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艳
广西职工体育运动技术学校 广西 530031
摘要:艺术来源于生活,美术作为艺术的一部分,更应该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尤其是小学美术。因为只有这样,小学生才能够真正的理解美术,感受美术的意义。那么怎样才能让小学美术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呢?首先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把美术的学习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与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美术 生活化 教学途径
一、前言
众所周知,美术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一幅成功的美术作品既可以体现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可以反映出社会生活的实质。因此学生在关注我们日常生活的同时还需要不断发展自身发现艺术的能力。只有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那么我们的美术教学才能够更好的融入生活。而美术融入生活不仅是美术教学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
二、小学美术课教学贴近生活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美术创作
把美术教学融入生活,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促进学生积极探究美术,还可以使得小学美术的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从而使得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学习美术的主动性得到有效提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把小学美术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对丰富美术的教学内容是非常有帮助的。就小学美术教师来说,其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不断的探究美术教学的方法,还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美术学习氛围。然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小学生无法理解美术作品的现象是时常存在的,经研究发现,其主要是由于美术教学没有与日常生活相融合造成的。
(二)丰富美术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全面提升
把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能够促进学生把艺术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除了可以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之外,对于提高学生对美术创作的理解也是非常有帮助的。除此之外,把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还可以使得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有效发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对学生的评价维度变得越来越多,其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最重要的维度之一。具体来说,把小学美术教学与日常生活融合在一起,可以使得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众所周知,小学是学生整个人生发展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把教学融入生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使得其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高,而且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也是非常有利的。
三、小学美术和生活实际结合的难点所在
现阶段,我国在进行小学美术教学的时候,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的讲课,学生在课堂上被动的听着。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是非常不科学的,因此把小学美术与日常生活相联系是非常困难的。
(一)教师生活化教学意识不够强
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执行者,其教学设计是否具有科学性决定着学生学习的质量高低。经研究发现,在我国,大部分美术教师并没有发现把美术教学与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的积极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旧单纯的依靠美术课本来进行美术知识的讲解。所以,大部分学生除了能够看到优秀的美术创作以外,根本不能发展其中体现出来的美感,更无法感受到美术教学的意义所在。
(二)教师生活化教学方法不够科学
尽管有些教师可以意识到把美术教学与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的积极作用,也非常喜欢采用此方式展开教学,然而在实际落实的时候却存在很多的困难,他们只是把理论与实践生硬的融合在一起。例如:在理解四季变化的时候,大多数教师只是让学生自己凭借自身的经验就体会四季的不同,并没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所以也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甚至打击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三)没有找到将生活和教学有效结合的手段
通常来说,美术教学与我们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常见的素描创作几乎都是静态的物体。然而,大部分教师根本不知应该怎样把日常生活与美术教学融合在一起,因此根本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小学美术教学贴近生活的有效途径
(一)美术教学内容生活化
要想把小学美术教学更好的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那么在进行美术教学的时候,必须要把美术教学内容生活化,从而使得学生可以能够与日常生活相关联。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对整个世界充满了好奇,把美术教学融入生活正好与学生的发展需要相吻合,如此一来,不仅有可以使得学生加深对美术创作的理解,也可以充分发挥美术教材的作用。除此之外,在进行实际美术教学的时候,教师还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从而培养学生进行美术创作的意识,把自己内心的情感借助于美术创作充分表现出来。例如:在学习影子这一节知识的时候,学生可以把生活里面的影子融入到美术创作的过程中,从而描绘出各种各样的图案。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把美术学习与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得学生更加喜欢美术学习。具体来说,倘若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美术热情,那么就可以使得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二)美术教学方法生活化
对于传统的美术教学来说,通常采用的都是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师首先进行讲解,然后进行绘图演示,最后让学生跟着模仿。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描绘出的图画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的,根本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极大的打击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时间久了也就逐渐的失去了兴趣。所以,要想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大幅度提高,那么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冲动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把美术教学生活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使得学生创作美术的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例如:在学习走进大自然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搜集资料,结合自身经验感受大自然的变化,在上课的时候,让学生们各抒己见,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认识,对于存在的不足之处教师加以引导,最后让学生把自己对大自然的认识呈现在画面上,如此一来,就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与积极性。
(三)美术教学评价生活化
就传统的美术教学评价而言,其评价方式特别的少,而且相应的评价标准不健全,所有的评价几乎都是大同小异。在这样的评价背景之下,不仅降低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而且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与发散思维的发展,对于学生活能力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那么在实际的美术评价过程中,必须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模式,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不断优化相关评价标准,从而使得美术教学评价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与此同时,教师在对学生的美术创作进行评价的时候,除了要评价其内容之外,还应该对美术创作的相关理念进行重点评价,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感受生活、善于观察的优秀品质,从而使得其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大幅度提高。此外,教师还要重点表扬那些观察能力强的学生,这样可以激励学生主动进行美术创作。例如:在学习脚印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见过的脚印,让学生畅所欲言,描述自己见过的脚印的形状,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体现在美术创新之中。通过与日常生活相联系,既给学生提供了思考方向,也加深了学生对美术教学内容的理解。
五、结语
综上所述,对小学美术教学如何贴近生活进行探究是非常有意义。不仅可以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大幅度提升,也可以为小学美术教学的顺利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朱荣飞.绘本让小学美术课堂悦“绘”悦“美”[J].小学生(下旬刊),2021(01):117.
[2]王昙.小学美术教学“三疑”模式探微[J].江西教育,2020(36):90.
[3]陈云.引篆刻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尝试[J].学周刊,2021(03):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