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金
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宾州第三小学 530400
摘要: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一直在寻找提高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方法,正在尝试利用多变的教学方法,构建高效的、高质量的课堂。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渠道,教师应当抓准这一契机,利用“阅读”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学习习惯、写作习惯的黄金时期,教师想要实现不断强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目标,就必须要不间断的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将简要阐述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有效对策,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思维能力;核心素养;阅读深度;阅读广度
引言
阅读、写作被小学语文教师定为语文教学的两大疑难。之所以教师将阅读定为教学疑难,是因为从阅读中积累知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绝大多数学生都不能坚持每天进行阅读,同时年龄小的学生根本不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期间所讲述的内容不能被学生及时的消化,逐渐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做好循序渐进教学的准备,可以给小学生推荐名著改编的连环画;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为其推荐个性化的阅读课本,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有利于增长小学生的见识。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受过去教育观念影响比较严重,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经常忘记学生是课堂号主体的事实,仍然采用“填鸭式”方法进行授课,学生正在逐步丧失自主阅读的积极性,造成学习效果不理想,教师彻底丧失了改变教学方式的激情,最终进入恶性循环状态,不利于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与发展。
二、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形象思维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侧重于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将小学生感受、体验关联在一起的思维方式,也是艺术创造的主要思维方式之一。形象思维有利于小学生利用已知的东西去理解未知的东西。小学生可以接触到新鲜事物的渠道包含:日常生活、阅读、看电视、听收音机、刷小视频等等,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不提倡小学生过早接触移动通信设备,害怕不良信息会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阅读已经成为小学生接收新鲜事物的主要渠道,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学会想象、思考、提问、深究,既可以提升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渠道,教师想要让学生成为一个博览群书的人才,必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想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必须要经过高要求、高标准、高水平的训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给学生推荐个性化小学部编版课外阅读课本,需要经常举办阅读活动,让班级内全班同学可以自觉的形成良好阅读风气,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逐渐形成终身阅读意识,真正做到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让其受益一生。
(三)有助于形成语文核心素养
因为小学生从小接触新鲜事物的机会比较多,所以他们很明确自己的喜好,教师需要做到的就是将学生外在的喜好转化成内在的学习,死守语文核心素养养成的主阵地。既然教师已经明确学生的兴趣爱好,有目的性的为学生推荐所需课外阅读书籍,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描写方法、写作技巧,鼓励学生学会从书籍中获取知识和养分。开展课外阅读的目的:可以开阔学生的见识,丰富学生的情感;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可以巩固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不断强化小学语文阅读,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关键举措
(一)冲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枷锁,切实提升教师教学素养
由于新课改教育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了小学语文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因此教师想要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素养,必须要抓住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契机。现时代小学语文教师要冲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枷锁,大单的尝试将新型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运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恢复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唤醒学生休眠的学习兴趣,给学生营造一个舒适的、轻松的学习环境,满足新时代小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小学阅读教学更有深度、广度。
(二)更新阅读教学模式,唤起学生久违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知识学习有效、持久的推动力,虽然小学生年龄较小、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受限,但是对未知的东西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想要完成不断强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目标,就必须要及时的更新阅读教学模式,通过营造趣味性、开放性的教学情境,调动小学生的好奇心,刺激学生阅读欲望,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例如:部编版六年级《北京的春节》时,教师可以采用提问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刺激学生的阅读欲望,让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对文章进行阅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考力、理解力。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如下:同学们知道贴窗花、挂年画是哪一天?除夕的街道与以往有哪些变化?除夕放烟花、爆竹是为了驱赶哪一种动物?
(三)慎重选择课外阅读书目,巩固并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比较弱,所以教师想要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要根据各年级学生的智力和认知发展,合理推荐课外阅读书目,既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又要维持学生自主阅读的热情,逐渐增加小学生的阅读累积量,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文全科素养。教师在为学生推荐课外书目时,需要慎重考虑文章的篇幅、理解难度、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因素,比如:一年级小学生就可以为其推荐《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我妈妈》、《小熊和最好的爸爸》,主推神话故事、童话故事、亲情,不仅阅读内容容易被理解,而且可以丰富小学生的情感。
四、结束语
综上,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是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基本手段,而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直接关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效果,以及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形成,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积极主动地转变自身教学理念,不断地创新阅读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具体能力水平为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刘丹. 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 新课程(中), 2019, 000(004):197.
[2]刘学梅. 强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J]. 孩子天地, 2016, 000(003):P.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