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1期   作者:范薇
[导读]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领域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中美术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渠道之一,高中阶段学生处在生长发育的黄金年龄,也是整体素质提升的关键时期,在高中美术教学当中渗透审美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高中阶段的学生心理趋向于成熟,对社会事物有了一定的自我认知,对美丑善恶有了是非判断标准,由此可见,高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能性。基于

范薇   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550001
【摘要】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领域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中美术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渠道之一,高中阶段学生处在生长发育的黄金年龄,也是整体素质提升的关键时期,在高中美术教学当中渗透审美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高中阶段的学生心理趋向于成熟,对社会事物有了一定的自我认知,对美丑善恶有了是非判断标准,由此可见,高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能性。基于此,本文章对如何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审美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180-01

        引言
        美术教学在提高学生审美观念和审美鉴赏能力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学科知识、更好更快速地提高审美能力的同时,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有效提高,以成为一线教师的努力方向和目标。在以往传统的美术教学活动中,并未注重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导致很难实现学生的素质教育这一目标。
        一、高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意义
        美术是一门集人文内涵和视觉美感于一身的艺术门类,能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美的感受。但是,长期以来,在我国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大都采用的是理论讲授方法,借助图像以及语言等多样化的形式来让学生感受到美术作品的艺术气息、特征和作用等,这一模式下的教学目标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对于学生的长远化、全方位发展来说是极为不利的,而且学生在课堂上的大多数时间都处于较为被动的状态,很少主动积极地进行探索、分析和思考。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美术教师必须认识到审美能力培养的主要任务,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为美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和审美能力之间是密不可分的,高中阶段是对学生审美观、审美能力影响最大的时期,高中美术教学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发掘美的因素,并能引导其感受现实生活之美。教师应注重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能力,利用科学化、高效化的教学方式来增进学生和美术作品之间的联系,拓展其思路,从而更好地鉴赏美术作品,实现审美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二、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的途径
        (一)教师建立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意识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意识,保证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让其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作用,才能对审美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


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应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培养审美能力打下基础。
        (二)增加课外实践活动
        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将眼光局限在课堂时间之内,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有针对性的美术鉴赏活动,比如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在教师的指导下供学生欣赏,让学生循序渐进的发现每幅作品的艺术之美,对学生的美术思维产生启发的作用,教师也要从科学的角度传授给学生一定的欣赏技巧,让学生学会应当从哪几个方面全面的欣赏美术作品和艺术行为。比如在西洋画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西洋画派,对国家和作品的风格进行分类,减少理论教学的比重,让学生针对同一幅作品提出不同的欣赏观点,将教学重点放在美术课堂本身,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只有学生具备了审美的能力,才能真正养成美术学习的长效机制,通过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美术欣赏水平。
        (三)注重教育技术的应用
        新教育技术应用于美术教学过程中,可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起到积极作用。新技术和教学内容相结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美术鉴赏课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仅采用传统的方式对艺术作品进行展示,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积极性。而巧妙地利用多媒体设备,可将艺术作品动态化地呈现给学生,更加方便学生进行欣赏。并可有效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在享受美的同时提高审美能力。
        (四)在美术鉴赏课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术鉴赏课在美术课程体系中占据着极为关键的位置,教师可利用美术鉴赏课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审美体验。一方面,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和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欣赏一些世界闻名的优秀绘画作品,最好选择一些比较容易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的作品。同时,教师也可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学生,从而增进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另一方面,教师可利用网络渠道收集一些和学生日常生活比较接近的美术作品,这样不但能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同时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其审美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结束语
        高中美术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有至观重要的作用。在当今社会,高中开设美术鉴赏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学生的审美心理构建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作为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指导,让学生的肢体性能得到有效发挥;作为学生,应提高对美术鉴赏课程的重视程度,意识到其对自身发展的积极作用。只有两者做到有机统一,才利于实际教育的发展和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邹丽娜.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23):166-167.
[2]李绍臣.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探究[J].新课程导学,2020(28):69-70.
[3]鲍树国.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科幻画报,2020 (08):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