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程的高中地理情景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1期   作者:刘斌 蔡超程 杨建军
[导读] 在基于新课程的地理问题的教学情境的实践中,在如今信息化,知识化的社会中,高中地理老师应该不断学习丰富自己,学习新课改理念,学习地理专业知识,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学习新事物,新理论,新观点,关注时事热点,才能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才能满足学生的所需,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此,本文理论联系实际,分析了高中地理情景教学策略。

刘斌  蔡超程  杨建军(通讯作者)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第一中学  611730
【摘要】在基于新课程的地理问题的教学情境的实践中,在如今信息化,知识化的社会中,高中地理老师应该不断学习丰富自己,学习新课改理念,学习地理专业知识,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学习新事物,新理论,新观点,关注时事热点,才能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才能满足学生的所需,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此,本文理论联系实际,分析了高中地理情景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地理;情景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152-01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情景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激发学习地理的热情,可以使学生从被迫学习的状态转变成主动学习地理的状态上来,实现不爱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大大提高的地理学习的效率。
        一.高中地理情景教学策略分析
        1.1.明确课标内容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对高中地理教学具有指导意义,其中新课标规定了每本书、每一章、每一节的教学内容,我们在教学中创设的情境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内容教学,应不超纲,同时也要实现新课标中的教学“三维”目标。
        1.2熟知教材内容
        我们采用的高中地理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编写,要想更好的创设情境必须熟知教材内容。即要知道所学的内容的地位,与前后知识的关联程度,主要研究内容,重点和难点知识,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1.3开发课程资源教科书
        作为一个纸介质的文本,同时呈现在教师和学生面前,因而,它十分自然地成为教师情境创设的第一来源。对教科书中所设计的教学情境,教师所应持有的态度是:既应认真研究其教学价值,不轻易舍弃;又不迷信教科书,大胆创新。在教科书中,教材编制人员己经创设了一定数量的教学情境,应该说这些教学情境都经过了编制人员的认真思考。
        面对这些差异,教材编制人员设计一个面向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普适的情境是十分困难的。面对这样的境地,教学设计时,教师不仅应认真分析教科书中教学情境的教育价值,同时应分析学生的认知状况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在不妨碍原有情境的教育价值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创设更为适合学生认知实际和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从而取得更为高效的教学效果。对教科书中的情境的改造应用,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入手:
        (1)根据原有情境的意义,选择一个类似的替代情境。
        (2)对教科书中的一些原有的情境加以挖掘加工。
        (3)对教科书中的多个教学情境进行必要的整合。为了方便地抽象出有关概念或者希望学生获得比较全面的感受,教材编制时,编制人员往往创设了比较丰富的具体实例,以供教师教学时选择使用,这样既给教师的教学留下比较大的空间,又可以丰富学生的感受。但由于培训或教师用书解释不到位等原因,很多教师习惯于将这些素材全部教给学生,这样的课堂显得比较零乱,难以成为一个整体。



        1.4从生活中、社会问题中发现地理素材
        1.5依据教学目标整合资源来创设情境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规定了教学活动应达到的最终结果,而且提出了达到这一最终结果的一般教学活动的程序,即通过对简单行为的逐个实现达到对复杂行为的最终实现,因而对教学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有明确的具体的指导作用,确保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创设的情境必须能够实现教学目标的要求,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情感。如果创设的情境达不到目标的要求就形同虚设,是花架子,好无真正意义。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教学目标的要求,与自己已经搜集的各种关于地理情景中的地理事例相整合,才能创造出有价值的情境来。
        1.6创设的方式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方式,如利用多媒体、实体、语言、探究等形式,创设合适的情境。在介绍中国的自然灾害时。台风对我国的影响时,它既是这一课的重点,又是这一课的难点。教学目标要求掌握台风的形成及其影响。
        二.高中地理课堂情景教学的实施效果分析
        2.1情景教学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根据教育学理论,教育的主体性,是指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始终要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为主导。于是我创设的教学情境很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引导,采用适宜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创设的情境要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如在学习东北地区自然状况的时候,创设了生活情境:东北八宝,来分析东北八宝产生的自然原因,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2.2情景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根据教育学以学生为主体的理论,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景教学只有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才能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情境创设的实践中发现,新颖有趣、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可以不断地引起学生新的探究活动,从而激发起更高水平的求知欲。我在创设情境时,将引人入胜的寓言,脍炙人口的诗歌,言简意赅的歇后语,饶有情趣的民谣,美妙动听的音乐,启迪智慧的谜语,幽默省人的漫画以及国内外重大问题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等融入教学过程之中
        2.3高中地理情景教学提高学生“三维”目标的实现
        在实验过程中,根据信息传播理论,利用多媒体创设基于“社会和生活”的地理教学情境,这种方式教学会使学生从多媒体上学到所学的知识,从而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利于知识的掌握。
        三.结语
        在高中地理情景教学的实施,提高了地理学习的能力与成绩,更加博学,适应了时代素质教育的要求。可以说情景教学是搞好地理学科的学习,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有效途径。当然,这只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高中地理情景教学问题这个方面进行的局部探讨和研究,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还有更加广阔的空间没有涉猎,等待广大同仁探索。
        ※注:本文是省级课题《基于科学取向教学论的高中地理微课教学研究》[川教函〔2014〕446号]的推广成果,市级课题《学习进阶理论下的高中地理学业质量水平提升研究》(CY2019Y56)的阶段性成果,是省级课题《基于学习进阶的“家国情怀”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渗透》(20SZSJYZ-24)及省级课题《学习进阶下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汪孟吉.对新课程背景下构建和谐地理课堂的思考[J].教育教学研究.2007
[2]王信文.地理教学中的学习方式[J].福建地理.2005(3)
[3]顾裙.谈地理教学中的情境设计[J].地理教学.2003(12)
[4]林丹.解析高中地理课堂开展情景教学的策略[J]高考,201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