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完珍
广西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东寨小学
摘要:在农村小学中,班主任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能够通过对学生的指导,使学生能够管理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向着更加正确的方向发展。小学班主任应深入倾听学生的心声,切实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在本文中,笔者将从教学实践入手,探索农村小学班主任如何实现有效管理。
关键词:农村小学班主任管理;有效途径;方法
要想管好农村小学的班级,班主任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农村小学,很多学生家长并没有重视基础教育,将学生全权托付给学校,还有一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因此,需要班主任在工作中投入足够的关爱,与学生心连心,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才能够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一、渗透关爱,拉近师生距离
班主任是小学生成长道理中的重要帮手,如果班长任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让学生对于班主任更加信任,那么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就能够与班主任进行交流,而不会产生“孤立无援”的感觉,使学生能够快速度过瓶颈期,获得更好的发展。
例如,在日常班级管理中,我发现有的学生总是迟到,没有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作业,因此成绩一落千丈。我了解到,这名学生是一名留守儿童,他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陪伴,与长辈存在着代沟,因此具有了任性、叛逆等情况。为了能够改善学生的问题,我与学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告诉学生,当家长外出工作的时候,班主任就是对他最关心和爱护的人,也非常担忧他的发展,希望他能够信任班主任,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及时与班主任进行交流,更好地融入到小学生活中。在我的开导下,学生紧闭的心防逐渐打开,重新又有了笑容,能够在与班主任的帮助下改进自己的缺点,实现了学习成绩的提升。
二、行为教育,养成良好习惯
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的父母很少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上的指导,因此使得很多学生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健康习惯和卫生习惯,对于学生的发展无法起到积极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应注意对学生进行行为上的指导和教育,让学生能够注重约束自己的行为,产生自律意识,能够实现对自己的管理,从而实现健康成长。
例如,在日常对学生进行观察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学生之所以作业完成情况不好,是因为他们在放学之后,没有养成及时写作业的习惯,经常回家之后先吃饭、玩游戏、看电视,等到睡觉之前才想起来作业没有做完,因此使学生无法有充足的时间完成作业,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因此,我告诉学生,我们应有计划地完成作业,在回到家之后给自己规定一个完成作业的时间,并在规定的时间内高效完成作业。我观察到,有的学生没有定期打扫卫生的习惯,自己的书桌非常乱,在学习的时候很多物品都找不到,并且经常忘带、带错课本。我告诉学生,只有在整洁的环境中,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因此我们应养成及时整理物品的习惯,使自己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及时找到学习用品,才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在我的指导下,学生对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进行了改进,从而以更好地状态投入到学习中,达到了更好的效果。
三、开展集体活动,培养团结集体
小学班级是学生进入社会接触到的第一个集体,他们在班集体中的感受直接影响到学生集体意识的发展和人格的形成。因此,班主任应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塑造良好的班级风气,组织多样化的班级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其中感受到集体的重要性,更好地通入到班级中,在团结、友善的集体氛围中实现成长。
例如,在一次班会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有倾诉真心话的机会,并增进班级同学之间的了解,我为每名学生准备了一张信纸,让学生将自己想对同学说的话写下来,并且将信交给对方,让对方能够明白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之前和同桌发生矛盾,但是他碍于面子没有主动道歉,使得双方一直不说话。在信中,他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表达了自己的歉意,希望依然与对方做好朋友。他的心情通过信传递给了同桌,他们又重归于好,成为更好的朋友。其他学生也在信中与同学交流了情感,使班级中的友情更加深厚。我告诉学生,我们在同一个班级中,我们都是一家人,只要我们团结在一起,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就能够在班集体中实现更好的成长,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班集体就是我们的后盾,能让我们度过很多难关。通过开展集体活动,能够让班级中的学生更好地团结起来,形成积极、向上的前进动力。
总之,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骨干力量,是沟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桥梁。当前,国家对于农村小学生的素质教育非常关注,加强农村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质量,也直接学生的未来成长。因此,班主任应结合农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提供科学的管理措施,从而带动整个班集体的快速成长。
参考文献:
[1]井影,郭洁,范琳,李佳钰,李轩.网络背景下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研究[J].科技风,2018(04):41.
[2]韩丽丽. 农村地区小学班级管理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