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
贵州省六盘水市第十三中学 553000
摘要:初中学生与小学生不同,在数学学习中已形成了专属的数学学习思维,对数学基础知识已有了一定的积累。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缺乏教学手段,影响了初中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积累,限制了初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进程。因此,为了帮助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情景、小组、案例等教学方式教导初中学生,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发展;培养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包含了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运算能力、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方面,是需要学生长时间培养的能力。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教学手段过于单一,未能满足初中生学习的需求,限制了初中生学习的有效发展。所以,教师可以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教导初中学生,发展初中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高效发展。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增强直观想象能力
数学直观想象是侧重于数学图形的学习能力,能够增强学生对数学图形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的智力发育。多媒体教学是实用性较强的教学方式,能够将无形教材知识具现化,让学生更为便捷地进行理解,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数学直观想象能力是一种无形的教学内容,学生学习较为困难,从而限制了学生的培养效率。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教导学生,帮助学生发展数学直观想象的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水杯”不同角度的视频结合叫教材知识教导初中学生,可以帮助初中学生认知“圆柱的侧面图形为长方形,上底与下底为圆形”的数学知识。教师也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不同棱柱”的图片让初中学生观看,可以帮助初中学生认知“棱柱是由底面的边数而命名,底面边数与棱柱顶点、侧面数、侧棱数相等。棱柱分为直棱柱与斜棱柱。”的数学知识。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在展示数学立体图形的题目让初中学生解答,可以帮助初中学生夯实数学图形的基础知识,增强初中学生对数学图形知识的理解。初中学生在数学立体图形学习的过程中接受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不仅能够在脑海中构建平面图形组成立体图形的步骤,发展数学直观想象能力,还能够深入理解数学图形的知识,增强数学的素养。
二、利用情景教学法,提升数学抽象能力
初中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提升数学的抽象能力,不仅能够增强对数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也能够开发数学的思维,增强数学学习能力。情景教学法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手段,是运用不同的事物为学生构建学习环境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增强数学的抽象能力,让学生更为简洁地学习数学知识。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缺乏教学手段,增加了初中学生学习的难度,影响了初中学生对抽象性数学知识的理解。因此,为了帮助初中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利用情景教学的方式。
例如:教师在教学“轴对称现象”的过程中,可以运用“蝴蝶”教导初中学生,能够让初中学生观察到“蝴蝶以身体为界限,两边翅膀图案、花纹、大小完全相等”的现象,从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称为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称为对称轴。”等数学知识。初中学生在认知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概念后,可以运用“树叶、窗花”进行延伸探究,能够自主验证轴对称图形含义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从而提升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初中学生还可以自主绘画轴对称图形,可以使思维更为发散,培养数学的辩证意识。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初中学生提高数学抽象能力,也能够改变单一的教学手段,提升教学的能力。
三、融入小组教学法,发展逻辑推理能力
初中学生处于学习重要时期,发展逻辑推理能力,能够提升逻辑思维,提升学习的效率,节省学习的时间,吸收更多的理论知识,为高中的学习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小组教学是将学生科学分成学习小组,让学习小组自主学习的教学手段,能够帮助学生发展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高效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教学手段过于单一,无法满足初中学生学习的需求,影响了初中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融入小组教学,帮助初中学生发展逻辑推理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过程中,可以先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让学习小组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再根据学习小组学习的不足进行针对性教学。即,学习小组经过讨论、分析,能够得出“直线与圆共有三种位置关系,分别为在圆内、在圆上、在圆外。”的结论。教师根据学习小组所探讨的结论,可以延伸教导学生“直线在圆内称为相交,有两个公共点,此时直线称为圆的割线;直线在圆上称为相切,有一个公共点,此时直线称为圆的切线;直线在圆外称为相离,没有公共点。”的数学知识。学生也可以分组探讨“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等数学知识,可以不断提升学习的思维,提高学习的手段。学生在经过分组探讨后吸收教师教学的内容,能够增强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培养科学的学习思维。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运用融入小组教学的方式,可以激活初中学生学习的活力,调动初中学生学习的能力,让初中学生在相互讨论分析中增强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构建案例教学法,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提高数据分析的能力,能够直观地增强数学解题的能力,提高数学学习的成绩。案例教学法是教师解答具有代表性的题目,构建学生解题思路与思维的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数据分析的能力,提升学生解答题目的正确率,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不同的题目具有不同的解题思维,初中学生在塑造专属的数学解题思维时较为困难。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以构建案例教学法,帮助初中学生提高数据分析的能力,促进学生学习的高效发展。
例如:初中学生在学习“用频率估计概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以下例题教导初中学生,以此帮助初中学生提高数据分析的能力。即,
中秋节时,某商店推出“赠月饼”的活动。活动规则为,在一个装有6个红球及若干个白球的袋中,随机摸出一个球,摸到一个红球可获得月饼。红球与白球质地、大小相同,在已知当天参加活动的人有1000人,商店共发放了200盒月饼的情况下,求出袋子中白球的数量?
解题详解:由题目内容可知参加活动获得月饼的频率为200/1000=1/5。因为,参加的人数众多,频率接近概率。所以,可以先设白球为x个,再列出式子6/6+x=1/5,最终求x,能够的得出x=24。因此,24为袋子中白球的数量。
初中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接受案例教学的方式,能够认知解题的详细步骤,塑造解题的思维,促进数学学习的发展。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符合现阶段教学的需求,可以让初中学生在解题中增强数据分析的能力,发展初中学生的数学素养。
总而言之,初中学生处于学习与成长的关键时期,在数学学习中培养数学核心素养,不仅可以增强数学学习的思维与意识,提升数学学习的成绩,还可以提高智力水平,使未来健康的发展。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为初中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初中学生数学的核心素养,推动初中学生学习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郁军.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J].中学教学参考,2016(35):38-39.
[2]冯金华.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促进核心素养提升[J].数学教学通讯,2016(32):37-38.
[3]徐晓丹.核心素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04):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