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荣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三十铺镇第一小学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知不觉中,我的妈妈已经七十三岁了。今年鼠年,正是她的“本命年”。今天是二零二零年的正月十七日,虽然遇上严重的疫情,但妈妈仍然没有忘记我的生日,昨晚就开始打电话给我说:“大丫头,明天十七,是你的生日,家里的笨鸡、猪肉又不得送去,你自己想办法从小区出去买点吃的,不要舍不得……”,这样还不放心,她又在微信群里说话了:“明天是你大姐的生日,不知道她还能不能从小区大门出去买鸡和肉……”意思是说给我和我居住不远的弟弟、弟媳听的,他们住在菜市场,心细又孝顺。一大晚他们二人从步行街带着妈妈的心愿,来到小区东门把鸡、肉、菜等从门缝里递进来,目送他俩渐渐远去的背影,我心中感慨万千,往事历历在目……
童年往事
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常常被妈妈锁在屋里,爸妈在田里干活挣工分,只有中午吃饭时,我和弟弟才得以看见天上的白云、树上的小鸟。每天晚上我们上床睡觉时,妈妈在煤油灯下纳鞋底,准备过年的新鞋,每晚都要纳到公鸡打鸣,因为她要求自己每晚的任务必须完成。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过年时不但人人都有新鞋穿,而且还有多余的备用。
当我背着书包上学时,村里已是责任田到户了,体力活当然落在爸妈的身上了。我们姊妹三人也有分工,小弟在家喂鸡、鸭,烧饭看家,我和大弟有空就跟着爸妈学做一些简单的农活,这时候妈妈就会不失时机地教育我们:在学校就要听老师话,好好读书;在家里要听爸妈的话,好好干活。干活不能太手软,比如割稻时不要害怕,手拿镰刀先弯下腰,左手先抓一把稻秸,右手的刀立刻就要伸过去,左手握秸不要太紧,不然一次割不了多少,不能走神,要专心看着刀,以免割手……。
初中生活
童年的学习生活转眼即逝,一晃初中生活开始了。我考上了初中,妈妈的脸上很有光彩,她步行到二十里外的街上扯了花格子用针线为我缝制了一个新书包,又买了一个吃饭的缸子对我说:“你考上初中了,比程家丫头高十五分,她爸爸不让她念了,你可要好好念啊!”我捧着自己梦寐以求的新书包和饭缸,鼻子一酸,连忙点头。初中的学习生活让我身心劳累,读书不多的妈妈给我的要求是:在学校念书,在家就要干农活,比如剥豆子、摘花生、摘棉花、剥玉米……他们干农活回来很晚,到家后如果看到我们不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家务活,她就瞪着眼睛来到你面前,若分配的活已经干完,那只是心情紧张一下,如果分配的活没有干完,要是你在写作业,那本子就会被扔出去,一切暴风雨就要来临了!我记得最清楚她的一句话就是:“白天在学校念书,回来就不要摸书了,哪个不做家务看书,我就把书扔掉!”虽然我心里有万般委屈,但从不敢顶嘴,因为村里只有我一个女孩子在上学,其他女孩子都在家里帮父母做农活了。现在想想,那时的爸妈让我上学真的不容易,家里六个人,只有他俩干活,没有任何机器,全靠双手,好强的妈妈多年辛苦劳累,身体状况又不好,加之爸爸干活又太慢,所以我能读初中是万幸了。据说,当时爸爸和舅舅不赞成女孩子读书,但倔强的妈妈顶住了压力,一再坚持。妈妈姊妹七个,她是唯一的女孩,她念二年级时,大舅的孩子出世,因为我姥姥要干活,从此剥夺了妈妈上学的权利,在家带侄儿。心灵受到伤害的她那时候就发誓,自己将来有孩子,再苦再累,无论男女,都要给他上学,长大能多认几个字,会看信……于是成了她孩子的我们就是幸运儿了。由于回家没有更多的时间写作业、复习巩固,我作业拖拉、早晨迟到是常有的事,以至于中考年年失利,不能如愿以偿。
