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指导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方式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20期   作者:孙贤志
[导读] 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带来了变革,教学模式不再是传统的单一模式
        孙贤志
        湖北省监利市汪桥镇初级中学
        摘要: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带来了变革,教学模式不再是传统的单一模式,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课件、电子白板、微课视频等多种科技方式,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微课,为初中化学的学习和教学提供了更好的思路和途径,学生的学习习惯及思维方式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及教学手段也更新了。所以,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微课教学;初中化学;教学方式
        微课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数字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展开教学指导,并且微课所具备的学习时间短、内容量小、主题突出、针对性强、学习时间和地点比较灵活等优势,都能帮助学生快速记忆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对此,如何正确运用微课,怎样用微课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下面,本文就对初中化学开展微课教学的方式进行探讨。
        一、创设微课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有着抽象深奥知识的学科,化学概念抽象且难以理解。初中生在面对抽象的化学概念的时候,并不能很好的掌握和理解。而微课教学的直观性,能可以实现概念内容的相互转换,将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转化为生动、直观、学生熟悉的事物,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能直观的认识和理解化学概念,能让学生在教学中,感受到快乐,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例如,教师可以用故事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情境之中,感知化学知识的独特魅力。在学习“金刚石、石墨和C60”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就利用微课视频,将这三种物质进行拟人化,并且分别讲述自己的结构、化学性质和用途。然后,教师就让学生做评委,由金刚石、石墨和C60之间相互比拼、才艺展示,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其中一个。经过直观、趣味化的引导,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这三种物质的不同性质,并且总结出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或者,在学习“分子和原子”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借助多媒体,将微观世界直观、生动的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在化学学习中,教师就利用视频模型,展示了化学变化中的分子与原子的运动变化。在直观的体验学习中,学生的兴趣变得更加浓厚,都在认真听课,积极思考教师的问题。为学生创设微课情境,能够发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愿加入到学习活动中,主动接受知识、记忆知识,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设计微课作业,尊重学生不同水平
        在化学教学中,有效巩固学生化学知识的方式是练习题,让学生做一定量的练习来巩固知识、突破重难点。

但是,由于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各不相同,学生之间会出现不同的学习层次。在作业的设计过程中,教师不能用统一的设计方式。如果设计的难度偏高,学生不容易理解、掌握;难度太低又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为了设计出符合所有学生的学习问题,教师可以将微课和分层教学相互结合,通过设计不同难度的课后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设计“溶解度”这节课的练习题之前,教师先提前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如,可以分为A和B两类,A类学生适合巩固基础题,所以,可以设计一些包含化学基础知识的题目;B类学生适合发展和提高自己的水平,所以,可以设计一些灵活性、生活性、能够提升自己能力的问题,让学生继续提高。通过运用这样的方式,这样能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掌握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教学内容,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开展微课实验,提高学生化学能力
        化学注重实验教学,通过对化学现象进行分析和猜想,并付之于行动,从实验探究中,获得对化学知识的掌握。但是,有些演示实验,教材上提供的实验方案,其效果并不明显,成功率低,达不到课堂效果。所以,教师要合理利用微课来开展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微课的观察中,了解相应的知识。
        例如,教师可以运用微课对某些周期较长的实验进行教学,缩短观看实践,教学效果也好。在学习“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这节课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教师就利用微课,让学生发现铁制品生锈的原因、过程以及结果。如果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演示,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并且教学效果也不会特别理想。但是,经过微课的介绍后,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其中的化学知识点。在微课实验的运用中,需要教师提前了解课堂的实验内容,要合理运用微课,需要让学生动手实验的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需要经过视频引导的,就开展微课教学。只有正确运用微课,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课堂教学中基础设备越来越完善,也能够满足当前教育教学的需求,为播放微课提供了物质保障。微课在课前预习、课堂授课、课后复习等环节对学生理解知识、发展思维、提高兴趣、培养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切实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为目标,通过借助微课的优势,组织学生开展教学活动,让微课成为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工具,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陆静娟.微课在初中化学复习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
        [2]温少波,宗绪涛.基于微课的初中化学"互联网+"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4):62-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