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策略 韦洁玲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1期   作者:韦洁玲
[导读] 在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还原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的要求。因此,教师应在“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指引下,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特点来进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案的设定,使学生在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以学习主体的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实现课堂教学效率及自身学习效果的提升,有效的促进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韦洁玲    广西省桂平市社坡镇新华中心小学新塘分校  537206
【摘要】在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还原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的要求。因此,教师应在“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指引下,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特点来进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案的设定,使学生在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以学习主体的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实现课堂教学效率及自身学习效果的提升,有效的促进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168-01

        引言
        在小学阶段教学中,教师不能因为学生年纪尚小就剥夺学生在课堂上主体地位,导致课堂上学生学习效率差。教师应该贯彻生本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给予学生课堂时间,让学生自主运用、自主学习,让学生可以发表自己意见和想法。教师在课堂上更多去做辅佐工作,在给学生点明学习思路后,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自主思考学习。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让学生对学习语文建立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这样学生就会主动跟随教师讲课思路学习,提高课堂上学习效率。
        一、采用师生互换方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中,若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语文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思路;其次,语文教师要意识到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最后,语文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将学生作为中心,结合教材,合理地设计语文的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在讲解小学语文《将相和》一课中,教师提前给学生讲解授课方式让学生上台讲课,提前做好讲课内容。在上课期间,教师先让学生毛遂自荐自主上台讲解,鼓励学生敢于表现自我。教师再提问几名学生也上台讲解,在学生上台前教师先给学生点出本节课重点,让学生从这些方面入手讲解。学生上台讲课后,教师和其他学生认真倾听,针对不懂地方可以及时提问。在学生讲完课后教师做评价工作,点评学生讲课内容中错误的地方和忽略的知识要点,带领学生把本节课内容串联起来,帮助学生巩固当堂所学内容,并加深记忆。施行翻转课堂给予每个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贯彻生本理念。
        二、“以生为本”进行层次性教学,促进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样的树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由于成长环境、学习能力以及兴趣爱好的不同,在语文学习方面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定的差异。


这就需要教师应在“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指引下,充分承认并尊重学生间存在的个性化差异,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层次划分,给予具有针对性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案的制定,以此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整体性提升,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首先,教师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科学、可行的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目标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因素,对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班级内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的不同,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所预期的学习效果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教师就应结合学生的能力基础以及内心发展需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以此实现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树立。其次,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布置具有针对性的课后练习。课后练习是学生进行学习效果巩固及查缺补漏的重要手段,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差异进行不同数量、不同难度的课后练习,能使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得到一定的提升,共同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整体提升。
        三、促进小组合作,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课堂上的讲解而获取知识,课程中的重难点主要是由教师在教学中分析讲解,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模式与思路,促进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把课堂教学还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共同合作,共同对课堂知识进行分析及探索,在学习的过程中共同总结,且记忆其中的所学内容,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通过运用共同合作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产生互帮互助的意识,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小组之间产生竞争的意识。在每个小组的合作与竞争中,相互促进,从而使学生共同进步。例如,在学习《我们的学校》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每个小组可以独立学习,如共同认识生字、生词,完成生字的注音,且掌握其读音,共同讨论生词其中的含义,教师可以作为引导者对学习过程中有困难的小组进行点拨,不要过于干涉学生的讨论。通过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积极性,还提升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让学生的合作能力得到提升。在该种形式的教学过程中,课堂的学习主要由学生自主学习展开,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且营造出快乐的学习氛围,从而为学生之后的语文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要时刻贯彻生本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导,给予学生正确学习观念,让学生重视小学语文这门学科。教师围绕生本理念积极开展教学任务,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敢于表现自我,在课堂上分享自己对课本内容理解角度。教师应施行小组教学,让学生之间相互探讨交流,积极带动起课堂上学习氛围。教师在课堂上积极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听取学生反馈和意见,改进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优秀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李晶雪.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主体性地位体现的策略研究[J].职业技术,2020,19(02):93-96.
[2]林香红.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研究[N].科学导报,2019-04-02(B02).
[3]李海岗.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J].教育现代化,2018,5(24):317-318+3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