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19期   作者:孙甜甜
[导读] 体育是小学生主要学习的科目
        孙甜甜
        淄川区实验小学255100
        摘要:体育是小学生主要学习的科目,对于小学生来说,学好体育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体育锻炼能够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为文化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当前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时期,小学体育教学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培养学生基本的体育知识,更要培养学生体育精神,助力其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鉴于体育精神培养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必须要加强对体育精神的重视程度,然而从小学体育教学现状来看,有很多教师仍旧把教学重点放到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上,缺乏体育精神的培养意识,不但影响体育教学效果的提高,更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对此,教师需要秉持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具体情况出发,制定针对性的策略,实现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目标,助力学生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教学;体育精神;培养策略
        在具体的体育运动中,能够实现对学生的启迪、促进学生不断提升和持续成长的重要因素就是体育精神,良好的体育精神不但可以在运动中发挥作用,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态度。世界上存在很多人,当他们在生活中和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经常会害怕,不敢面对,最终走向失败,体育精神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因此,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具体的教学内容出发,找到科学合理的方法,实现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目标,助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学生打造成为更能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本文主要研究了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体育精神的具体策略。
        一、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小学体育教材中有多样化的运动项目,并且对于同一种体育项目来说,其练习形式也是多样化的,其中有很多体育项目都是由集体来完成的,尤其是篮球、排球、足球等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综合素质有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其有专业的技能,还要有团队协作能力和合作意识。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的今天,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和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对此,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学习任务[1]。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作用,也会主动配合其他同学完成练习任务,实现培养学生形成体育精神的目标。
        例如,在小篮球中“持球方法和传球”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训练和学习,首先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的学生围成一圈,按着一定的顺序传球,完成既定的传球次数,在传球过程中,如果出现篮球掉落的情况,必须重新开始,完成传球任务用时最短的小组获得胜利,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

小组为了尽快完成传球任务,组员之间一定会做好沟通,做好协调。这样,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够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进而培养学生体育精神,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助力其以后的发展。
        二、通过体育事例培养体育精神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想要实现体育精神的培养目标,教师需要以学生为本,加深学生对体育精神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为体育精神的顺利培养做好铺垫。众所周知,无论是在体育比赛中,还是在相关的体育活动中,都存在着体育精神,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堂上,教师可以引进体育事例,踧踖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网上搜索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然后把其中蕴含的体育精神传授给学生,增强对学生的触动,进而实现体育精神的培养目标[2]。
        例如,学习“小篮球”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中国男篮的事例,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以姚明为首的中国男篮队员们,努力拼搏,为过争光,在家门口取得了世界前八的好成绩。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传达“为国争光、努力拼搏”的体育精神,加深学生对体育精神的了解,最终实现体育精神的培养目标。
        三、组织体育竞赛,培养体育精神
        小学体育课堂上,体育竞赛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检验学生训练效果的主要依靠,能够直接反映出学生的成长状况。因此,教师必须要增强对体育竞赛的重视程度,充分发挥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同时还要借助体育竞赛培养学生公平竞赛的品质,在竞赛中培养学生体育精神。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100米跑竞赛,要求学生在比赛中做到公平公平,以好的心态接受自己的成绩,同时还要向学生传达公平竞争的精神,让学生做合格的竞争者。学生在比赛过程中要给予体育和他人一定的尊重,建立和谐的体育氛围,实现比赛的顺利。这样,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体育竞赛的组织能够实现体育精神的培养目标,促进素质教育。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体育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助力学生的健康发展。对此,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应用科学合理的手段实现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目标,让体育精神成为学生进步的助推剂,把学生培养成为更能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亮涛.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J].读与写,2020,17(26):237.
        [2]阿布来提·吾休.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