以获得更多丰富的信息,与外界保持密切交流。另一方面,海量的网络信息导致学生在社会实践和学习时,出现了许多的思想和行为偏差。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反思能力较差,外部环境的波动对学生的影响比较显著。因此,学校以及教师对学生的引导非常重要。小学音乐教学的学科特点比较明显,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有非常积极的影响。教师需要积极利用各种生命教育元素,深化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及认识,确保学生真正做到热爱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生命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现状
        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十分关注生命教育的有效落实,生命教育是一个全新的教学板块,对丰富小学音乐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都有非常关键的影响。但是在渗透生命教育时,教师出现了许多的偏差。首先,教师对教材中生命元素的运用能力不足,难以实现灵活利用和有效组合。整个课堂教学比较生硬,无法确保学生深入自主的理解和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其次,教师忽略了对学生生命观的针对性培养。没有结合时代特点积极引进更多的生命元素,根据学生的生活实践来指导学生。学生对生命的认知还不够全面,出现了诸多偏差行为。最后,教师在生命教育深化环节中所投入的时间不足。因此,学生仍然比较消极,学生感知生命和理解生命的机会较少。
        二、渗透生命教育,升华小学音乐教学
        (一)灵活利用教材中的生命元素
        生命教育比较复杂,过程较为艰难。其中具体教学案例和教学素材的分析是第一步,这一点有助于学生对生命有一个直观具体的感受,进而提升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力和感知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为了保障学生自主自觉的接受生命教育及引导,教师需要先让学生认识生命,让学生能够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有一个宏观的了解。生命教学的融入对音乐教师的要求较高,教材中生命教育元素的应用不容忽略。新课改之后的教材内容比较丰富,大部分的教材中存在隐性和显性的生命教育元素。在利用显性教育元素时,教师可以采取简单对话的形式,鼓励学生自主体会生命。其中音乐欣赏教学活动的开展取得的效果比较明显,在分析教材基础上,教师还需要根据教材之中所含有的音乐素材,灵活选择户外音乐素材,鼓励学生自主认识生命。
        比如在讲解新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桔梗谣》时,教师则可以鼓励学生大胆的表达个人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奋斗之心。在利用隐性元素时,教师则需要以音乐作品创作背景以及作者人生经历的分析为契机。在深入挖掘教育元素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向榜样学习,明确个人的人生目标和生命价值。学生能够在作者身上学习优秀品质,这些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有非常深远和正面的影响。一些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还可以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素养提升非常快。对于音乐教师个人来说,在融入生命教育时,还需要深化自身对生命教育元素的认知。关注对显性和隐性生命教育元素的灵活利用,确保学生能够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生命,进而在正确人生导向的指导之下完成学业。


        (二)培养学生的生命观
        教材中时代化元素的有效利用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生命观,学生教材的编写过程比较漫长,编写者会综合考虑不同的影响要素。有的资料难以实现与时俱进,外加上时代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对时代元素的分析以及灵活调整。比如在讲解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赶海的小姑娘》时,教师需要紧跟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新时代背景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条件,积极挖掘音乐教材中的生命元素。确保学生能够在正确生命观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个人的社会化。其中教材内容与时代特点的分析非常关键,这一点有助于学生变得更加积极和主动。有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发展方向,通过对时代发展趋势的分析及研究来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效统一,确保生命价值观能够体现一定的时代性和独特性。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比较有限,在认识新事物时会出现许多的局限性。
        对此,教师的适当引导则显得非常关键。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音乐作品中的深层的含义,教师需要以简单细节介绍和分析为基础。在思想引领的过程中,让学生对优秀品质有一个全面综合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注重新时代优秀作品的有效融入,关注学生所面临的学习压力。有的学生反思能力和抗压能力较差,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教师则可以根据学生的偏差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抗挫折意识。让学生真正的做到坚韧不拔,不轻言放弃,勇敢迎接生活中的挑战。在时代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教育教学也需要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理念。生命教育与小学音乐教学之间的结合符合时代发展特色,能够更好的体现生命教育元素的时代价值。教师需要积极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比重,关注学生思维习惯的引导,确保学生能够坚持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三)深化生命教育
        教师需要始终坚持理论联系生活实际,深化生命教育,彰显新时代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特色及优势。生命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融合难度较高,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况。在生活实际之中主动挖掘有效的教学元素,促进教学活动的进一步拓展。多媒体技术的充分利用有助于音乐元素、生命元素和生活元素的有机结合,教师需要关注课堂内外的有效结合。确保实现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鼓励学生在自主经历之中深入的感受生命的意义和内涵。音乐作品与学生生活实际之间的结合最为关键,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记录自己在学校中的日常点滴。以校园生活为背景,通过视频制作来融入学生比较喜欢的歌曲,鼓励学生自主感知生活和生命的美好。这一点有助于学生变得更加主动,学生会逐步的与外部环境保持密切的交流及合作,积极进化个人的心灵,真正做到珍爱生命。
        在课内外教学时,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生命化音乐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促进学生学习观念和学习行为习惯的有效改善,为学生的人生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不可否认,音乐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形且深远的。如果能够引出不同的生命教育环节及元素,那么对学生的健康生活和行为习惯的养成都有非常显著的影响。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对音乐材料的挖掘及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和生命观。在与外界和谐相处的过程之中,真正实现长远成长。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的生命理解有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生命理解情况,进一步升华学生的思想境界,让学生在正确价值观和生命观的指导下突破个人的学习困惑和压力。
        结语
        生命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融合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及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积极刺激学生的各项感官,确保生命教育的效果,充分彰显生命教育的指导作用以及育人优势。
        参考文献
        [1]沙小敏.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J]. 小学生:教学实践, 2020, 000(002):P.24-24.
        [2]曹佩琳.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J]. 神州, 2020(3):236-236.
        [3]简波, 黄丹. 新课程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J]. 小品文选刊:下, 2020, 000(002):P.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