每当这一天到来的时候,她总是很淡定,感觉这事和她无关,越是这样,我心里越是紧张,过了几天,她会找个恰当的机会对我说:“今年考取的人都是妈妈生的吧?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你也是娘养的,今年不行明年再干,我就不信轮不到你……”说的我紧张好几天的心情一下子舒缓起来了,当她发现我心情不再沉重时,会选一个割稻的时候边割边对我说:“妈妈一辈子就和泥巴打交道,如果你能像我一样干农活、纳鞋底一样拼命干,没有干不成的事。明年再好好干,还给你最后一次机会,要好好把握,考取了,你就会永远跳出农门,不要再下泥田了……”说得我心里酸酸的,泪水扑簌簌地掉落稻田,我一声不吭,静静地听着母亲的训导。
金榜题名
于是,我暗下决心,学习上一定要像妈妈做农活那样拼命,好歹再搏一年也不后悔。后来在妈妈的支持和鼓励下,我终于拿到了宝贵的《录取通知书》!求学的道路上我已经疲惫不堪,收到通知书时我很平静,但当妈妈拿到手时她却紧紧盯着,泪水竟滴在我的通知书上,我叫了一声“妈妈”,她连忙抬头用衣袖快速地擦去泪水,高兴地奔向在田间劳作的爸爸。因为我是当地唯一考取学校的女孩子,妈妈因为这件事好像变得年轻有活力了,逢人便说笑,干活都哼着小调,多年的胃病也好像变得轻松起来,没事就和我爸说:“你这木头脑子,给丫头念书,你就跟着吵,以后不要让她买好酒给你喝……”家庭琐事的争执也因此停歇了。但是不久妈妈又会在某个晚上对弟妹们训话了:“大姐考上了,从现在开始,家务活她可以不干了,她即将成为吃皇粮的人了,田里的活更不能让她去做,免得人家笑话,你们三个从现在起要好好学习,考上了你们自己就享清福,不要脸朝黄土背朝天了,如果你们向姐姐学习,放学后可以少干点家务活,把未完成的作业写完,家务活我晚上来家干。”弟妹们听后都高兴点头,这是妈妈对孩子们上学最大的改变,弟妹们有幸享受到了。
离家求学
师范入学,别人都有父母亲人护送到校,唯有我一人背着又旧又薄的被褥和衣物,独自坐车去学校,爸妈也不是不想送我,因为全家的农活都要他们去做,我深深地理解他们,因此我也不指望有人送。我知道,在妈妈的心里我是个能放掉手的孩子,能为她保住了一天劳作的时间。三年师范生活,爸妈无暇顾及我的学校在哪儿,而我却时时牵挂家里的农活。每逢“五一”、国庆节,我总是提前一天买一些馒头带回去,再帮父母一起干点农活。两个假期帮了父母大忙,“五一”插秧,国庆割稻,妈妈每次总是叫我在家里干家务,不去太阳底下干农活,听她讲一些生活琐事。每当假期结束,别人因外出旅游或走亲访友回校能够和同学们分享快乐,而我却正经历着大腿肌肉酸痛的苦恼。即使这样,我的心里也无比开心,因为我在妈妈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她面前,给她送去慰藉,为她带来快乐。
无尽牵挂
参加工作第二年,我成家生子,更加饱尝初为人母的酸甜苦辣,也很少有机会去帮妈妈干点农活了。二十多年来,我的每一个生日,妈妈都记得清清楚楚,总是提前打电话提醒我要煮两个鸡蛋吃,每次我都是“嗯嗯”一句了事,因为每年正月十六、十七日正是我们学校开学报名的紧张时刻,实在无暇顾及与妈妈闲聊几句。因为今年的疫情,我才有机会待在家里,本想打电话和妈妈多聊聊,可只聊了十分钟左右,她又要挂断电话说要去忙菜园了。每当儿女们劝她不要再做农活时,她总是笑着说:“总归有一天,我歇在那里,你们要照顾我!”一句朴实的话语,折射出中国劳动人民勤劳与韧劲的美德。这次挂断电话后,那种失落、酸楚一齐涌上了我的心头,我纵有千言万语,妈妈也不肯停下忙碌的脚步细听,于是,我就情不自禁地拿起笔来,一吐为快!
夜已深,昨晚弟弟和弟媳的身影还在我的大脑里晃悠,妈妈清晰的声音犹在我耳畔回响。疫情特殊,希望妈妈能停下忙碌的脚步,好好坐在门口晒太阳,也希望夜姑娘能把我对妈妈的思念和感激无声地传递过去,并祝愿她老人家身体健康,快乐幸福每一天。
二零二零年正月十七日深夜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