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会仙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张庄学校
摘要: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预习环节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对最终教学效果的影响渐渐为各任课教师深刻认知。由此,开展具体教学活动时,每个小学数学教师都需要引导学生加强对预习环节的重视,并根据实际学情不断探索有效指导策略,尽力促进学生每一次自主预习行为优化,提高学生自主预习效果,进而有助于他们高效完成预期学习任务,最终大幅度增强数学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预习;有效指导
在以往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对预习环节重视不足,所以极少在预习教学指导方面花费太多精力,完全放任学生自主参与相关学习实践活动,这样就使得学生们有时候难以取得预想效果,无法为之后的课堂高效学习进步助力。鉴于此,在当前教育教学环境中,为了能够达到新课标规定高要求,各小学数学教师就有必要着重针对如何促进学生高效预习这一问题进行大量探索研究活动,慢慢总结出诸多针对性科学指导策略,并将它们合理应用于各个恰当时机,便于最大程度诱发学生自主预习积极性和热情的同时,帮助学生及时发现改进预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不足,显著提高自主预习效果。基于此,各任课教师在之后的整个新课教学活动中都可以获得学生主体积极有效配合,顺利推行既定教学计划,高质量完成预设数学教学任务。
一、设计恰当启发问题,激发学生自主预习兴趣
实际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活动时,各任课教师首先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其中,充分挖掘学生主观能动性,否则其他一切手段都将难以发挥出应有作用。鉴于此,针对小学生进行数学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具体为学生们布置课前预习任务时,教师们就可以基于新课内容设计系列恰当启发性问题,从而有效激发学生自主预习兴趣,使他们积极投入实际预习学习活动中,促进学生高效预习,为实现预期学习目标奠定良好基础。
例如,平时带领学生们学习《可能性》部分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为了高质量完成既定教学任务,我特别为学生们布置了预习学习任务,要求学生提前了解即将学习的内容。在此过程中,鉴于学生主体的中心地位与价值,我在充分了解学生当前能力的基础上设计了系列针对性启发问题,且在其中融入了一定生活元素,具体题目包括“某商家为了促销而组织了一次抽奖活动,纸箱子里一共放有10张奖券,其中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三个,小张第一个去抽,请问她得到哪一奖项的可能性最大?”,要求学生们在自主预习过程中尝试思考解答。这样,在未知问题以及现实生活等诸多元素诱导下,学生们的自主预习学习兴趣即得以显著增强,为他们高效完成所有预习任务奠定了良好基础,最终自然也有益于他们大幅提升数学综合能力,达到新课标要求。
二、教授科学预习方法,增强学生自主预习信心
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小学生都会因为信心不足降低积极参与课前预习活动的热情,不利于他们提前了解新课知识,无法为他们课堂高效理解掌握教师所讲内容奠定良好基础,而造成学生信心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显然是他们自主预习能力有所不足。鉴于此,实际针对小学阶段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们就有必要教授给学生众多科学预习方法,努力培养学生自主预习能力,从而有益于学生自主预习信心逐步增强,为他们积极高效预习增添助力。
例如,平时带领学生们学习《位置》部分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因为充分认识到了课前预习的重要性,所以我着重花费大量精力进行了科学预习方法教授活动,只为促使学生在强烈自信心驱使下积极参与到预习学习活动中,高效完成预习任务,为深入研究掌握新课知识奠定良好基础。
具体而言,在课前为学生们布置完具体预习作业之后以及学生预习过程中,我都通过多种恰当方式向学生们传授了系列科学预习方法,如:在预习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重点阅读梳理教材内容,从而将各个重要知识点整理到笔记本上,尽可能较为全面地了解新知内容;学生在预习教材内容的时候,需着重将自认为重要的知识点标注出来,集中精力进行思考探究,并将所思所悟书写在相关知识旁边的空白处;学生预习过程中,不能只机械阅读吸收教材直观呈现出的知识,还需要基于此进行创新拓展思考,大胆进行质疑探究,以尽力深入了解新知原理和内涵等等。这样,在上述诸多科学方法指引下,学生们自主参与课前预习学习活动的信心自然大幅增强,因而就主动热情地投入到了相应学习实践活动中,为最终顺利取得预想成果增添了助益。
三、鼓励小组合作讨论,优化学生预习学习实践
小学阶段各个学生大多已经具备了独立学习能力,可以自主获取诸多知识,但不可否认在基础知识储备以及思维能力等各方面明显还是有所不足,所以他们单凭个人有时候自然难以高效完成预习任务,影响新课学习成效。鉴于此现实情况,在实际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们进行课前预习学习活动时,各任课教师就有必要鼓励学生结成小组进行合作讨论,促进学生优化预习学习实践,提前掌握更多新课知识,助益接下来高效课堂教学。
例如,带领学生们学习《多边形的面积》部分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为了顺利完成既定教学任务,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显著提升,我着重加强了课前预习指导活动,且在此过程中引入了小组合作科学策略。具体而言,基于对新课知识以及学生当前能力的了解,我首先为学生们布置了针对性课前预习作业,其中包括制作知识思维导图、解答思考问题等等,接着,我就在充分听取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将他们划分到了不同小组当中,要求各小组学生基于互相交流讨论进行具体预习学习活动。这样,在合作努力完成既定预习任务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及时从同组同伴那里获得有益启发,从而攻克一个个知识难点,尽可能全面地掌握新课知识,另外,他们还可以在相互讨论交流中从彼此身上汲取有益于自我改进的学习方法、习惯等,进一步优化实际自主预习行为。最终,学生们的自主预习学习质量即明显大幅度提升,为顺利实现既定学习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加强网络互动交流,给予学生个性预习指引
实际在任何一个小学数学教学环节,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都极为关键,这是不容置疑的,但与此同时他们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否则其学习效果极可能无法达到预期。鉴于此,平时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在为学生们布置完课前自主预习作业之后,各任课教师就有必要在课下与学生加强网络互动交流,尽力给予每个学生个性预习指引,促进学生自主预习效果提升,助力优质教学。
例如,平时带领学生们学习《三角形》部分内容的过程中,在为学生们布置课前预习作业的同时,我还借助互联网手段与他们每个人建立了紧密联系。基于此,当学生们课下积极努力完成作业的时候,我则会经常与各个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便于及时发现他们学习行为当中的错误与不足,并根据他们个人具体情况给予针对性点拨与指引,尽力促进每个学生自主预习行为优化。另外,无论哪个学生预习过程中遇到了困难,都可以主动通过网络渠道向我寻求解决策略,有助于他们攻克阻碍,顺利进行预习学习活动。这样,最终学生们几乎都高效完成了自主预习学习任务,掌握了较为丰富的数学知识,为他们高效参与接下来的课堂学习活动奠定了良好基础。
总之,在当前教育教学环境中,无论是预习环节的重要性还是学生主体潜在价值与作用都得到了广泛重视,所以具体以小学生为对象进行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们就有必要着重加强课前预习指导工作,从而借助多元有效措施提高学生自主预习效果,益于他们最终顺利实现既定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严峰.小学生数学自主预习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9):130.
[2]李金霞.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自主预习实践研究[J].新课程(中),2017(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