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帅
吉林省白山市靖宇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摘要:在学校教育教学体系中,课堂是最为基本的教学单位和组织形式,课堂教学的高效与否是学校能否实现高质量教学、学生能否获得全面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因此构建高效性语文课堂至关重要。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巧妙设置课堂导入、利用先进技术手段、重视课堂提问环节、强化阅读教学环节、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五个层面出发,全面分析高中语文高效性课堂建构与实施的策略方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高效性课堂;建构;实施
高效性课堂是建立在有效课堂基础之上的,是课堂教学的理想状态,具体指的是教师利用尽可能少的教学资源和时间,来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和目标并取得最大化教学效益的课堂。在高效课堂下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知识、情感与能力的全面发展。所以,每个高中语文教师都应以科学的思想观念为指引,主动推进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以顺利实现高中语文高效性课堂的建构和实施。
一、巧妙设置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始和开端,导入环节的灵活、巧妙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充分重视课堂教学开始之前的准备工作,对新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新课内容等进行全面深入地研读,以此为基础来确定课堂导入的内容,进而利用游戏、竞赛、故事或者谜语等方式来进行直接地导入,引出正式的课堂教学,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更为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接下来的课程学习中去,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授《荆轲刺秦王》时,对于本节课程的内容,学生们并不陌生,所以,在课程正式开始前,笔者并没有直接展开授课,而是先引出有关秦始皇灭六国的故事,让学生们感受秦始皇在灭六国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事件。当笔者引出故事后,学生们的注意力非常集中,纷纷对秦始皇的故事产生了兴趣,同时,笔者还以西安兵马俑为例,为学生们介绍秦始皇建设皇陵、兵马俑的事例,引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有了前面的铺垫后,笔者再正式展开教学,带领学生们阅读本节课程的课文,感受文言文所描述的情景。这样,笔者通过巧妙设置课堂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加快学生知识理解
通常来说,学生知识理解的速度和效率也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但由于教师多运用灌输式的方法和策略,导致学生理解和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创新教学的方式和手段,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和教学能力,善于利用多媒体、电子白板等先进的技术手段来辅助课堂教学,对语文知识进行动态化、信息化的加工和处理,再以图片、动画、视频、声音相结合的形式呈现出来,创设出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从视觉和听觉等多个层面来刺激学生的感官,优化学生感性认识,加快学生知识理解。
例如,在教授《荷塘月色》时,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对单一、枯燥,学生们很难提起学习兴趣,影响学生们的学习效果,所以,笔者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展开教学,营造直观的教学氛围。课程开始后,笔者先带领学生们对课文进行熟读,让学生们初步了解本节课程的内容,随后,笔者再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们展示相关的情景。首先,笔者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们展示了几组图片,通过图片营造课文描述的氛围,让学生们感受作者描写的情景,感受作者的内心情感,在直观展示的过程中,学生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纷纷体验到了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乐趣。这样,笔者通过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加快了学生的知识理解。
三、重视课堂提问环节,引领学生自主学习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基本环节,同时也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能够在巩固学生知识理解、记忆与掌握的同时,促进学生自主且深入地学习,推动课堂教学的开展和进行。
所以,高中语文教师要从单方面灌输的倾向中转变出来,巧妙地设置课堂提问环节。具体来说,教师要全面把握语文教材课本中的重点、难点与要点知识,结合学生的具体思维状态来设置启发性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教学时机来进行提问,以设置悬念,引发学生认知层面的矛盾和冲突,调动学生的思考动机,促使学生主动发散思维来展开分析、探究,深入到知识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去。
例如,在教授《鸿门宴》时,本节课程的内容具有较强的探究性,所以,笔者在课堂中设置了提问环节,通过问题来启发学生们的思维。上课后,笔者先让学生们对课文进行熟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然后,笔者再从课文中提炼问题,提出问题后,笔者会给予学生们独立思考的时间,锻炼学生们的思考能力,待学生们得出答案后,笔者再让学生们回答问题,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根据学生们的答案,笔者可以清晰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们出现的问题,笔者会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进行强化。这样,笔者通过重视课堂提问环节,引领学生自主学习,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四、强化阅读教学环节,培养学生文学素养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认识并了解世界的途径,强化阅读教学环节能够帮助教师构建更为高效的语文课堂。对此,高中语文教师需要真正地重视阅读教学,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内阅读,从课文中学习生字新词,积累优秀的句子和段落,增强学生的语感,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表达方式和技巧;另一方面,教师需要主动拓展阅读的范围,向学生推荐各种优秀的课外读物,促使学生展开广泛地课外阅读,实现知识视野的拓展,不断地增长见识,最终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例如,在教授《赤壁赋》时,高中阶段同样应该注重阅读教学,对此,笔者会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关注学生们的阅读情况,针对学生们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强化学生们的阅读过程。另外,笔者还会设置课外阅读活动,通过更多的课外资源来丰富学生们的知识视野,拓展学生们的学习范围。这样,笔者通过强化阅读教学环节,培养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五、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判定和反馈,公正客观的评价能够成为改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有效依据。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将评价体系作为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动力。具体来说,教师要改革过去以成绩为单一标准的评价模式,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全面发展作为评价的出发点,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多元化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最终结果,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促使学生从中受到极大的鼓舞和激励,尝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树立起强大的学习自信,最终才能取得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授《蜀道难》时,很多教师都忽视了课堂评价环节,导致了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受到影响。对此,笔者对课堂评价环节进行了优化,如,笔者会根据学生们的课上表现进行评价,让学生们认识到自己的学习情况,点燃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另外,笔者还会根据学生们知识掌握的情况进行评价,提升学生们的学习自信心。这样,笔者通过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巩固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总而言之,高效性课堂的构建是最为基本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同时也是现阶段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所以说,身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要真正明确自身所承担的职责与使命,端正教学的观念和思想,结合新课改的全新理念和要求,从现实学情出发,通过巧妙设置课堂导入、利用先进技术手段、重视课堂提问环节、强化阅读教学环节、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等策略的运用, 来完善和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激发语文课堂的生命与活力,最终才能达到构建高效性高中语文课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户晓萌.新课程背景下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思考[J].中国新通信,2018,20(03):184.
[2]张丹枫.谈如何建构高中语文高效课堂[J].才智,2018(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