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学法的策略研究 蒋志书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1期   作者:蒋志书
[导读] 高中生物教学的实施,教学出发点、落脚点都应围绕核心素养培养展开,在此基础上改进传统教学思想及模式,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空间,使其牢固掌握生物基础知识,进一步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基于此,本篇文章对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学法的策略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蒋志书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千人桥中学  231300
【摘要】高中生物教学的实施,教学出发点、落脚点都应围绕核心素养培养展开,在此基础上改进传统教学思想及模式,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空间,使其牢固掌握生物基础知识,进一步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基于此,本篇文章对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学法的策略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问题导学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184-01

        引言
        随着高中生物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结合创新观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发挥主动性,在深入思考中掌握所学知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借助多种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独立思考和积极探索中掌握生物知识,在拓展学习中提高生物素养。在创新观念下,学生具备了十足的学习动力,他们逐步深入地理解了生物知识,实现了高效的高中生物有效性教学。
        一、应用问题导学法的现状
        首先,部分教师在应用问题导学法开展教学时,只是将问题作为引导学生思维的工具,在抛出问题后单纯组织学生简单思考,就迅速抛出答案。这种教学模式实际上并未摆脱传统教育的影响,在本质上还是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部分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还存在缺乏层次的问题,这一方面体现在教师设计的问题简单或引导学生展开探究的情境单一上,既无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又无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进而影响了问题这一教学线索的教学效率,学生也无法从这种局限性的问题情境中有所收获。另一方面教师设计的问题难度过大,直接将学生导向重难点学习,并未引导学生在思维的层层递进中逐渐走入生物世界,问题导学法的效率也随之受到影响。
        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问题导学法的实践方向
        2.1尊重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地位
        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不同于初中阶段,其中的知识不仅繁多且较为复杂,不容易直接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很多问题。在这样的状况下,如果仅靠教师进行知识传输是不够的,还需要合理引导学生对相关生物知识展开积极主动的探索,这就需要教师重新审视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中,由于受到应试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较高的关注度,而忽略了学生其他素质方面的成长,这很难真正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高中生物教师在将问题引导教学法应用到生物教学中的时候,应当认识到问题提出需要对学生作出合理的引导,能够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并对问题产生求知欲,通过努力来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相应的生物知识。



        2.2善于对学生理性思维进行培养
        生物学科具备很强的严谨性、科学性,同时还需开展大量实验、推理、实践活动。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时,还应对学生理性思维进行针对性培养,促使学生懂得通过科学严谨的思考来得出相关结论,杜绝没有证据地随意评判。理性思维具体涵盖总结概括、推导演绎、模型建立、评价判断等多个方面。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就要带领学生基于科学思维对生物学现象、生命发展规律进行有层次地探究,以更好论证有关生物学的议题。此外,理性思维和探究能力都隶属于高考重点考察范畴。例如,进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间的关系”教学时,教师就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活动,同时给予学生有效指导意见,呼吸作用可对有机物进行分解,而有机物的产生离不开植物光合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还需呼吸作用的产物。假设植物再也不进行光合作用,有机物就会从自然界中消失,环境中不再有氧气,那么就不能产生呼吸作用,因此可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间既有差异也有联系。通过开展自主探究活动的方式,逐步培养学生理性思维,使其学会概括总结,便于更加透彻理解生物基础知识。
        2.3设计问题,促进深层次思考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想实现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教师需要提高学生的参与性,让他们能够主动思考、深入分析,从而获得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利用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能够抓住重点内容进行探索,更好地完成生物知识的学习,使课堂教学任务能够高效完成。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设计问题,利用问题逐步深入地引导他们的思维,让他们能借助问题找到学习的突破点,使学习活动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通过解决问题完成学习内容。在学生思考问题时,教师要给他们独立的空间,不要过多的干预他们的思维,让他们通过主动探索解决问题,推动生物学习的深入进行。
        2.4利用多元实践活动,提升问题导学效率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环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为有效实现问题导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教师还要结合多元实践活动,以拓展问题教学法的效率。为此,教师一方面可在课堂基础知识学习环节后为学生布置探究任务,引导学生将所学技能迁移到实践环节,以此巩固并深度培养其实践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全面推动下,传统的传授式教学已经很难迎合高中生物教学需求,教师在新时期的高中生物教学中,应当合理加强对问题引导教学法的应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角度合理创设各种引导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活力,改善学生的生物学习认识。
参考文献
[1]王映斌.“问题导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读写算, 2020(07):64.
[2]周明.问题导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教师,2018(19): 65-66.
[3]肖萍.“问题导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学生物教学, 2017(16):13-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