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主题综合活动在幼儿园的组织与开展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23期   作者:李永梅
[导读] 幼儿园主题综合活动是一种为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尊重幼儿的自我发展
        李永梅
        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幼儿园
        摘要:幼儿园主题综合活动是一种为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尊重幼儿的自我发展、加强学科整合的教学方式,它注重课程之间的统整性、综合性等,对幼儿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促进幼儿的全面成长为初衷,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就主题综合活动在幼儿园的组织与开展策略进行了探究,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教学;主题综合活动;幼儿园;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标准推动下,只关注固有的学科目标、教师忽视幼儿的个体感受等这些弊端,使幼儿园课程难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对幼儿教育的要求,难以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同样也不符合幼儿自身发展的特点。近年来,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引领下,我园以主题综合活动为基本的课程组织形式,教育教学已渐渐转变为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尊重幼儿的自我发展、加强学科整合、“五大领域”整合,注重课程之间的统整性、综合性,注重师生互评等。幼儿园主题综合活动,就是以幼儿与文化、生活、社会整合为核心,在课程目标上,强调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突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性。
        一、体现主题性与多样性,发挥区域活动教育功能
在主题活动课程背景下开展区域活动,既要体现主题活动的教育内容,还要发挥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体现其教育功能的多样性。如在主题为“有趣的小动物”活动背景下,我们以幼儿最为喜欢的小动物作为载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兴趣需求,在活动区里,我们也投放了大量的与动物主题有关的操作材料。如我们根据主题区域活动中的“毛毛虫”游戏投放了操作材料,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臂力大小自主选择适合的夹子进行插拔,让夹子来做毛毛虫的脚,通过插拔夹子推动毛毛虫向前“爬行”。同时,我们根据主题活动内容,还开展了为小动物造新房的游戏。为了使幼儿沉浸其中,我们还为他们准备了各种小动物的头饰,引导他们戴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头饰玩造房子的游戏。孩子们沉浸在主题环境氛围中,使游戏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并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各种小动物的认识与了解。此外,我们还可以开发和利用家庭教育资源,让家长带领孩子一起动手收集废旧材料,为活动区提供更加丰富而有吸引力的操作材料。在家长的支持与帮助下,孩子们利用纸盒、瓶盖、瓶子、毛线等材料,来布置活动区的墙面,在创设区域环境的过程中,培养了幼儿关心集体、爱护环境、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同时也促进了家园共育,为幼儿打造了立体的学习环境。
        二、创设主题活动环境,潜移默化吸引幼儿
让环境成为“会说话的教师”--在主题为“美丽的秋天”的活动环境创设中,我们根据主题活动的内容在阅读区投放了可爱的书袋,还有软软的垫子,孩子们在这里可以畅游书籍的海洋,阅读各种与秋天有关的故事。最近,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教师投放的水果娃娃的绘本书了,有的拿着种子贴画的绘本书正爱不释手地欣赏着,因为这是我们围绕主题活动开展的“亲子绘本DIY”活动中制作的第一本大书。在环境的引领下,孩子们自主选择和阅读、愉快互动与交流。随着秋天主题活动的开展,“娃娃家”里换上了彩色的窗帘、高结构的灶具、各式各样的餐具、从果园里采摘来的新鲜的果蔬等逼真的、甚至是实物游戏材料,再搭配上家庭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家用电器等真实的日常生活用品,有效丰富了角色游戏的内容与情节,给孩子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使游戏充满了各种可能性,促使孩子们更加明确自己的角色,引导他们主动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游戏情节。

