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19期   作者:周苑
[导读] 提高教学环节的有效性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追求的教学目标
        周苑
        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焦陂镇焦寨小学
        摘要:提高教学环节的有效性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追求的教学目标,它要求教师始终以与时俱进的眼光看待教学内容,能够不断在反思中寻求教学环节的创新与优化,最终真正创造出符合学生实际学习特征的教学环节,以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带动学生学习有效性的发展,促成学生能力的有效进阶。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也应该通过做好教学反思与学生学习特征分析的方式不断从实践中整合出科学的教学策略,以此优化教学环节,推动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策略;教学有效性
        美术学科作为小学阶段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有着发展学生艺术鉴赏能力与审美素养的重要教学作用,是素质教育理论推进以来小学教育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学生综合能力全面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科目。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为了最大化地发挥出其本身的教育意义,教师应该始终做好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对教学模式的反思与对学生学习特征的研究工作,以此不断在实践中整合出符合实际教学逻辑的教学策略,推动教学环节的优化与教学有效性的不断提高。
一、开展美术游戏活动吸引兴趣
        小学学生的学习意识相对薄弱,其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主观随意性,这使得小学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极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干扰,出现兴趣在好奇心的作用下转移到教学内容之外的事物之上,导致学习效率降低的问题。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想要推动教学有效性的提高,首先应该在教学环节中吸引起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使其能够更好地跟随教师的教学进展融入到学习环节中,进而促成学习有效性的提升。为此,教师应该在美术教学中灵活地利用符合现阶段小学学生特征的游戏形式,以此快速吸引小学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减轻外在因素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干扰作用,推动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例如在《方方圆圆》这一课的教学活动之中,为了使小学学生能够切实地被教学内容所吸引,并对后续方与圆形的了解与学习建立起认知基础,笔者在教学中首先向学生提倡开展了双手绘画这一游戏活动。在游戏环节之中,学生在笔者的要求下准备了一个画纸与两支铅笔,并分别用两手握住铅笔,之后尝试利用一只手画圆一只手画方形。这一游戏形式要求学生充分协调自己的双手,对两种形式差异极大的图形进行绘制,游戏过程充满了挑战力与趣味性,这种趣味挑战游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

并且在参与过程中,学生还能对圆与方形两种图案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这将使得学生能够凭借认知更有兴趣地投入到后续利用两种图形进行绘画创作的活动之中,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活力,优化了学生在课程中的学习体验,从而促成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丰富课程美术内容鉴赏资源
        在小学美术的教学实践中为了使学生的审美素养与艺术鉴赏能力,教师有必要在课程中引导学生对美术教学内容进行较为深度的鉴赏与分析,使其能够在接触鉴赏的过程中得到美术审美能力的提升。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鉴赏环节的有效性,教师可以通过对互联网的利用,以搜集内容的方式对课程中的美术教学资源进行有选择性的丰富,以此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活动中接触到更多元的审美资源,在量的积累中助力自身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自画像》这一课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即在教学准备阶段以自画像为关键词进行了资源的搜集工作,并将搜集到的艺术家所作的自画像放映在了课堂之中。通过这种方式对原有教学资源所进行的丰富,学生在课堂中可以赏析到更多的艺术资源,在对自画像这一艺术概念建立起更加具体认知的同时,学生将在接触更多艺术家的自画像内容过程中形成更高层次的审美体验,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三、创造开放环境引导自主实践
        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之中,为了使小学学生的美术学习素养得到切实的提高,教师应该在课堂中给予学生充分的实践空间,使学生能够在自主的实践环节中获得更强的艺术体验。为此,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该在为学生提供实践空间的同时,为学生准备充足的美术实践素材,以此真正引导学生融入到自主实践环节。
        例如在《剪纸故事》这一课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即在课程中为学生准备了充足的实践道具,并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方法进行自主的剪纸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想象力,并在自身的审美素养作用下尽可能地寻找自认为美的剪纸方法,使学生能够在剪纸的过程中不断优化自身的艺术创作体验,感受艺术实践过程,以此促成学生在课堂中审美体验的优化,进而促成音乐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增强。通过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充足的准备活动以及对学生自主创造的鼓励,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将得到极大的优化与提升,为学生未来的美术活动创造良好的先行条件。
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寻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是为了教学环节能够始终与学生的学习特征相契合,使其能够更好地融入到教学框架之下展开一系列学习活动,从而实现学生学习体验的优化,使其能够真正在学习中得到学习能力与学习素养的进阶。
参考文献:
[1]张盛洁.浅谈小学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提升[J].学周刊,2017(5).
[2]石梅.浅谈小学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提升[J].中外交流,2017(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