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地文言文教学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23期   作者:刘遐友
[导读] 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语文一直都占有着很大一个位置,它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
        刘遐友
        重庆市黔江实验中学校409000
        
        摘要: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语文一直都占有着很大一个位置,它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对于语文的教学,除了核心的“听、说、读、写”以外,还需要更多的教师的正确的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在这之后才可以抓住语文的学习根本方法。在初中的语文学习中,学生面对的不只有现代文,更多的还是有古诗词,文言文,而在其中最让教师和学生头疼的部分便是文言文。文言文对于初学者来说是非常的晦涩难懂的,极易导致学生对其丧失兴趣。是很难教授和学习的科目。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古文翻译;固定句式;赏析情感
        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的进行文言文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文言文的水平高低影响着学生语文总体水平的高低,而且影响力非常明显,如果一个学生的文言文学得不好,不论他除去文言文之外的其他方面多么优秀,学生的语文水平依旧显得非常的普通,甚至是不好。当学生学好了文言文之后,再去看其他文章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些文章非常的简单易懂,其语文水平会自然而然的得以提升。本文将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文言文教学进行探究,希望能对广大教师与学生起到一定作用。
        一、积累古文词句翻译
        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基础的阶段便是积累文言文的实词翻译,词句翻译。想要理解文章先要做到读懂文章,明白文言文究竟所讲的是什么,在此之后才可以有更进一步的学习。绝大多数的学生的文言文翻译水平非常的低,并不是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问题,而是因为学生没有一个很好的学习文言文的习惯,学生需要养成积累古文诗词词句翻译的习惯,这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这种学习方法是在为学好文言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普通初中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对于文言文的教学也是极为头疼,总觉得不论如何讲授文言文,学生的文言文水平都一直停滞不前,没有一点进步。出现这种问题实际上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出现了问题的原因。作为教师应该认真负责的教授学生,而不是将教学当作是一种负担,应该当作是一种责任。我便清楚地认识到了想要学生学好文言文,首要任务就是要让学生积累古文词翻译,养成良好的学习文言文的习惯,在这之后学生的文言文水平将会直线提升。
        例如,我在讲授《桃花源记》这一名文的时候,在课前我便要求学生提前做好预习,要准备好笔记本作为古文词句实词翻译的积累本,提前将文中的陌生实词和句子进行抄写,将这些词句整理到积累本上,进行记忆。在记住之后再去阅读这篇文言文,学生很快就可以熟读课文,并且基本上不需要借助古汉语词典就可以将整篇课文翻译出来。在课堂上的时候,我会将自己整理的与本文有关的古文实词教授给学生,并以就要求学生将我所整理的实词进行摘抄和记忆。在每节课还有十分钟结束的时候,我会将提前准备好的翻译小测试卷,分发下去,进行小测,这样既可以让师生都可以清晰的看到学生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又可以很直观的督促学生进行复习和下一次的预习。慢慢的学生就对这种学习方法形成了习惯,由于这种学习方法的效果是非常直观且有效的,所以学生也很乐意去使用这种学习方法。积累古文词句翻译是非常有利于初中语文中的文言文教学的,可以明显提升学生文言文水平。


二、解析古文固定句式
        在文言文的学习中,除了最基础的实词翻译积累之外,还有具有一定难度的解析古文的固定句式,这对于初中生是非常困难的,对于固定句式的学习需要的不仅是记忆,还有更多的是理解和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可以迅速掌握古文的固定句式。在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进行阅卷和审批作业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最薄弱的环节就是固定句式,固定句式几乎是七八成学生的丢分点,由此可见学生的固定句式的掌握水平是非常低的。想要让刚开始正式接触文言文的初中生可以牢牢地掌握和运用好古文的固定句式,就需要教师的耐心教导、细细剖析和学生的认真坚持。
        例如,我在教授《小石潭记》这篇文言文的时候,我将这里面的固定句式和特殊句式都提前整理出来,并且将这些知识揉合在一起,编成一套小测试卷,准备给学生进行考核。在课堂上,我把每一个固定句式的用法,固定句式的核心骨架都一一细心的讲解给学生,并要求学生耐心的记笔记,将这些只是都写在笔记本上,便于学习和复习时使用,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些固定句式,我将原本应该两节课讲完的知识化为三节课进行细致讲解。学生的学习态度都非常的端正,每个学生都在认真的跟着我的讲课节奏学习。学生大多都在我讲授“全石以为底,卷石底已出。”这两个倒装句时,表示不理解,为此,我便寻找学生所不理解的点,进行着重讲解,并要求他们在笔记本上对这句话进行着重的标记,为的就是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些难点。在教学的最后,我会将提前准备好的小测试卷发下去,进行小测并且当堂批改,本着“趁热打铁”的原则,将每个学生都一一叫到讲台前,针对他们的小测试卷进行一对一的讲解,让每个学生都有针对性的学习固定句式。最后将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再次进行讲解,保证每个学生都可以对固定句式有充分的理解。在这样的教授模式下,学生的文言文水平得到了提升,所以解析古文固定句式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赏析名句所包含的情感
        在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对文言文的基础实词翻译和固定句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之后,非常有必要带领学生对于文中的名句进行赏析,让学生切身的感受作者在写作时所蕴含的情感,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教学可以使学生的文言文水平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如今的教学氛围十分的功利化,学生很难真正切身的感受到作者写作时的感受,所蕴含的情感。这样的教学是非常错误的,唯有将作者的写作情感展现在学生面前才可以锻炼学生的文言文水平,才可以让学生的理解能力得到提升。
        例如,我在教授《蒹葭》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作者贤才难觅,情人难得的怅惘,乃至前途渺茫,理想不能实现的失望心情。我将学生分成五个小组,每个小组进行情景再现的表演,要求每组有一至两个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诵,其余成员则对文章的情景进行演绎。在最初的时候学生不理解这种方法,但也是硬着头皮的做了,在我的指导下,学生慢慢的理解了主人公对于“伊人”的真诚向往、执着追求以及追寻不得的失望和惆怅之情,学生的表演越发的投入,情感流露的越发的符合作者的情感。在最后学生通过这种方法理解了作者的情感和文中名句所表达的感情。我在附上总结,巩固学生对于文言文作者情感的把控。学生的文言文水平更上一层楼。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地文言文教学,就需要积累古文词句翻译、解析古文固定句式、赏析名句所包含的情感,这三点必不可少,只有做到这三点,文言文教学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才能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王颖.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的方法[J].教育现代化,2016,3(38)
        [2]李祥邦.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