在“生活区”,我们设置了开放的材料百宝箱,引导幼儿自己收集、整理分类,并进行自由自主地探索;在科学探索区设置材料标签,引导孩子们物归原处,美工区的流程图带领幼儿一步一步正确操作。我们让环境成了会说话的教师,引导和启发幼儿主动感知、投入地操作,在亲身体验中丰富了他们的表达内容与表达形式,在自然而然中使他们形成了自主学习、专注游戏、独立探索等良好的学习品质。
        三、操作中给予引导帮助,提升幼儿动手能力
比如在种植的主题综合活动中,幼教工作者要通过优秀的教学设计让每个幼儿都能自发地融入其中,在种植活动中幼儿能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他们发芽、开花、结果的时间周期,同时掌握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温度、水分和养料等。这样一来,幼儿不仅能学习到了知识,还开拓了视野。当然,幼儿园的种植物除了供幼儿观察、学习之外,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种植区域,幼儿要根据所学的知识和对植物的了解对植物进行充分的照顾,确保植物的健康成长,这样一来又培养了幼儿的责任心和耐心。所以教师更要充分准备教学计划,做好种植活动的教学。在播种之前的首要任务是翻土,让土地能够松弛,并且接受更多的太阳照晒,这样的土地会有更多养分,在翻土时幼儿可能不会,所以幼教工作者要为幼儿作示范,引导幼儿自己动手,模仿操作,掌握基本的技能。另外在播种的时候,提醒幼儿不要将种子埋得太深,因为埋得太深不利于种子发芽,破土,为了让幼儿更加明确种子的掩埋深度,幼教工作者可以让幼儿用小手指测量。此外比如生菜、小白菜这些种子是需要用撒的方式来播种的,幼教工作者可以在旁监督,提醒幼儿要注意撒的均匀。除了播种之外,土地中还会有很多小昆虫,比如蚯蚓,教师要告诉幼儿蚯蚓对植物的生长没有坏处,它通过蠕动使土壤更加松软,有营养,当然也更利于植物的生长,所以我们不能伤害蚯蚓。这样一来,幼儿不仅学习了新技能,还认识并且了解了昆虫。
        四、充分利用传统节日主题,丰富幼儿文化认知
在传统节日主题中,教师可以借助各种传统节日的了解和体验强化幼儿的社会领域实践能力,语言领域表达能力和艺术领域操作能力。在传统节日主题实施中,幼儿不仅能够了解我国传统的节日活动,也能够借助传统节日主题活动的体验实现各项能力的充分锻炼与提升。同时,传统节日内容多样、活动丰富,在其中融入五大领域教育活动的实施能提升幼儿的活动参与积极性,也能帮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体验中实现进步和成长。例如,教师在引领幼儿参与“中秋节”传统节日主题活动的时候,为了帮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传统和历史,教师借助多媒体资源的展示请幼儿欣赏中秋节的趣味视频。当幼儿在视频观看结束之后,教师就请幼儿参与语言领域的表述,请幼儿讲一讲自己从视频中都看到了哪些事物?有的幼儿表示自己看到了美丽的灯笼,有的幼儿表示自己看到了在水面上漂远的花灯,有的幼儿表示自己看到了明亮的月亮,还有的幼儿表示自己看到了一家人其乐融融共同吃月饼的场景。当教师引领幼儿完成了中秋节节庆知识的认知之后,教师就借助“我和家人的中秋节”美术活动请幼儿参与创作,促使幼儿在实践中完成中秋节的深刻认知,建立美术艺术表现能力的充分锻炼。在幼儿的美术创作中,幼儿积极结合中秋节具有“明月”“共同吃月饼”等节庆特征进行应用,且能够借助良好的社会领域认知和艺术领域实践能力完成美术作品的认真创作。经过中秋节传统节日主题活动的积极体验,幼儿不仅得到了语言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的充分锻炼,也实现了社会领域文化认知的强化。
        结束语:
在幼儿园主题活动课程背景下开展区域活动,不但可以使区域活动发挥其多样性的教育功能,还能体现主题性,使主题活动得到延伸与拓展。在今后的区域活动中,我们还将持续探讨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整合的策略,以期找到二者更加契合的点,为幼儿创造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促进幼儿和谐发展,同时体现幼儿教育的整体性。
        参考文献:
[1]夏郁郁.基于主题背景下的幼儿园数学区域活动分析[J].黑河教育,2019,(6):77-78.
[2]黄敏.浅析幼儿园主题式美术教育活动的指导[J].美术教育研究,2019,(11):138-139.
[3]谈彩梅,曹祎.激发幼儿园生成性主题活动探究的生长力[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9,(2):81-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