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23期   作者:黎佳
[导读]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阅读是其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黎佳
        江西省九江实验中学      江西省?九江市 332000
        摘要:对于语文教学来说,阅读是其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没有有效的阅读,学生就不能吸收其中的基本语文知识,而其他所有学科的学习又都离不开阅读。所以,阅读可以说关系着学生的全面成长。而初中是小学与高中之间的衔接期,更需要教师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从学生对阅读能力的提升需求来说,只阅读教材中的课文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课外阅读作为辅助,加以科学合理的指导。本文从与课堂阅读相联系,以阅读兴趣为动力和以阅读指导为途径三个方面,探析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外阅读;阅读指导
        阅读教学能够产生的效果是全方位的,学生不仅能够积累更多的字、词、写作手法等基本语文知识,而且还能感受到作者在文章中包含的思考与情感。因为语文教材中的内容都是精挑细选的,所以这些思考和情感都值得学生去学习和理解,是重要的德育资源。再加上文学是艺术的重要类别,所以阅读教学其实是对学生的智育、德育与美育的集合,在学生成长发展中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相对于文学的海洋来说,课文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教师必须将课外阅读充分利用起来,进一步加强阅读教学的实际作用。
        一、与课堂阅读相联系
        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对课外阅读存在误解,以为课外阅读就是让学生从自身兴趣出发去天南海北的读书。学生的兴趣固然重要,应该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考虑范围之内,但是如果课外阅读对象与课堂阅读完全没有联系,就会造成一种割裂,降低课外阅读的效果和效率。因为学生在课堂阅读和课外阅读中得到的收获不能互通。所以,教师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又要注意与课堂阅读的联系,要在给予学生较大选择空间的情况下向学生推荐合适的读物,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收获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例如,在初中七年级上学期的教学工作即将结束前,教师应该对教材课文进行一次梳理,分析这些课文的类型,回忆学生在阅读这些课文时的表现。比如有些学生显得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很有兴趣,说明他们喜欢这种充满童趣,又与自己的童年经历不尽相同的文章,教师就要从这个方向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同样,如果有学生喜欢阅读本册教材中的古诗,则教师可以向他们推荐一些优秀诗人的诗集。同时,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状态,提醒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技巧应用到课外阅读中去。


        二、以阅读兴趣为动力
        对于当代初中生来说,想要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他们生活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信息化时代,有很多事物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也有太多显得比读书更加有趣的事情。这时,课外阅读最大的优势在于学生的内心感受,比如学生对课外阅读对象的领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成就感。这些积极正面的情绪是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基础。所以,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的阅读过程,经常组织课外阅读活动,给学生提高和分享自身阅读收获的舞台,不断引发学生的积极感受,以此来保持其兴趣,鼓励他们一直阅读下去。
        例如,本班有不少学生在阅读过《伟大的悲剧》和《太空一日》之后对于科普和科幻类文学作品产生了强烈兴趣,在教师的推荐下开始进行课外阅读。此类作品的可读性比较高,充满趣味,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但是,教师同样不能忽略对学生阅读过程的关注。可以经常组织一些课外阅读分享会,其中专门留出一些时间由这部分学生分享。分享的内容既可以是阅读的感受,也可以是对其中某些新奇科学道理的认识与理解。而这些内容都很容易得到其他同学的欢迎,可以让这些学生产生一种自豪感,从而利用外界肯定保持住其阅读兴趣。
        三、以阅读指导为途径
        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堂外,学生阅读一本书都不可能仅凭独立的一次阅读就得到深刻全面的理解,否则教师也没有必要去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他们一定需要提升阅读技巧,优化自己的课外阅读体验。特别是在他们涌现出强烈的课外阅读兴趣之后,更希望自己的阅读能够越来越有趣,能够给自己带来更多成长的愉悦。此时,教师的有效指导就成为他们获得这种愉悦感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应该利用课外阅读分享会等机会,关注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的重点难点,然后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不断提升其阅读水平。
        例如,学生在教材“名著导读”部分的影响下在课外阅读《红星照耀中国》,而学生想要读通、读懂作品是有一定困难的。因为它不仅是在讲述当代初中生没有经历过的历史,而且还是从外国人的视角去写作的,带有外国独特的文化与思考视角。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通过互联网等方式去搜集更多资料,辅助阅读一些作者写过的其他文章,尝试去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和写作资料,了解作者写的都是什么事件,有什么样的意义。这样他们才能读懂,才能感受到作品的震撼,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
        总而言之,阅读是一个人了解世界的重要方法,在初中阶段的课外阅读则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拓展他们的视野,提升其成长发展的效果与效率。望广大教师加强对课外阅读指导的研究实践,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袁雯.低效走向高效:语文课外阅读的必然转向[J].上海教育科研,2018(12):85-88.
        [2]林明霞.多方位、多角度开启语文课外阅读[J].汉字文化,2018(17):53+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