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艳艳
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实验中学 471500
摘要: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初中美术教师应该关注自己的专业发展,如此才能更好得进行美术教育。本文,笔者根据自身教育教学经验,对初中美术的高效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还望能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初中;美术;改革创新
美术学科的高效教学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课堂教学的设计,另一方面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实际的初中美术教学中,就要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我们要不断的总结存在的问题,并不断的创新出高效的教学策略,以此来促进学生在美术方面的发展。本文,笔者就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对初中美术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进行探究。
一、加强教师学习,提升专业技能
1.积极参加本学科的教育科研活动
首先,就是我们美术学科的教育科研活动,在教研员的引导和带领下,我们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各项美术教研活动,例如,参加教师学习与比赛,从中学到了很多美术专业方面的技能知识,拓宽了思路和方法,学习并有了进步。另外除了课堂之外还有开展并参加教师专业基本功大赛,其中包括有关美术基本功很多方面的项目。例如,绘画基本功、设计和制作基本功等,这些都属于我们美术教师专业基本功的方方面。
2.研读优秀教学案例
其次,笔者觉得优秀的教学案例有很多值得学习与借鉴的成功之处,它见证了教师艰苦探索新教法、新学法的过程,折射出教师独特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智慧,看优秀的教学案例,仿佛身临其境,在课堂上感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生动对话,又像有专家或名师在身旁为自己细心讲解,手把手指点。鉴于教学案例寓深刻的教育理论、理念于形象生动的事例中,并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启发性强的特点,所以笔者在此建议初中美术教师结合平时教学实际,多反思、多总结,拿起笔来多撰写美术教学案例——这是一线美术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提高教学重视,设置合理目标
虽然美术对提升初中生的各项素养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美术学科并非是小升初的主要考试科目,一些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往往将美术学科视作其他学科的“副科”,对美术学科的重视程度并不是很高,这自然不利于美术高效课堂的打造,需要我们深刻的反思和总结。
首先,需要美术教师从内心深处认识到美术学科对初中生成长的特殊意义,积极的将美术学科的教学作为一项主要的任务来抓,并通过课堂教学和课下谈话等多种途径,向初中生讲述学习美术知识技能的意义和作用,让学生也真正的意识到该学科的重要性,从而和教师一道为美术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而一同努力。只有提高认识,美术高效课堂的构建才会有了思想基础。其次,教师要让备课成为习惯,积极了解学生的美术知识储备和课堂学习状态,全面分析所用美术教材的编写理念、编写模式、模块组成,只有了解了学情和教材,才能从整体上把握美术课堂的教学。其次,美术教师要分析具体的美术章节内容,明确教学重难点,把握好易混淆知识点,设置符合初中生认知特点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最后,教师要优选教法和学法,精简教学流程,做好突发预案,为美术高效课堂的构建做好铺垫。
三、激发学生内驱,调动学习主动
良好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学生形成端正的学习态度,并可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在讲授文化课时,教师首先要明确一点: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设计课堂时,若能在课堂伊始便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接下来的课堂学习和知识传授有着相当大的帮助,因此,教师在课前的导入阶段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
例如,美术教师可以经常组织学生一起进行“作品鉴赏会”,在鉴赏会中让学生互相点评作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寻找问题和点评的同时,无形中提高了审美能力,教师适当的引导、提示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点评“专业用语”和“规则”。同时,教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生动、引人入胜的情景创设,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教师在课堂中与学生一同研究并欣赏作品,一方面提高师生的互动性,调动了课堂的氛围。另一方面学生在欣赏、品鉴的过程中,锻炼思维、提高审美,激发创作欲望。
四、利用信息技术,传授绘画技巧
学生初次接触绘画,难免会对其抽象的知识和技巧理解起来有难度。如果教师不对此采取措施,学生在长此以往的教学中会对绘画学习产生抵触甚至厌恶心理,这很不利于教师绘画教学工作的进行。因此,教师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阻止恶性循环的发生。实践演示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当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绘画技巧的传授教学时,可以进行实践演示,并配上专门的语言讲解,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绘画的乐趣所在。
例如,在教学水墨画时,笔者首先就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了水墨画的画法,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水墨画自身独特的魅力,从而提升对于本堂课的学习兴趣。其次,笔者为了实现学生对水墨画的进一步学习与尝试,就引导学生进行了园林的水墨画。这样一来,学生就能真正从兴趣出发,进行水墨园林的学习与绘画。
五、运用音美结合,挖掘情趣美育
虽然艺美术和音乐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它们之间还是可以共享一些相同的艺术规律。绘画是静止的,音乐是流动的,结合音乐和艺术的教学,不仅可以实现色彩和音符的完美碰撞,同时也使艺术课堂形式更加多样,丰富而有趣,这对于学生进入积极的思考是非常有益的。
例如,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在戏曲元素的帮助下,感觉到教材的强烈戏剧色彩。当教师进行教学时,可以选择对学生独特的和熟悉的戏剧选择,使学生可以静静地感受戏曲元素的魅力。再如,当我们学习现代美术内容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具有很强的现代感、明亮,强烈的节奏为背景,以音乐与美术交叉在课堂上,让学生能充满激情的欣赏具有艺术作品,并从中获得一定的创作灵感。一个美丽的音乐体验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迅速进入创作的氛围,帮助学生创造一个不受限制的思想环境,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去塑造自己心中的形象。通过不同的节奏和不同特点的歌曲,学生的思维就会受到不同的影响,这样创作的作品也将有不同的风格特征。但是在教学中,应当注意的是音乐、美术教学的相辅相成,音乐只能以适当和及时的方式出现,如此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穿插。
六、民间美术体验,提升动手技能
初中生对于美术课程的兴趣还在于对多种艺术形式的认识与体验。在民间美术之中,教师就可以将民间美术的艺术形式运用与初中美术教学中,让学生体验民间美术的创作方式与创作方法,以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掌握更多的方式进行美术创作。
例如,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剪纸的材料,让学生先设计剪纸的造型,之后再教授学生如何在剪纸上剪刻出自己想要的图案,这样便能够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充分体验剪纸的乐趣,使学生掌握一种民间美术的表现方式。同时,学生还能够在体验不同艺术形式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新,致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上能够有所拓展与进步,使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当学生逐渐熟练了民间美术的艺术形式之后,学生便也多掌握了一种艺术形式。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以民间美术教授学生体验艺术形式,使学生能够掌握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总为言之,我们知道美术教学对于素质教育的发展、学生能力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去感受美、理解美,从而帮助学生提升审美的能力,让学生能够从美好的角度出发去感知世界。
参考文献:
[1]杜娅娅.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技投资,2017(6).
[2]李春梅.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1年07期.
[3]陆达准.如何在初中美术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