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第21期   作者:李萍
[导读] 在小学教学中,英语教学具有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李萍  
        潍坊峡山二七一双语小学 261325
        摘要:在小学教学中,英语教学具有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感受音乐魅力的作用。但是由于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属于一种单向的知识传授模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比较少,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难以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性也比较低,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效率以及教学的质量。针对这种情况对小学音乐教学进行改进创新是十分有必要的,可以通过将体态律动引入到小学的音乐教学中,加强音乐教学的互动性,从而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以及质量。因此,本文主要对小学音乐教学中体态律动的应用进行研究,希望能够进一步促进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音乐;体态律动;教学运用
        引言:
从当前的教育发展形势上来看,新课程改革正在不断的深入推进,在这个过程中小学音乐教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同时小学的音乐教学也受到了比较多的关注。为了进一步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很多教师开始积极的进行教学创新,将更多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在这个过程中体态律动展现出了很大的教学优势,体态律动通过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性,让学生轻松愉悦的氛围内学习,能够让学生积极的融入到课堂中,保证了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理解音乐知识,更加主动的参与到音乐课堂中。对于提升学生的节奏感以及旋律感均有积极的作用,是提升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一、应用体态律动加强学生节奏感知力
节奏是音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同的节奏对音乐的情感表达具有重要的影响。一般的来说较快的节奏能够给人以及热烈,欢快的感觉。而缓慢的节奏能够给人一种庄重,忧伤的感觉。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应用体态律动加强学生的节奏感知力。比如在进行《瑶族舞曲》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引导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进行步行。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从容安稳的音乐氛围;而在欣赏《伏尔加纤夫曲》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感受音乐节奏的变化,让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在脑海中想象伏尔加纤夫沉重的步伐,以及纤夫内心的压抑感。另外在音乐表演中,指挥的动作也是体态律动的一种表现,一般来说在指挥一些节奏起伏比较大的,激昂慷慨的音乐时,音乐指挥的动作也会比较大;在一些比较舒缓,安逸的音乐中,音乐指挥的动作也相对比较小。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音乐的风格适当的加入一些指挥动作,从而加强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

比如在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加入一些快速稳定的指挥动作,让学生感受到人民解放军的气势;在欣赏《向新世纪诉说》时,教师可以加入一些轻柔的指挥动作,让学生感受到音乐所传达出的悲壮之感。
        二、应用体态律动加强学生对音乐音调的理解
在音乐中,节奏与音调相互补充,在节奏与音调的相互配合下,才能更好的进行音乐情感的表达。因此在小学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感受节奏的同时,也需要通过采取体态律动的方式来加强学生对音乐音调的理解。一般来说,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肢体动作来直观的展现音调的变化。比如在4/4 节拍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只手向上拍来表示弱拍,通过两只手都向下拍对表示音乐中的强拍,对于次强拍的表示可以通过一只手向下拍。以上的动作能够对音乐中的音调进行直观的展示,能够有效的提升教学的生动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进行肢体动作,让学生在多种感官的配合下,加强学生对音乐音调的理解记忆。
        三、应用体态律动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进行培养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从教学实践上来看,通过欣赏音乐能够较为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但是也有很多学生对音乐不感兴趣,无法理解音乐的魅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应用体态律动来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强化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用肢体动作来展示音域的高低,比如在展现一些比较高的音调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伸展身体,在展示一些比较低的音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放松双手。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同时这些动作也有利于学生感知音乐中的情感变化。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总结: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教学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不断凸显,但是从目前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方式上来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较少,同时教学的理论性比较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音乐学习效率,同时难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因此小学的音乐教学需要改革创新,通过将体态律动引入到小学的音乐教学中,能够这在提升课堂互动性的同时,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提升学生的节奏能力以及音乐的感知力。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将体态律动的应用重视起来,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体态律动的应用方法,从而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马淑梅.浅谈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J].考试周刊,2020(66):147-148.
[2]黄昊.探讨体态律动应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策略[J].新智慧,2020(19):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