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绍文
唐山师范学院,河北省唐山市,163000,
摘要:目前,西方音乐文化充斥着我国高校声乐教学领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有所忽视。传统音乐文化是声乐教学发展的基础,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是体现民族精神的艺术造诣,具有意义深远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在声乐教学发展路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将高校开展声乐教学过程中,结合传统音乐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需要挑战和突破的教学模式。本文针对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路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声乐教学;传统音乐文化;融入;路径;探讨
引言:我国的艺术文化发展历程悠久,并且具有多元化色彩,从传统音乐文化方面可以看出,音乐形式丰富多彩,艺术价值性非常高,并传承着意义深远的民族精神。目前,各高校的音乐教育也受到广泛关注,在科技发达的当今时代,西方音乐文化的融入已经屡见不鲜,各院校要采取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汲取西方音乐文化的精华,与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相结合,将传统音乐文化精神进行发扬和传播,探索中西方结合的演唱形式,对以往教学模式进行突破和创新,创建有特色、有魅力的多元化声乐教学课堂,促进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培养出新时代全能型艺术人才。
一、目前我国声乐教学现状
(一)西方音乐文化的盲目崇拜
当前,我国高校声乐教育备受广泛关注,声乐教育也正处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教学成果也取得理想成绩。但在实际的教学开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弊病,对西方文化的引进和汲取存在不合理现象,盲目崇拜和过多采用西方文化已成为声乐教学的主流,对传统文化有所忽视,甚至是质疑和摒弃,在声乐理论知识和技巧的教学过程中,尤其针对民族音乐,有些教师只注重单一的发声技巧层面,忽视了民族音乐所传达的背景、人物个性及文化精神,使声乐教学缺少多元化和个性化,不利于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和传承[1]。
(二)传统音乐文化意识淡薄
在高校实际的声乐教学过程中,传统音乐的风格理论教学相对匮乏,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忽略了民间音乐所传达的文化精神和教育意义,对传统音乐的发展形成阻碍。在声乐教学过程中,不能做到因材施教,严重影响教学成效。此外,一些声乐教师本身缺乏良好的传统音乐文化素养,不能将传统音乐文化与声乐教学有机结合,不利于学生养成学习传统音乐文化的意识,不能将传统音乐文化精神发扬光大。
二、传统音乐文化融入声乐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一)注重情感的表达和体验
人们可以通过音乐进行情感的表达和宣泄,人们的情感也是成就音乐的组成部分,也是音乐文化当中的精髓。不同的音乐形式,包括音乐的旋律、节奏、音调等等都体现出不同的音乐情感。在高校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从音乐当中获得的情感体验,将传统音乐文化注入声乐教学当中,使学生了解传统音乐文化所传达的意义和精神,与传统音乐的情感变化产生共鸣,提高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以情感作为切入点,真正体会传统音乐文化精神并将其传递和发扬。
(二)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发扬传统文化精神
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传统音乐得到了充分体现,传统音乐表现形式也具有多样性。
在各高校实际的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传统文化进行有效融合,对比西方音乐文化的内涵,汲取西方音乐文化的精髓,使学生对声乐课程充满兴趣,并能对传统音乐文化有深刻的了解,传扬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发扬传统音乐文化的育人精神[2]。
(三)提升声乐教师的传统音乐文化素养
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效果。在高校的声乐教学过程中,声乐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传统音乐文化素养,加强对传统音乐文化历史和背景的整体性认知,对传统音乐文化要进行细致的探究,将传统音乐与现代声乐教学进行有效融合,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探索新颖的教学手法,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不断提高自身和学生的传统音乐文化素养,打造高效的声乐课堂。
(四)规范声乐教学内容,优化音乐课堂
当前我国各院校的音乐教育体系尚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音乐教学的发展,声乐教学不仅受到西方音乐文化的严重影响,而且在音乐教学实践上也存在着问题。学生不能充分的接受专业训练,教学形式陈旧单一。因此,各院校要采取有效教学措施,将传统音乐文化进行有效结合,将声乐教学时间和课程内容进行合理分配和安排,开设新颖的教学课堂,使学生全方位了解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并将其发扬。
(五)大力提倡信息化教学,合理运用多媒体设备
当代院校的声乐教学应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将现代化教学技术合理运用于声乐课堂,教师通过播放多媒体音频或视频教学资料,使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中感受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在过程中,不仅学习了声乐技巧,感受传统音乐的发音、唱腔等,提高学生对声乐课程以及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兴趣[3]。例如,在练习《山路十八弯》歌曲时,教师通过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感受歌曲意境,直观的体验弯曲的山路,配合具有当地特色的演唱发音,完美的演绎出山路的美,以及山路上人们美好的心境。通过多媒体的播放,使学生充分体会传统音乐的文化精神,使其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有所提高。同时,要定期组织音乐相关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多方位、多角度的积累声乐经验,从中学习更多的音乐技巧和相关理论知识,为学生了解传统音乐文化提供更多良好的渠道和路径,多吸收各个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将传统音乐文化进行细致研究、充分发掘以及大力弘扬,加强传统音乐文化的建设,发扬传统音乐文化精神。
结论:综上所述,在各院校的声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不仅能促进我国艺术文化的发展,还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以及文化修养的提高,各校要加大力度整改教学措施,提出有效的教学方案,在声乐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情感的表达和体验,发扬传统文化精神,不断提升声乐教师的传统音乐文化素养,规范声乐教学内容,优化音乐课堂,大力提倡信息化教学,合理运用多媒体设备,打造高效的声乐课堂,为我国声乐教学的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尹胜麟.高职声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的探索与实践[J].黄河之声,2020(04):80.
[2]方园.中职声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的探索与实践[J].北方音乐,2016,36(20):109.
[3]彭莹.高职声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的探索与实践[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19(04):154-155.
作者简介:和绍文,男,纳西族。籍贯:云南丽江,生于1976-03,工作单位:唐山师范学院,单位省市:河北省唐山市,单位邮编163000,职称:讲师,本科学历硕士学位。研究方向: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