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东河小学 628200
摘要:大量实践证明,多样化创新的教学能够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发挥十分积极的作用,希望诸位能够对此引起重视,不断增进自己的音乐教学理念的认识,并敢于在课堂中大胆尝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真正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音乐;提升
小学阶段音乐教学的任务,要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进而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然而,目前音乐课堂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仍有教师过于关注技巧的训练,采用单方面传输的教学方法。因此,在小学阶段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借助多种教学法开展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歌唱学习中来,促进学生综合音乐素养的发展。
一、创新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根本动力,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课堂活动中,保持与音乐的密切联系,享受音乐学习的过程。所以,小学音乐教师应以培养学生音乐兴趣为提升音乐素养的前提和基础。具体来说,教师应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和需求,并根据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来创新课堂教学的模式,转变过去讲授式、练习式的教学方法,合理利用创设情境、制造悬念等教学策略,使学生保持兴奋状态,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更加主动地学习音乐。
例如,在教学《时间像小马车》时,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按照节奏和曲调有感情的演唱《时间像小马车》这首歌曲。因此在本节上课后,笔者就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一段相关的视频,通过视频内容,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力过来,然后,笔者再为学生播放本首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与曲调。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结合,学生能够更加高效的感受、掌握音乐知识。这样一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笔者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兴趣,体现了现代教育的效能观。
二、针对教材内容,做出教学调整
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需要基于教材内容做到以下三点:首先是深入分析教材内容,从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出发,对教材进行一定程度的拓展和丰富,同时结合学校所在地区的发展情况、地域特点、社会环境等进行综合性的调整,依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师的教学经验进行优化,让原本固定的音乐教材焕发出具有本地特色、学段特点的综合性课程,使得整个课堂变得动态立体,让学生突破传统认知的界限,真正展现出教材的包容性特点,也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所学音乐知识;其次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对教材的认知差异,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宗旨,不是强迫学生接受统一化的教材理解,而是根据教材的多样性特点对学生的认知差异进行包容和引导;第三是重视地方教材的开发,每个地区的音乐表现都各不相同,各地方教材需要结合当地的音乐特点进行编纂,重视地方音乐的开发,从小对学生的多元音乐观念进行培养;最后是要针对音乐教材的丰富性特点进行音乐课程的调整,在本着正能量的前提下,对音乐教材内歌曲的不同表现形式进行拓展,使得那次课堂氛围变得十分活泼。
三、游戏竞争情境,激发学习欲望
小学阶段的学生因为年龄的限制,有许多独特的自身特点,如好胜心。很多小学生都有一颗争强好胜的心,而这种好胜心如果我们对其进行良好的引导,就能利用其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游戏竞争情境,最大程度的激发小学生的求胜欲望,进而激励学生学习音乐,深入探究音乐知识。
例如,在唱歌的部分,笔者就首先给学生播放歌曲的音频,让学生结合这首歌的歌词和旋律,试着给这首歌起一个名字。进而选出最为贴切的歌曲名字,为该生小小的奖励,其他学生也会很快地开始聆听歌曲,发展思维,会起出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曲名。这样以竞争的形式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给歌曲起名的游戏活动,加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年级的学生表现出来的身心特点也是不同的,我们可以将小学生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即低段、中段、高段。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低段的学生具有更为强烈的好奇心,对于趣味情节、活动道具有着极大的兴趣;中段的学生则具有一定的表现欲,喜欢想象、发散性强的事物;高段对于游戏的形式和内容有了更多自己的思考和看法,游戏形式奇特,内容丰富的更容易被他们接受。我们应该注意结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来设计所竞争性的游戏,进而确保游戏开展的有效性及实效性,深化小学音乐游戏教学。
四、加强师生互动,拉近相互距离
首先,在对音乐课堂教学的观察中,一半以上的音乐课都会采用学生与学生间互动的形式。在这其中,需要教师设计好知识点与互动环节的紧密性。其次,通过对学生的访谈中,发现喜欢音乐课的学生,都提到课堂中互动的环节,是他们喜欢音乐课的理由之一。所以,在音乐课堂中,注重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是课堂教学走向生态的重要部分。
例如,笔者就《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一歌留下了作业,让学生真正听妈妈说一些她们的故事,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表述。刚开始有很多的学生没有办法对妈妈的故事进行完整的表述,于是笔者就在一旁进行鼓励和引导,让学生能够复述完整的故事,同时笔者再引导其他学生对讲述者进行反馈,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讲述过程中收获成长,同时笔者也对学生的故事进行正面评价,最大程度的拉近笔者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整个课堂的分为变得更加的温情。
五、创设表演情景,感受音乐魅力
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教师可以在音乐欣赏课中让学生进行音乐表演,或唱或跳,根据音乐的内容编排以一种简单的舞蹈,让学生来学习。在表演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让那些内向的学生也参与进来,让所有学生能够沉浸在美妙的音乐表演中。
例如,在教学《蜗牛与黄鹂鸟》时,就可以创造表演情景来进行教学。这首歌曲中除了蜗牛与黄鹂鸟之外,还有大树以及其他的一些小生物,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播放音乐,让学生表现这些生物的状态,进行情景模拟。教师可以给学生配上相应的道具,比如让学生戴上小蜗牛的帽子。在第二遍的歌曲中,可以让学生随意载歌载舞,让所有人都参与到音乐的表演中,教师也要和学生一起歌唱、跳舞。通过这样的表演形式,不仅让学生对这首歌曲更深入地赏析,也让学生感受到了音乐独特的魅力。
六、平等师生关系,激发求知心理
在师生关系方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的前提就是平等。所以,我们首先就应该改正“一言堂”式的教学,教师应该建立起与学生平等民主的合作关系。因为小学学生尚处在各种观念的形成阶段,教师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关系就相当于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以引导,让学生更加明白平等的重要性,摆正自身的学习心态,同时平等的关系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心理。平等关系最为重要的一点就体现在教师能够准确的把握自身的定位,能够在教学上认识到自己也有出错的时候,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课堂上充分给予学生相应的发言权,让学生能够就学习中的困惑和相应的纠错提出自身的看法。教师也应该基于自身更多的耐心,秉着平等的心态回答学生的问题,解决学生的疑惑,宽容的指出问题中的误区,让学生能够顺应科学的学习方法完成小学音乐课堂的学习。
总而言之,想要提升小学音乐教学,首先老师要明确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然后要善于借助教学工具,丰富音乐教学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最后要注重学生情感,以此来促进学生的音乐整体素养提升。
参考文献:
[1]郑娜.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教学效果[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03):163.
[2]孔怡.如何培养音乐兴趣,提高音乐教学效果[J].新课程:小学,2010(06):130.
[3]张淼.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高效性[J].人间,2015(1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