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清秀
清远市佛冈县城东中学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自身智力发育速度加快,身体素质快速增强,个人意识也逐渐成型,但由于他们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在成长过程中极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致使其形成不良的思维意识,影响身心的健康成长。因此,班主任在教学时不仅需要教导初中生现阶段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对其进行各方面的教育管理,使初中生可以形成良好的意识心态、保持健康的身体,进而保障学习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初中生;班主任;班级管理;意识
班级管理与教育教学相似,班主任同样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方式,以确保班级管理的有序进行。但由于部分班主任对于班级管理手段掌握有限,进行班级管理时效果经常难以尽如人意,初中生的个人意识也难以得到有效改善。因此,班主任应从自身出发,不断丰富自身的班级管理方法,并结合学生的个性发展,使用适合初中生吸收理解的教育手段进行管理,提升班级管理效果的同时,增强初中生的卫生、安全、道德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从而保障初中生身心健康、安全的成长以及良好品格的塑造。
一、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时的教育组成
(一)初中生的卫生意识管理
由于爱玩、爱闹是初中生的天性,所以在学习、生活中学生会经常性的打湿、弄脏衣物,且初中生自身无法意识到卫生的重要性。班主任对初中生进行卫生意识教育其目的是为了提升初中生对于自身卫生及环境卫生的清洁保护意识,降低由于外界因素而产生生理、心理疾病的发病几率,使初中生可以在更为清新的卫生环境中健康成长。
(二)初中生的安全防护教育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开始步入青春期,性格开始呈现差异化发展,为了保障初中生的身心安全,班主任应及时开展安全防护教育,提升初中生的安全防护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降低初中生受到客观环境安全隐患的威胁几率,进而保障初中生身心的安全成长。
(三)初中生的道德观念培育
初中阶段学生的个人意识逐渐成熟,但此时初中生的思维也极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侵染,使其形成错误的思维意识。对此,班主任班级管理时有意识、有目的的对其传达正确的道德法制观念,使初中生可以通过主观意识规范自身的行为活动、言谈举止,促进初中生良好品格及正确价值的培育。
二、初中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有效手段分析
(一)开展视频教育,培养初中生卫生保护意识
卫生教育是无形的,班主任难以通过传统教育板书的方式进行讲解,因此教师可以开展视频教育,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卫生教育的知识实体化,通过影像、图片等数据形式的观看增强初中生的卫生观念,利用视频播放为初中生展示各种生活中存在的真实案,使初中生可以更为真切的意识到不注重个人卫生、环境卫生所产生的严重后果,从而培养初中生的个人卫生、环境卫生清洁保护意识。
例如:班主任可以为初中生播放不注意个人卫生以及环境卫生两种方面教材的视频,增强初中生对于注意卫生保护的认知。个人卫生方面,班主任可以为初中生展示由于个人卫生问题而产生的疾病。“同学们,结合视频观看想必大家已经有了一定的感受,那么谁可以简单的谈谈呢”班主任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一位初中生表示“老话说‘病从口入’,不及时洗手很容易通过口腔把细菌带入我们的身体中,引起各种疾病”。另一位学生进行补充“我觉得注意个人卫生既是保护我们自身健康的方式,也是保护他人健康的手段,只有大家都注意自身卫生状况了才可能共建卫生的学习环境”。
环境卫生方面,班主任可以为学生播放各种环境卫生引起的极端天气,在观看后一名学生说“地球环境是如此的脆弱,保护卫生环境就应该像保护我们自身卫生状况一样”。其他学生表示“酸雨、雾霾、沙尘暴都是人类在生活中不注意卫生保护而造成的极端影响,不仅会破坏美丽的环境,还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班主任利用卫生问题的反面教材可以使初中生更加直接的体会到卫生问题引发的各种不利因素,让初中生通过感受卫生疾病、灾害的严重性,促进初中生保护个人卫生、环境卫生意识的培养。
(二)深化案例分析,塑造初中生安全防护能力
安全防护能力与卫生意识相似,都属于初中生自我保护的重要技能之一。班主任在进行班级安全教育管理时可以使用深化案例分析的方式,带领初中生解析具体生活案例,让安全教育管理有据可依,使初中生可以在案例中学到必要的安全防护知识,提升初中生自身的安全保护能力,让初中生可以有意识的预判、预防生活中存在的各种潜在危险,确保初中生身心的安全成长发育。
例如:班主任带领初中生分析安全隐患较大的场景,培养初中生的危险预警能力。案例一下雨天的建筑工地,“大家来分析下这个场景存在哪些安全隐患”班主任提出问题并展示案例图片。一位初中生表示“老师,雨天的建筑工地路面泥泞,容易跌倒出现磕碰事故,然后在建筑工地上也极易出现高空坠物的现象”。另一位初中生补充说“建筑工地经常会有大型的坑洼,下雨天地面积水,我们难于判断水坑的大小,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出现溺水的现象”。案例二没有交通指示灯的十字街头,“同学们,该场景又有哪些安全隐患呢”班主任更换场景图片再次提出问题。第三名初中生回答“街道车水马龙,没有信号灯维持秩序,在高峰时段极易出现交通堵塞或者车祸,威胁司机生命安全”。其他初中生补充说“这种路段部分司机行车速度会很快,再加上没有红绿灯规范交通,很容易会出现碰撞行人的事故”。“各位同学的分析都很有道理,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场所都存在的较大的安全隐患,我们无法将其彻底解决,因此就需要我们提升自身的安全防护意识,增强自身的安全保护能力,尽可能将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降到最低”。班主任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使初中生自行思考案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强化初中生对于潜在危险的预警,从而推动初中安全教育的有效进行。
(三)生活教育渗透,培育初中生思想道德观念
思想道德观念是初中生自身素质最为直接的体现,是初中生良好品格培养的根本,生活教育渗透是班主任在初中生校园学习、生活时对于其错误行为的及时教育规范,通过具有一定强制性的约束使初中生意识到自身行为对他人产生的不良影响,并对其传达正确的行为意识,使初中生可以形成良好的品格、规范的举止,进而塑造优秀的思想道德观念。
例如:班主任及时制止初中生的错误行为并对其进行规范教育。一名学生在班级中乱丢弃垃圾并且随地吐痰,班主任将他叫到一旁并对其进行教育“这位同学,你知道你刚才的行为犯了哪些错误么?”该学生表示“我不该随手丢弃垃圾和随地吐痰”。“你随手丢弃垃圾会破坏教室整洁的环境,随地吐痰会影响其他同学的身体健康,教室里是摆放了垃圾桶的,下次我们丢到垃圾桶里好么”班主任以教育的方式代替批评,不仅可以有效告知初中生其行为存在的错误,还可以保护初中生的自尊心。班主任使用生活教育渗透的方式有利于通过生活中的各种细节规范初中生的举止,引导初中生正确道德意识的塑造。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的学生心智已经趋于成熟,班主任需要及时对其进行教育管理,确保初中生可以在此时形成良好的意识、观念,为自身的身心健康成长、思维意识树立奠定必要的精神基础。班主任结合初中生的个性发展,合理选择教学手段,增强初中生对于卫生、安全、道德等多方面认知的同时,为初中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指明方向。
参考文献:
[1]曹新章.初中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工作[J].当代教研论丛,2018(08):95.
[2]高孟堂,黄孝玲.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的几点尝试与探索[J].高考,2018(20):42.
[3]谭里海.初中班主任如何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J].新课程(中学),2017(07):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