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龙
宁夏育才中学 宁夏 银川 750021
摘要: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是帮助学生扎实基础、完善知识结构和框架、巩固学习能力的催化剂,也是教师拓展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的助推力。作业设计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将个性化元素充分融入于作业设计中,有助于凸显出作业的实际价值,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鉴于此,文章从多个角度出发,就如何加强高中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提出相应的研究策略,以供相关高中数学教学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个性化元素;作业设计;有效途径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步完善和深入,教育部门也逐渐加强了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关注力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作业是其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不仅能够拓展和延伸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强化对课堂所学知识点的理解和巩固,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帮助学生完善知识架构等发挥着良好的助推作用。但是,从高中数学教学实际情况予以分析,以往的作业形式依然还是沿用一刀切模式,缺乏针对性,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业设计模式过于老旧和单一,因此,需要将个性化元素融入于作业设计中,以此来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求。
1个性化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
1.1因材施教原则
教师需要落实“以生为本”的原则来进行高中数学作业设计,要让作业内容能够满足不同数学能力学生的学习要求,从而使得学生能够高效、积极地投入到作业学习中,使其能够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言之,教师可以采取分层差异作业设计模式,因材施教地开展作业设计,对于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要注重作业内容的挑战性,使得作业能够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以此来提升该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对于数学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要注重作业内容的指导性,要为其设计一些能够扎实数学基础、强化数学基础知识点理解的作业内容和作业类型,以此来充分调动该层次学生的学习动力。
1.2全面发展原则
全面发展是基于素质教育理念下青少年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指导纲要,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为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务必要将素质教育理念融入于数学作业个性化设计过程中,注重作业内容的新颖性和实用性,推动作业形式的多元化及个性化,注重作业培养目标的导向性和针对性,以此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2高中数学作业个性化设计类型
2.1实践型作业
学以致用是高中数学教学的核心目的,因此,在开展高中数学个性化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作业设计类型的实用性,以最大程度上发挥作业的实际效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知识运用意识。例如,在教学《统计》内容之后,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来为学生设计实践性较强的个性化作业,如“对本校学生群体感兴趣的学习科目进行调查”“调查本校学生群体对校园食堂满意程度等等”通过设计此种实践性作业,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大幅度提升,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培养和巩固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有效巩固所学知识,使得个性化作业设计的积极效用得到有效彰显。
2.2探究型作业
探究、合作是新课改理念所重点强调的内容,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教师可以将探究型作业设计融入于高中数学个性化设计过程中,这样一方面能够充分凸显出高中数学的实用性、探究性的学科优势,还能够使得学生的探究意识进一步强化,从而帮助其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提升学习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完《概率》内容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以下探究型作业:让学生们统计本班学生的身高,之后计算出相同身高的学生在班级学生中的占比,如此,能够使得学生有效地理解“概率”知识要点,还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统计”知识,达到温故、知新的教学目的。
3 高中数学作业个性化设计的有效途径
3.1生活情境导入,让作业贴近于日常生活
素质教育指出一切教育活动都要回归到生活的本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即让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知识来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基于此,在高中数学作业个性化设计中,教师要清晰意识到将作业和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设计形象化、趣味化的生活情境,并将作业内容和教学情境紧密结合,使得学生能够充分意识到数学知识的魅力。例如,在教学《空间几何体的结构》这一内容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以下作业:1寻找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2研究几何体的结构3以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来研究几何体结构的体积。通过此方式,不仅仅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还有助于学生生活化数学知识体系的建构,在无形之中强化了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为其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2增添趣味,丰富作业形式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多是侧重于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而没有对学生三观、情感体验的培养予以重视,这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不利于学生长远发展。基于此,在进行数学作业设计时,教师需要将情感体验充分融入作业设计内容中,让作业成为促进师生情感交流的载体,从而来使得学生以饱满的状态融入于作业设计中。首先,高中数学教师要将传统作业形式和个性化作业形式作好区分,注重作业的新奇性;其次,个性化作业设计需要对教学重点和问题本质进行深入挖掘,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身心发展规律来对设置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不能随意、盲目的进行数学作业设计,要意识到作业不仅是帮助学生深化知识点、巩固和扎实数学基础的重要媒介,还是强化学生知识运用意识、解决生活问题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需要将生活化元素充分融入于作业设计中,让作业形式和当下社会热点、日常生活现象紧密结合,使得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还能够提升生活实践技能,从而无形之中实现了课堂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如此则能够进一步助力学生的思维发散,增添作业动力。
3.3分层设计,照应差异
新课改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间的差异性,并满足不同学生对学习的需要。所以,在作业设计的时候,教师要深入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需要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对作业进行分层设计,以此来针对性的拓展和延伸教学内容。具体言之,针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为其布置难度系数较高的综合性习题,以此来进一步优化该类学生的数学思维,促使其数学能力步入新的台阶。而针对于学习能力一般以及学习能力欠佳的学习,教师可以围绕着教材来适当的拓展和延伸一些问题,以此来帮助该部分学生能够夯实基础。通过此方式,可以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数学学习的满足感,并进一步优化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
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业对于学生扎实基础、巩固和学习知识点等都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由于传统作业设计形式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因此务必要加强对其创新力度。在实际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明确作业设计原则以及适合学生作业类型的基础上,来实施个性化作业设计,以此来使得作业的效能得到充分发挥,推动高中数学教学高质量、高效率开展。
参考文献
[1]陈启超.刍议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设计[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9,41(06):109-112.
[2]吕军刚.小学数学中高段学生作业设计有效性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8(32):60-61.
[3]付长龙.优化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7(36):96+94.
[4]高双雄,谢光智.高中数学作业个性化设计与实施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3(04):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