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梦澄
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石塘镇中心幼儿园 323000
摘要:随着当前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幼儿学前教育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幼儿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为了更好的提高个人的工作水平,首先要做到强化幼儿的良好习惯,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来使幼儿获得更加有意义的学习体验,为其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基于此本文也围绕如何在学前教育中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展开讨论。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生活习惯,培养
前言:
学前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幼儿在正式进入小学阶段之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来提高其思维水平。在学生的启蒙阶段,引导孩子们从小树立各种各样的正确理念,有助于学生在人生发展的这一黄金时期得到更加良好的培养,这对于孩子的一生都会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
一、注重卫生细节,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在文明社会大力建设的今天,一个人的卫生习惯是最能体现个人基本细节的重点问题。如何让孩子们在学前班阶段就能够懂得讲卫生,保持个人整洁就成为了很多幼儿教师研究的课题之一。然而,在探究培养良好卫生习惯的过程当中,很多一线教师也会发现,就算教师在课堂上每天强调卫生问题,很多孩子依然会处于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状态,没有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这显然不是教师们希望达到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也应当适当转变教学方法,将口头教学卫生习惯的概念转变成从细节入手,实地出发,培养卫生意识。
例如:每天的上学时间,教师都需要站在学校或者班级门口为学生使用免洗消毒液来清洗双手。但是在经过长时间的卫生实践之后,教师发现很多学生在进入教室时,虽然会利用免洗洗手液洗一下手,但有时候只是浮于表面,并没有完全清洁手部。因此的教师除了提醒学生要仔细洗手,还要将课前的洗手环节变成一个有效且有趣的卫生清洁环节。
比如为了引导学生认真洗手,教师可以在班级内部制定一个小规则,每天教师都会站在教室门口,为大家提供洗手液进行手部清洁,每位小朋友都应该在这个过程中认真清理自己的小手,如果教师发现哪位小朋友没有仔细清洁,这些小朋友就要受到惩罚。具体的惩罚措施就是让学生担任今天的午饭值日班长。午饭开始之前,每位学生也要仔细洗手,而早上不好好洗手的同学,中午就要负责带领每个学生仔细洗手,然后还要跟随教师一起检查每位同学销售清洗的状况,让学生在检查卫生的过程中判断每位学生的小手是不是白白净净的,指甲有没有长出来等等。在跟随教师检查其他同学的卫生室,很多学生也会意识到洗手的重要性。其实在一个班级之中,不认真洗手,不注意卫生习惯的同学并不是特别多,尤其是在现如今的社会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家庭都更加重视孩子的卫生问题,因此在处理个别不爱卫生的幼儿时,教师都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培养出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相结合的学习习惯
在学前教育工作开展过程当中,教师为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通常会创设一些比较有趣的教学进来开动幼儿的思维。但是在很多情景背景下,教师会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始终保持在比较高的状态,但是对于教师课上讲解的知识内容并没有很好的理解和吸收。一方面这是受制于学生本人的接受能力,另一方面,这也是由于幼儿的学习能力有限,没有养成动手和动脑的习惯。因此,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当中,如果发现学生的学习能力始终没有得到开发,教师就可以重点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和动手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搭积木游戏的过程中,虽然是游戏环节,但是通过做游戏来开发学生的大脑,也已经是当下学前教育阶段常用的教育方式。在搭积木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的思维,也可以有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动脑能力。然而,在日常教育工作过程当中,很多教师会发现,学生只是将搭积木当做一个正常的游戏过程,并不愿意在游戏的过程中积极动脑,而为了培养学生手脑结合的学习习惯,教师就可以采取多样的教学策略。
比如在搭积木游戏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先总结出一些比较有用的搭积木规则技巧,为学生讲解积木在搭建过程中需要遵循怎样的原则才会答得更高更快,在搭积木之前,如果学生想要搭的更加漂亮,需要怎样思考自己的造型等等。通过为幼儿讲解这些问题,幼儿的思维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启发。如果学生在搭积木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某块积木不知道应该放在哪里等,教师也可以在一旁进行引导,提示其思考,完成积木的搭建。
在传统的学前教育中,很多幼儿都是盲目的搭建积木,来获得游戏体验。但是这样的游戏过程并不能给幼儿带来比较强烈的成就感,为了强化游戏过程带来的影响,教师可以为学生设定一些项目化的游戏内容。比如在打其之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搭建一个以城堡为主题的项目。每位学生都要利用手头的积木,搭建出一个具有创意性的城堡造型,在有了距项题目的前提下,如何设计城堡的颜色?如何搭建城堡的底座,保持房子的稳固?也成为了学生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这样一来,在动手玩游戏的时候,学生也需要将一些游戏的技巧带入到动手过程里。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幼儿园内的积木数量也是有限的,教师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的时候,也可以利用这一条件去培养学生的数字观念,每个人只能够通过有限数量的积木块儿来完成城堡的搭建。在条件设定的前提下,学生就会自然而然根据教师提供的搭积木技巧规则来完成搭建。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还在游戏过程中,使幼儿积极动脑,培养了智力。
在游戏过程结束之后,每个学生的作品都是可以体现其个人思维的。教师可以将每位学生的城堡成果拍摄下来,向家长进行一对一的展示,让家长共同见证孩子们的成长。在和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提示家长,在家中玩游戏时,也可以让学生利用这样的思维和游戏方法进行游戏,长期坚持下去,幼儿会对游戏过程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遇到问题也会逐渐形成勤于动脑的学习习惯。
总结:
学前教育的目的就是引导幼儿获得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以及规范幼儿的行为习惯,这也是深化学前教育改革的关键,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蔡一叶.用"生活教育"润泽小班幼儿习惯的养成[J].文存阅刊,2020,(32):82.
[2]郑小霞.健康教育与幼儿健康生活习惯培养[J].魅力中国,2020,(29):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