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其全
四川省苍溪文昌中学校 628400
摘要: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全民健身思潮正日渐盛行,素质教育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更加关注体育学科的教学,重视体育教学有效性,帮助学生锻炼身体能够强健体魄,增强免疫力,能够渗透体育精神,培育品格。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对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更深的认知,要能够基于教学现状深入分析提出创新的策略改善过去低下的教学效率,组织相应的体育活动优化课堂促使教学有序发展。
关键词:初中体育 教学方法 有效策略
提高初中阶段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深化体育教学对小学生身体素质及价值观念方面的影响,是初中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能够重视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和体育核心素养的提升,要能够关注教学理念的改变,在体育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过程中采用多元化的手段实施教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领会到体育学科的魅力,感受到体育精神的内涵,在身心全面发展的教学促进中推动体育教学质量的发展。
一、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理念落后。初中阶段,学校需要升学指标,成绩代表实力,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促使班级的学生在中考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会将重点放在专业科目的学习上,对体育教学重视度不足,体育锻炼往往是在中考考查前一个阶段进行集中训练,仅仅关注考查的几项内容,平时的体育课堂往往是让学生自由活动或被其他任课老师占领,学生没有专业体育知识的摄取,也没有系统严格的训练,学生无法更好地掌握体育知识,对体育参与度不高,教师将体育教学当作走过场,导致体育教学陷入恶性循环。
(二)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采用重复且乏味的教学是当前体育课堂的普遍现状。中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内容和项目大同小异,枯燥的训练或单一给学生讲授理论知识的做法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往往会以自己为中心传授体育知识,很少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针对化的训练计划,这就导致学生容易产生乏味感,最终将体育课堂定位为“缺乏新鲜感的课堂”,学生逐渐丧失了对体育课堂的憧憬和兴趣。
(三)评价标准单一。传统应试教育思想背景下,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较为单一,均是采用应试考试成绩的方式决定,这样通过成绩作为衡量学习能力标准,忽略学生身体素质基础和提升的评价方式不够全面,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能够采用多元化评价的方式实施教学,通过挖掘学生的潜力,从多方面入手进行评价,能有效实现体育教学有效性。
二、初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教师及时转变体育教学理念
素质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引领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感受心灵及身体上的乐趣,通过运动帮助学生获得全方位的健康发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认识到初中生所处的身体及心理上都快速成长的关键期,针对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的增强,教师在引领此阶段的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时要采用更有趣的学习方式,给他们营造更自由的学习环境,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让学生能够在体育活动锻炼过程中丰富自我课余生活,促进学生身体及心灵的双向健康发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充分意识到学生才是体育活动的参与主体,教师改变单一呆板的体育锻炼,创新多种形式让运动项目变得有趣。以枯燥的“跑步”运动为例,这是体测的重要项目,也是平时体育课堂常见的运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新跑步运动形式,通过接力比赛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在提升学生主动性的前提下丰富跑步锻炼方式,促使学生得到全面进步发展。
(二)借助信息技术辅助开展教学
体育活动并非仅仅是户外运动的锻炼,有时候由于教学活动场地和天气的局限性,针对学生对某些技术动作掌握不牢的情况,教师需要信息技术的辅助去拓展活动空间,需要应用生动形象的展示引领学生主动参与突破动作难点。除此之外,在户内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呈现音视频内容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能够让学生在充足的信息资源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及感悟,实现教学有效性。比如,在篮球的相应课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关于篮球竞赛的视频,让学生感知球赛的氛围,同时在讲安全和注意事项方面,为了避免枯燥的讲解,可播放一些安全方面的视频,让学生能直观地了解。看完视频之后,可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让学生推想如果不按照规范操作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从而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篮球竞赛视频的观看中促使学生受到感官刺激,吸引学生注意力,在篮球动作的解析过程中让学生分析重难点动作的正确示范应当怎样,促使教学有效开展。
(三)关注游戏教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将游戏融入到体育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以积极的学习热情投入到相应的体育技能探究中,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多样化的游戏活动中对体育产生正面情绪,能够让学生在体育运动实践中产生愉悦感,以球类运动为例,这是初中阶段重要的主题板块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多种游戏形式增强学生求知欲,能够让学生高度参与到教学中。比如,当体育课程结束后,学生处于疲惫状态后,教师应用体育游戏的形式有效减少学生的心理疲劳,通过放松、慢节奏的运动游戏最终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让学生始终保持对运动的兴趣。还比如,当学生熟练掌握各项技能技巧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针对不同运动开展竞赛游戏,在游戏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让学生从竞赛游戏中领悟体育精神,增强身体素养。
(四)完善体育评价以增强学生自信心
教学评价对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有重要影响意义,教师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更加关注学生的体育成绩,学生跑步跑了几分几秒,跳远跳的多远等成为体育考核是否达标的标准,但教师基于素质教育理念应该关注的是学生的全面素养发展和培育,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在体育能力水平的提升过程中完善多元化的教育评价,对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及体育精神融入到其中,在多维评价贯穿中促使学生全方位能力得以有效提升。比如,针对班级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同的情况,教师可以在平时的体育训练中给他们因材施教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有着不同训练强度的学生他们的评价标准当然也有所不同,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进步情况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还可以针对学生在体育训练过程中所持的态度进行综合评价,学生的进步并非一蹴而就的,教师要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及身体素质完善评价标准,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同伴的表现评价中,从多元化的角度进行评价,更能让学生自我反省,看到自己的不足与同伴的长处进行学习,由此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体育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改变过去教师不注重体育课程,不关注学生体育能力发展的观念,要能够不断针对当前体育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方法的革新,通过及时转变体育教学理念;借助信息技术辅助开展教学;关注游戏教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完善体育评价以增强学生自信心等手段有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产生对体育活动参与的热情,在多元方法的应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让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倩倩.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7,33(06):77-78.
[2]田春魁.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策略探讨[J].运动,2017(07):120-121.
[3]刘强.关于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4(30):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