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课中让学生“活”起来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第21期   作者:张妍
[导读]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关键时期
        张妍
        伊春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开设综合实践课程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但是当前小学综合实践课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对于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带来了较大限制,学生在参与学习过程中缺乏兴趣,不利于其综合成长。因此,小学综合课程教学当中教师应结合实际教学的难点进行分析,并且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综合特征制定有效的对策,确保综合实践课程的有序开展,本文就小学综合实践课中让学生“活”起来的策略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课;让学生“活”起来;有效策略
        在我们国家素质教育大力推行的背景之下,小学阶段的综合实践教学也在不断进行变革,融入了全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尤其是在现阶段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人们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重视度越来越高,而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有着重要意义。所以,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教学当中教师应落实以生为本理念,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重难点问题,促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展开学习,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动”起来,提升整体教学质量与效果,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小学综合实践课的难点进行分析,并且提出具体可行的教学对策。
        一、当前小学综合实践课的难点
        现阶段的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开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诸多难点,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为综合实践课程的有效实施带来了影响与阻碍。首先,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教材标准难以统一,教师在教学设计上也会有所不同,导致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程的开展比较混乱,无法有效进行综合性的开展。其次,虽然当前阶段大多数的小学都已经设置了综合实践课程,但是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理念已经根深蒂固,导致许多教师的重视度不够充足,缺乏开展综合实践课程的热情,并且难以有效体现出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导致了综合实践课程的价值难以获得有效体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展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能够推动其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但是由于具体到实际教学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导致了教学的意义难以体现出来。因此,教师需要结合现阶段的小学综合课程教学难点进行分析,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活”起来,进而确保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教学的质量提升。
        二、小学综合实践课中让学生“活”起来的策略
        (一)强化学生主体地位
        新的教育改革中强调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思考,给予学生充足的表现机会与展现平台,这样才能够有效实现教育的宗旨,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与良好发展。因此,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观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实际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全面将学生在整体教育活动当中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有效实现教学的目标。
        例如,在进行“餐桌礼仪”教学的过程中,笔者组织学生们进行了实践操作,将课桌拼成了一个大餐桌,引导学生们思考自己在参加家庭聚会的时候,分别有什么人?这时候学生们分别表示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等等。

然后,笔者引导学生们展开了角色扮演的活动,结合学生们所说的人物,合理分配角色,提醒学生们在吃饭之前应先洗手,并且在入座时应请长辈先坐,自己才可以入座,在入座之后需要姿势端正,脚踏在本人的座位下。然后,笔者请一名学生用餐盘练习用餐的姿势,其他同学应认真观察,并且提出自己的意见,再展开全员练习。如此一来,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有效体现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们在角色扮演活动当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进行了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到了餐座上的礼仪,进而有效强化了学生的记忆与理解程度。
        (二)展开合理教学引导
        虽然现阶段的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教学当中提倡让学生“动”起来,但是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相对来说比较小,具体到实践活动参与的过程中依旧需要教师的耐心指导,这样才可以确保整体教学活动的质量与效果提升。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方向,还需要适当给予学生鼓励,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自信心。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当中。
        例如,在进行“消防安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笔者为了有效调动学生们的自主思考能力,提出了:一旦发生火灾,你知道怎样报警吗?你能说出几种逃生方法吗?校园防火应注意什么?怎样正确使用液化气、煤气?如何正确使用电器?有哪些火灾扑救方式?人身着火的时候应如何自救?楼房着火应怎样逃生?然后,笔者让学生们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展开了想象,学生们在这一过程中能够自主动脑思考,并且要求学生们作出回答、总结。最后,笔者再结合学生们的回答作出补充与指导,这样可以有效加深学生的记忆与掌握程度,并且合理组织学生们开展火灾逃生演习活动,要求学生们将掌握到的消防安全知识应用起来。如此,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有效转变了传统的讲解模式,让学生“活”起来。
        (三)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小学阶段开展综合实践课程主要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并且能够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知识、应用知识。鉴于此,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合理组织学生们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促使学生能够在实践当中强化自身综合素养。
        例如,在进行“相册制作”教学的过程中,在引导学生们掌握到用PPT新建相册,在幻灯片中插入音乐背景、图片,并且设置动作按钮的技能知识以后,笔者结合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特征等引导其进行了比较合理化的分组,为各小组布置了一个相关的课外任务,让小组之间合作完成。如此一来,这种教学活动可以促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主动性,同时还可以有效强化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合作学习能力等。
        总而言之,随着我们国家教育事业的不断变革以及课程标准的不断完善,对于综合实践课程教学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重难点问题进行思考与分析,并且制定出有效的教学策略,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活”起来,进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有效推动我们国家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贾东丽.小学综合实践课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1):241.
        [2]张秋霞.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探索[J].科技视界,2015(20):2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