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23期   作者:李小栓 姜梦瑶
[导读] 《幼儿园教育指南》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将游戏视为一项重要活动,并将教育纳入一系列活动中”
        李小栓  姜梦瑶
        河南省商丘市实验幼儿园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南》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将游戏视为一项重要活动,并将教育纳入一系列活动中”。中国学龄前教育家陈鹤琴还指出:热爱游戏是孩子的心理特质,游戏是孩子生活的主要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儿童的各种技能是通过游戏获得的。因此,将幼儿教育活动与各种游戏巧妙结合,让儿童通过游戏成为学习的主人,得到能力和素质的发展,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作为老师,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应适当地赋予儿童创造力和自主权,以使儿童能够自由、快乐和独立地发挥自己的全部潜力。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策略
在很多教师看来,游戏是分散学生注意力的罪魁祸首,常把游戏和玩物丧志联系起来,认为游戏绝对不能走进课堂。实际上,这种观点太过下来,教学是教学生学,而不是违背学生的天性。而爱玩和喜欢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因此,在成长过程中,游戏是幼儿园儿童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应注意教与学活动的统一性,促进教与学的融合。因此,在开展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应科学合理地介绍游戏,为孩子提供正确的教育和指导,使他们能够充分学习,让孩子通过游戏大胆表达和释放快乐,并成为学习的主人。
        1.幼儿园游戏教学的现状分析
(1)教师对儿童活动的指导缺乏科学性
根据相关研究,我国目前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在学前教育活动中的表现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儿童在游戏和学习活动中无法准确地理解老师的意思。同时,在开展游戏活动时,教师起着关键作用,占据主体地位,严重忽视了儿童的主体性,并忽略了儿童参与游戏活动的真正目标。在课堂上,孩子们经常处于被动状态。显然,这种教学方式对儿童的成长非常不利。考虑到这一点,学前教育工作者应在开展游戏活动中提供更多的科学指导,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
(2)育儿环境中缺乏游戏因素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越来越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十分普遍,因此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也更加关注。一些家长常常让孩子在幼儿期参与各种兴趣小组活动,这种方法旨在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但是,传统的教育模式功利性较强,不仅无法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甚至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尽管一些老师意识到游戏教学的重要性,但他们却忽略了游戏空间和游戏时间的安排,这会干扰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
(3)游戏教学形式化
从现阶段许多幼儿园游戏教学的情况来看,其中主要问题是过于形式化。尽管教师在课堂上开发了一些小游戏,但游戏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此外,许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忽略了游戏情境的重要性,忽略了游戏的实际影响,从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具体实践策略
在游戏化教学中,教师应在选择、开发和使用活动材料时遵循开放、灵活、探索性和可操作性原则。要求材料本身具有可变性和可重塑性,并具有多种游戏形式,方便儿童通过个人观察、探索和动手操作获得真实而具体的活动经验,这可以提高幼儿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1)优化学前游戏的设计
在进行游戏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应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和爱好仔细计划游戏教学,以便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氛围中获得知识,提升学习效果,得到快乐的学习提亚。例如,在创造身体活动环境时必须满足以下要求:首先,始终将儿童的安全放在首位;其次,要考虑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并尝试选择不同的游戏方式;第三,使用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提高幼儿游戏的吸引力,实现幼儿全面技能的发展。


(2)营造良好的游戏环境
研究人员通过大量研究和实验发现,当孩子们玩耍时,环境的差异会对他们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可以看出,良好的游戏环境将鼓励孩子形成公平公正的行为习惯,对其心理健康的发展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为避免环境对儿童造成负面影响,教师应始终注意创建和维护良好的环境。并且,在创建环境时,教师首先必须明确幼儿园教育的根本目标,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环境,以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而在适应教学环境时,教师需要确保以下两点:
①教师应鼓励孩子们通过游戏来学习知识。通过提升孩子们参与游戏的热情和游戏本身的教育价值,可以牢固地建立这一基础。幼儿园的孩子们好奇心非常强烈,为了使孩子们对新事物感兴趣,老师必须尽最大努力满足孩子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
②构建好玩有趣的学习环境。教师必须尽最大的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相对轻松和令人愉快的氛围,使孩子们在享受游戏的快乐的同时,更加主动地接受知识。
(3)注意丰富游戏资料的呈现。
在组织和开展各种游戏活动时,教师可以使用各种材料为儿童提供相应的素材,促进儿童游戏活动的顺利进行。为此,教师应善于使用多种形式的游戏材料,以增强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教师可以帮助孩子独立观察各种新的游戏材料。例如,老师可以先将各种形状的玩具放在桌子上,然后问孩子一些问题,如“哪位小朋友可以帮助老师拿走圆形玩具?”等等,然后让孩子分别拿长方形和正方形玩具。在这样的小游戏中,可以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启迪孩子们的思维,促进孩子积极思考,从而有效提高儿童的整体素质。
(4)注意动态游戏资料的介绍
通过创建各种儿童游戏来更好地鼓励儿童主动探索,教师可以选择一种动态的材料,借此提升活动的趣味性。教师可以使用自然界中丰富的素材,比如,在棋盘游戏中,鉴于儿童经常丢掉棋子的问题,教师可以使用有色石子或植物种子代替棋子。如果教师能够根据儿童的生活经历来选择游戏素材,儿童更愿意接受,且会引起孩子对游戏和学习内容的兴趣。比如,在小班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儿童穿过硬硬的碎石路,并爬行软软的草席,以使儿童感知玩具的软硬特性。另外,教师可以集合各种玩具,打造游戏王国,然后让学生通过触摸、捏合将各种玩具按照软硬进行分类。在活动结束时,教师可以进行一次糖果品尝大会,让孩子们品尝软糖和硬糖,以促进学生对软、硬的直观体验。
而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玩“变橙皮”的游戏。主要形式是,让学生通过撕裂、粘合等手段,将普通的橙子变化成各种形态。旨在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说,选择接近儿童生活的,以生活为导向的活动材料,可以激发儿童内在的学习欲望,并提高游戏化教学的质量。
总而言之,游戏是儿童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它为孩子的童年带来快乐,为孩子的生活谱写最美的诗歌,使孩子能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学前教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学前教育的理念也在不断改进和更新。在当前背景下,作为幼儿园的教育者,我们不能囿于传统的观念和教学形式,不能故步自封,要迎合时代的发展,拓展教学思维,争取将具有教育价值的游戏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从而体现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让孩子能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主动接受知识和信息。
另外,教师还要认识到游戏化教学存在的隐患,严格遵循游戏化教学以生为本等重要原则,同时要不断探索科学新颖的教学手段,让游戏在教育活动中大放光彩,让孩子在游戏活动中更好地掌握知识和道理,从而为孩子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发展铺就坦途。
        参考文献:
[1]朱彤焱.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策略分析[J].科技展望,2016,(2632):208.
[2]葛晓东.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策略探究[J].内蒙古教育,2013,(07):26.
[3]张雷.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应用策略[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01):195.
[4]王晓聪.浅谈幼儿园实施数学游戏化教学的策略[J].科学大众,2015,(06: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