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田径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探索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第21期   作者:吴广广
[导读] 体育教学作为落实素质教育目标有效途径之一
        吴广广
        湖南省宁乡市南雅蓝月谷学校 410600
        摘要:体育教学作为落实素质教育目标有效途径之一,需要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与水平,帮助初中生提升身体素质,健康心理,良好成长。本文主要分析了采用趣味田径教学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实践应用,旨在营造一种趣味性的初中体育课程,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运动意识,进而落实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教学目标,发挥初中体育教育价值与作用。
关键词:初中体育;趣味田径教学法;实践应用

        趣味田径教学指的就是遵循田径教学目标、需求等原则,合理转化教学内容、方法,进而丰富田径教学内容,提升体育教学效果,更好的满足学生心理、身体层面的需求,切实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全面提升。趣味教学法的引入,不仅迎合了新课改的要求,同时,也符合初中生学习特点,能够与田径教学相契合,有助于激发学生体育参与积极性,充分发挥出初中体育田径教学的实效性,增强中学生体能素质。
一、初中体育实施趣味田径教学的积极性
(一)增强教学活动实效性
        在初中田径教学中运用趣味性教学模式,可以赋予教学内容趣味性,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兴趣,主动配合体育教师,进而可以获得更多的田径教学知识,提升初中体育田径教学效率。比如,田径教学中,需要学生学习跑、跳、投等动作,如果只是反复练习,学生会感觉非常枯燥无味,久而久之便会丧失学习动力、热情。而趣味田径教学法的引入,可以借助游戏、竞赛、情景模拟等方式,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学生会自主参与到教学实践中,通过独自或者团队合作的方式, 全面提升体育素养与能力,最终确保田径教学目标可以顺利实现[1]。
(二)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初中阶段,由于日常学习以及课业的压力,课外锻炼的机会非常少,但初中生正处于身体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良好的体育运动对其身体发育起到重要作用,所以,体育教学需要发挥作用,利用有效的时间,帮助学生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对此,开展趣味田径教学,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田径知识,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此外,也可以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对学生整体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二、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趣味田径教学的具体对策
(一)发挥体育场地作用,增添田径教学趣味性
趣味田径教学的实施,对场地没有提出较高需求,所以,只要初中学校满足体育活动场地的需求,便可以实施趣味田径教学。初中体育教师需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合理设计趣味田径教学内容等[2]。
例如,如果学校场地较为开阔,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障碍接力跑游戏,与传统障碍跑不同的是,当中的障碍物主要就地取材,利用了校园内常见设施,比如台阶、沙坑、树木、主席台、等。而后,合理设置跑的路线,有效增加了跑步练习增添趣味,学生参与热情高涨。而对于部分学校场地较窄的情况,体育教师则可以灵活的转变教学方式,比如开展蛙跳游戏等,创新体育内容形式,同时,也可以满足学生体育锻炼需求,从而切实提高学生体育锻炼有效性。
(二)借助体育器材,实施趣味性田径教学
从以往体育教师教学情况看,对于体育器材的使用,知识运用到讲解田径知识中,学生参与度不足,这不利于学生自主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所以,在实施趣味体育教学过程中,有必要综合考虑学生身体素质、心理需求等方面情况, 而后充分发挥体育器材作用,提升田径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参与自动性。
例如,可以结合赛道,组织学生进行往返跑练习,可以设置标志桶、锥、旗等体育器材,为学生指定往返的地点。不仅如此,可以鼓励学生,让其参与到赛道的设置,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其学习效果。

比如,体育教师可以在操场上圈出两条距离在15到20m的平行线,而后分配给学生小组沙包、体操棍等体育器材,并组织学生开展“推人出圈”、“丢沙包”等体育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田径运动趣味性,充分发挥体育器材作用,有助于提高初中体育田径运动实效性,使得学生上肢力量得到良好锻炼[3]。
(三)开展游戏教学,增强趣味田径教学效果
在初中阶段开展体育教学,不仅仅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更是锻炼学生心理素质,使得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需要体育教师积极改变以往体育教学活动、目标,创新教学形式,发挥游戏教学作用,增强田径运动的趣味性,进而优化田径教学,提升教学实效性。
        例如,在练习短跑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贴膏药”游戏,将学生划分2到3人一组,并组成一个圆圈,而后,体育教师随意指定两名学生一抓一贴。必须在圈内贴上后,二者才可以反过来抓别人,通过此种方式,调动了学生参与积极性,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初中体育田径运动的教学水平。再比如,对于跳高部分的教学,体育教师可以开展“单脚跳接力”等趣味性游戏活动,加强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兴趣,通过游戏的方式,促使学生掌握技术要领,进而有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4]。
(四)借助趣味田径,优化体育教学方式
1、热身训练
        高质量的体育教学导入,可以有效助推教学效果,提升体育教学质量。恰当的教学导入,可以防止学生运动伤害,对此,体育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中,引入趣味田径教学法,比如,可以借助绳梯等器材,组织学生进行热身练习,每一节课的热身活动都不一样,丰富体育教学趣味性,避免学生感到枯燥,切实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活力与热情[5]。
2、技能教学
结合田径运动项目,需要运动者大量的运动,这对学生体能提出较高要求,因此,体育教师在实际训练时,要关注学生体能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巧、提升技能。对于运动技能教学设计,需要体现出趣味性, 防止陷入单一的讲授式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实际教学内容出发,合理利用游戏活动,营造出趣味性教学氛围,使得学生自主参与到体育运动学习中,并帮助学生快速理解与掌握运动技能。
        例如,在“跳远”体育项目中,教师可以按照“组内同质、组间异质”原则,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而后开展“多人跳远接力”或“跳远晋级”活动,提升田径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而对于中长跑训练,教师则可以引入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中的撕名牌游戏,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参与热情,同时, 也可以切实增强学生身体素质。需要注意的是,趣味性教学方式只是辅助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教学的手段,不能一味注重使用趣味教学法,造成学生只顾着玩,而没有掌握基础技能,误认为体育就是玩耍的课堂。所以,需要体育教师合理运用趣味性教学手段,发挥出应有的体育教学效果。
结语:
总之,在初中体育田径教学中,积极引入趣味教学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极大的促进了体育教学改革,提升体育教学水平。而作为初中体育教师,需要提高对趣味田径教学的重视,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热情,进而实现锻炼学生身体素质,落实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发展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黄瑜.论趣味田径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田径,2020,67(11):162-163.
[2]缪彩霞.初中体育教学中趣味田径教学的应用实践探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12(09):166-167.
[3]周宝,林春月.趣味田径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06):106+108.
[4]樊伟.趣味田径在高校女生体育教学中应用效果的实践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0(03):145-147.
[5]彭红.趣味田径教学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田径,2019,56(05):233-2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