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主体的高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第21期   作者:春霞
[导读] 素质教育和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和思考
        春霞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九中学
        摘要:素质教育和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和思考。高中英语阅读是一项综合的教学内容,不仅考验了学生的单词功底,也考验了学生在不同语境下对词汇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感觉,可以说包括了英语教学中的单词、语法以及读写等多方面的内容。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学生受到英语基础以及阅读思维的限制,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难以得到保证,需要教师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背景下探索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中英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
        英语是一门实用性比较强的学科,学生需要有充足的词汇量来读懂英语文章,还需要学生能够进行文章的书写和口语表达,能够对不同类型的文章进行简单的分析,寻找文章中语言表达和语法的使用特点。然而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不太注重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于是忽视了和学生的有效互动,不仅不利于学生自己思考问题,也让英语阅读教学难以取得实效,所以教师要不断的转变教学思路,尊重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一、以学生为主体对于提升英语阅读成效的作用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知识点的反复讲解,却不擅长在课堂上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反而会通过灌输式的教学,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来获取知识,无论是学习单词还是学习语法,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的学习思路必须按照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思路进行。这样的后果是看似学生已经掌握了教师教授的内容,但是同样的东西换一个方式出题,学生又会陷入不会做题的尴尬。其实英语阅读这种要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开动脑筋来探索答案的教学内容,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就像我们古语中所说的“授人以鱼”。
        而如果让学生在课堂上居于主体地位,需要教师灵活的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对问题进行思考,培养属于学生自己的英语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然后在在英语阅读过程中,用学生自己的方法来解题,真正实现了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转变,让英语阅读发挥真正的作用,成为培养学生英语素养的阶梯。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1.教学方式过于枯燥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国家的课堂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地位,由教师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即便是有课堂互动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回答问题而提问,却不注重学生思考问题的效果和教学的效果。尤其是英语阅读教学,依然还停留在教师讲文章、讲词汇、讲语法、讲短语,学生被动的进行记录和学习,教学方式过于枯燥,而且也没有真正实现英语阅读教学的实际效果,课堂上的文章学会了再换一篇文章,学生依然不会阅读。
        2.授课过程中没有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
        英语阅读教学不单单简单的将词汇和句子进行翻译,还需要联系上下文来分析句意和词汇,既要从整体出发掌握文章内容,又要从细节出发对文章进行具体化的分析,所以阅读教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现阶段的很多学校,英语阅读教学都只是课本内容的分析和讲授,在授课过程中 教师却没有意识到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并不会刻意的在教学过程中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问题的能力,也没有重视课堂中的互动对于学生学习思维培养的作用。
        3.不注重对阅读方法的教学
        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认为只要采取题海战术,让学生多接触一些题目,多做一些题,学生就会熟能生巧,自然而然的掌握做题的方法和规律。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也更加注重单词和语法的教学,忽视了从文章全局出发来引导学生探索英语阅读的方法,而且不注重阅读技巧培养就反复的刷题也会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和厌学情绪,甚至会让学生产生“只要单词和时态学会了,就能够做好阅读理解”的错误想法,不懂得阅读方法的阅读理解仅仅只是纸上谈兵。


        三、以学生为主体提升英语阅读教学成效的措施
        1.重视文化背景介绍
        每一种语言都有它诞生的语言环境和文化环境,所以在分析一篇文章的时候,如果能够结合阅读对象所处的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就能够对阅读对象进行更加准确的分析。尤其是英语阅读,每一个单词和短语在放到不同的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之中的时候,往往会也有不同的解读。如果只是用一种方式对不同语境下的同一个词汇解读的话就会失去阅读的准确性,无法更好的了解阅读对象的内容。所以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成效,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结合课文内容穿插一些西方文化背景以及语言习俗的介绍,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也有意的引导学生主动去了解和积累外国文化知识,然后再结合了解到的内容进行阅读理解,就能够提升阅读教学的成效。
        2.结合多种教学手段
        没有学生不喜欢轻松有趣的教学方式。即使最优秀的学生也不可能在一节课的45分钟都保持极度的专注,如何能够在课堂上始终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内容上是每个教师都需要考虑的问题。尤其是英语阅读这种相对来说比较枯燥的教学内容,所以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灵活的将多种教学方式相互搭配,提升课堂趣味的同时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比如,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5 Unit 2“ The United Kingdom”为例,这节课课文的内容主要是了解英国,所以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采用多媒体工具播放一些和英国的民俗风物有关的视频,尤其是要对英国的首都伦敦做重点的介绍。然后在结合课文进行教学,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文的内容。此外,教师可以在课文阅读之前预先进行问题的创设,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然后在课堂互动环节和教师、学生一起展开讨论。教师可以在讨论环节 指导学生怎样在阅读的过程中抓取文章的重点,提升阅读的效果。
        3.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比起让学生掌握知识,教会学生如何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学习其实才是教学的重点,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意识到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而不是知识点的课堂,而且意识到让学生居于主体地位对提升教学效果的作用 。不仅要教会学生阅读英语文章的技巧与方法,而且还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寻找出更加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我们以“healthy eating”为例,这是人教版高中英语第三册的一篇课文,课文的总体内容和饮食有关。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于课前预习和阅读课文的时候将陌生的词汇划出来,在课文诵读之后就课文所讲的大概内容向学生提问,然后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精读,一起来验证一下学生的答案是不是正确的,在精读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一些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结合课文内容传授给学生。在阅读结束后的复习阶段,教师也可以选择同类型的文章让学生结合上课的时候学到的阅读方法自己进行阅读,通过实践来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基于主体地位的学生的主动思考,来进一步提升阅读教学带来的效果。
        4.增加课堂互动,培养阅读思维
        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而课堂中的有效互动也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教学内容、掌握学习方法。所以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但结合课本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中展开思考和对问题展开讨论,也要听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并认可学生的努力和成功。让融洽积极的课堂互动化身为简单的头脑风暴,让学生在开动脑筋的过程中形成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和学习方式。
        结束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也是教学的主体。建立这样的认知不仅仅是为了适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也是为了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这有利于让学生用积极的态度面对英语阅读,不仅能够在学习中探索出一套阅读方式,还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拓宽知识面,获得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曹毅.以学生为中心的高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研究[J].中学生英语,2019(16):106.
        [2]马玉明,张唯一.以学生为主体的高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9):393.
        [3]王倩倩.以学生为主体的高中英语阅读有效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5):3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