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23期   作者: 张涛
[导读] 由于应试教学的影响,高中语文教师对写作教学产生了一定的误解
        张涛
        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    056006
        摘要:由于应试教学的影响,高中语文教师对写作教学产生了一定的误解。大多数高中语文教师对入学考试的结果过于关注,将教学重点放在考试可能会出现的题型上,并让学生以此练习。但这种方式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要想真正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必须遵循写作教学的规则,并通过不断学习来探索提高写作技能的方法,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教学,促进学生写作能力,使学生学会在写作中表达自我。
        关键字:高三语文;写作训练;有效策略
        高三的学生面临着很高的学习压力,学习任务艰巨,写作时间很少。在进行教学时,教师面临着艰巨的教学任务,并且往往会压缩费时且乏味的写作教学时间。这样,不仅无法有效地教会学生写作,也不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写作技巧和水平。针对上述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认为可以从这些方面提高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高三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高中语文教学通常分为四个模块,包括语言应用,古诗阅读,现代阅读和写作。在这四个模块中,作文是高考中分数占比最高的模块。近年来,高考作文提案的要求中出现了“自拟主题”,“自选角度”等词语。一些学生对此产生了误解。实际上,“自选角度”与“没有角度”之间存在根本的区别。让学生自选只是为了多给学生一个选择,并不是让学生自主发挥不做规范。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专项培训。例如,教授作文“特殊主题-用清晰的风格写一篇好文章”时,教师需要让学生区分写作风格,然后为学生解释主题并将各种主题的示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以作巩固。这样的课程与培养学生的认知和思维能力的过程相吻合,促进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但是,许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仍然无法找到正确的角度,没有清晰的论据,叙述等,导致写出的文章主题模糊。这是由于学生的语言使用水平不够高,不够准确导致的。因此,这要求教师在教授语文写作时不断探索有效的写作教学策略。
        二、改善写作教育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些学生不愿意甚至不敢在写作课上写作,最关键的原因是他们不想写,他们认为写作并不是学习语文的重点,认为写作的锻炼无法使他们在高考中拉开分数的差距。因此,高三语文教师要想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技能,首先要转变学生的思想,让学生意识到培养写作能力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对学生进行写作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提高教学效率
        高中三年级时,学生进入了高考的复习和冲刺阶段,可用时间很短,教师也很注意教学写作过程中时间的使用,导致教学效果低下。但是,在这一阶段,教师应该执行有效性原则,使每节课有意义和有效,而不是忽视教学效果,以赶上进度为目的进行教学。在教每节课时,教师应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基于教学目标进行课堂教学,使学生有目的性地学习。因此,教师需要适当地调整教学方法,使用最有效的方法进行最有效的教学,同时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提高写作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解释写作的意义
        写作是高中学生学习语文时必须掌握的一项关键技能。学生的写作能力反映了他们的语文素养,对学生在使用语言,发展思维和表达情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学生在练习写作时还能锻炼思维能力。随着学生思维能力的扩展,他们对学科思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可以实现学科综合水平的提高。

因此,高中语文教师有必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写作教学,使学生了解写作的源头是对生活的感知,写作存在于生活中,高于生活。
        (四)注意写作教学过程
        任何能力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都可以实现质的飞跃,写作能力的提高亦是如此。在长期的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可以不断积累写作技巧,逐步提高写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了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为学生设计教学内容时,需要注意方法和技巧以及系统化和一致性。教师需要遵循写作过程,并有序地规划每个步骤,将学生的技能发展融入写作教学中。同时,教师需要具有较高的语言素养,以便选择对高中生写作有实际影响的关键知识点,以有序的方式安排这些知识点,逐步增加教学难度,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因此,教师要根据关键知识点制定具体的教学过程,让学生掌握写作教学中的写作技巧,并实现写作水平的逐步提高。
        (五)重视情感表达
        如今,教学已不再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传统模式,而是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上。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支持,以便学生在教师的关怀中健康成长。写作是对学生情感表达的一种很好的训练方法。在高三时,学生承受着很大的学习压力,很难释放情绪。这要求教师充分理解情绪因素对学生写作的影响,并坚持鼓励鼓励学生,欣赏学生,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
        (六)创造始于模仿
        创新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这些创新确实为国家的进步作出了贡献,但是如果在初期没有进行模仿,练习和探索,就不会有所成就。实践表明,大多数写作能力低于平均水平的学生仍可以通过模仿在写作方面取得进步。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不同能力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对于具有良好写作技能的学生,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两个不同主题的写作练习,并在学生完成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高学生对主题的把握能力;对于学业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给学生写作范文以及模板,让学生进行仿写,以便学生更易于消化和吸收。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篇范围,然后为学生讲解例子,然后让学生将例子应用在模仿出来的范围中。比如,其中一篇范文一段内容是这样的:从目前来看,冲动和功利主义在世界上很普遍。一些导演寻求金钱,寻求新颖性,追求暴利,但是他们对于艺术以及作品的完整性并不追求。他们如何拍出能够净化人心灵的作品?有些建筑师渴望获得快速成功,盲目地模仿国外经典作品,不管作品主题是否能应用于自己所涉及的建筑中。如果他们不注重民族特色,如何能设计出让全世界惊叹的建筑作品?一些学校为了出名攀龙附凤,并悬挂标题:“恭喜这所学校的学子获得了诺贝尔奖。”如果他们不专注于讲课,不提高教师的讲课技巧,如何能培养出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才?他们渴望通过一些结晶快速获得成功,而不是专注于工作。这样下来,他们未来的生活将会如何,还怎样为社会做出贡献?当学生已经记住这一段例子并学会模仿运用后,在让学生进行创新。此外,提高高三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性,既要加强学生训练,增强学生积累素材的意识,教师也要对学生所写的作文及时进行批改和讲评,指出其中亮点和问题所在。学生在修改过程中将写作知识进行内化,以更加理性的目光来审视整篇文章,在不断修改过程中提高写作水平。因此教师要紧贴文章的立意、构思,审视学生所作文章是否有深度,立意是否正确,选材是否合理。要对学生的作文进行集中且及时的批改,做好批改后及时进行讲评,对学生写作出现的大致问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并自我反思,明白问题出现的原因所在才能真正解决。
        总之,在高中写作教学中,我们需要尽快摆脱针对考试的误解。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育者,应该端正对写作教学的态度,表现出老师的责任,将面向生活的写作理念引导到高中语文课堂,转变学生对写作的误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娟.提升高中生写作能力的策略[D].苏州大学,2017.
        [2]丁文华.生命视角下普通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7.
        [3]李兰.作文三步法教学模式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