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莎 杨娜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幼儿园 陕西省 西安市 710000
摘要: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能力发展中最重要、最关键的时期。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与各个领域,也对其它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幼儿期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是多么的重要。那么,如何针对幼儿的特点,加强语言能力的培养呢?本文主要从更好的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出发,提出具有实施性和推广性的建议。
关键词:学前教育;语言技能;教学策略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发展起来的。在为幼儿创设自由、轻松的语言环境的同时鼓励支持幼儿与他人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锻炼幼儿的注意力,推动观察能力、学习能力的进步,再通过培养语言组织能力,达到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一、在学前教育中需要发展幼儿的语言技能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育的目标和方向已成为综合素质教育。那么教师应该如何促进幼儿的语言学习发展呢?笔者认为为了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幼儿园教师应参考《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只有积极改革和实施传统落后教育模式,我们才能实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目标。与传统的学前教育模式相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幼儿语言技能的发展。不同的语言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增强孩子的主观学习,而且可以全面提高幼儿的语言水平。在学前教育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应该立足幼儿年龄实际,根据幼儿学习语言的相关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培养、训练,组织他们多听、多说和多练,使他们逐步培养好的习惯。此外,教师还应营造较好的语言发展的环境,以帮助幼儿在语言能力方面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幼儿教育也需要改革和创新,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幼儿园教育普遍出现小学化倾向。这种小学化教育模式偏离了幼儿的成长和发展的道路,从长远来看,这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与传统的小学化教育模式相比,幼儿园教师注重幼儿语言倾听表达的发展,具有以下优势:
一方面,它加强了幼儿语言技能的发展,符合《3-6岁幼儿学习和发展指南》;另一方面,学前教育对于幼儿来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成长时期,它既是上小学的衔接又是孩子适应学校生活的开始,所以语言就更为重要。语言是孩子沟通的重要工具,能让孩子学会正确和适当的语言表达,帮助幼儿进行良好的语言衔接,进而提高孩子的语言运用和理解能力。
这是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和促进早期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需要。
二、学前教育中幼儿语言技能发展的现状
尽管幼儿语言技能在当前的学前教育中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教师在发展幼儿语言技能方面的问题带来了以下问题:
一方面,教师对幼儿语言技能的理解训练。在许多幼儿无法听从老师的指示的情况下,老师很难加强幼儿语言技能的发展;另一方面,在教育过程中,简化的教育方式很难促进幼儿语言技能的发展,也很难激发幼儿对语言学习的兴趣,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儿语言技能的发展。
三、教师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
1.培养孩子想表达的态度
幼儿阶段是人类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时期。这是有效形成诸如良好习惯、学习技能和思维定势等整体属性的教育的重要阶段。
在发展学前教育,发展幼儿的语言技能时,我们必须尊重幼儿的学习认知态度并掌握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我们不能主观地限制幼儿的表达,应科学地鼓励幼儿表达态度的意愿,促进幼儿语言技能的和谐健康发展。例如,通过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他们应该可以自由地交流学习。幼儿园的教育者将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例如,我们创建了一个图书区,以鼓励孩子们通过阅读图画书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表演区幼儿可以自由组织编排歌舞、话剧,从中锻炼幼儿语言倾听能力表达能力。多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经常和幼儿一起谈论他感兴趣的话题,或一起看书讲故事。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孩子们会保持轻松的学习状态,并且可以毫无压力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使孩子们可以积极接受老师的指导。
2.使用语言游戏来提高孩子的兴趣
我们还可以与孩子们一起玩几种语言游戏,以提高孩子对语言学习的兴趣,例如“讲真话”“纸牌游戏”“模拟表演”“比划猜词”等游戏。例如,在“比划猜词”游戏中,老师可以将幼儿分为几组,然后制作几张卡片,并在上面画出不同的图案。比划动作手势,然后让猜测思考该动作说出答案。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可以通过玩游戏学到更多东西,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体验语言乐趣并更加热情地学习。
3.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幼儿园的教育者应开发各种适合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学主题。例如,当谈论“夏季特征”时,教师首先可以让孩子在夏季特征明显时,长时间观察夏季。开始一个关于夏天的讨论,可以称为“我的夏天”,让学生谈论夏天的观察和理解。他们可以讨论各个方面以及他们的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幼儿观察生活和语言表达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幼儿的记忆能力,还可以确定关于所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的适当主题。例如,通过组织春季旅行以进行交换活动,老师可以让孩子们讨论春季旅行的感受、春季旅行的发现、春季旅行的含义等等。
4.营造良好的交流语言环境
通过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并且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语言交流,从而不断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应定期进行阅读和表演等活动,并指导幼儿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加强幼儿的交流,以鼓励幼儿在交流过程中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另一方面,在营造良好的语言交流环境中,我们还必须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尤其是一些不喜欢说话或交流的幼儿,需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交流。
让孩子敢说。其实有些孩子不是不想说,而是不敢说,因此我们通过为幼儿提供多种表现自我的机会,消除幼儿独立表现的恐惧感,增强幼儿大胆表现的欲望。如开展“开心小主持”、“课间播报”、“自由交谈”等活动,使幼儿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通过自己的语言说出来传达给周围的人,与他人一起分享快乐,同时培养了幼儿倾听的习惯,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和幼儿讲话时,成人自身的语言要清楚、简洁,当幼儿因为基于表达而说不清楚的时候,提醒他不要着急,慢慢说;同时要耐心的晴天,给与必要的补充,帮助他理清思路并清晰的说出来。
在学前教育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不能仅靠单一的方法和措施来实现。对此,幼儿教师应该综合各种资源、想方设法利用好所有和幼儿接触的机会,创新举措,努力在幼儿期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幼儿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协同发展。
简而言之,幼儿语言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幼儿的未来学习和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幼儿园的教育者应制定策略以发展特定情况下幼儿的语言思维能力,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来提高幼儿的语言思维能力,使他们有兴趣能够更好地开展相关活动,为将来打造良好的语言基础?。
参考文献:
[1]敖玉冰.浅析学前教育如何培养幼儿语言思维能力.新丝路(下旬),2016(11):119
[2]佚名.学前教育中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价值与生成对策.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1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