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国财
广东省惠州市第七中学(小学部)
摘要:中国话也就是水墨画是我国传统的绘画形式,即别具二色又在绘画之中蕴含了我国的人文精神。近年来,伴随艺术教育的深入推进。水墨画教学逐渐走入小学美术课堂,成为了美术课堂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这也促使小学美术教师产生了新的思考,即如何以美术课堂为载体抓住艺术教育发展机遇,增强小学美术水墨画教学的趣味性?文章也以此为研究出发点,探析增强小学美术水墨画教学趣味性的有效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水墨画教学;趣味性;对策
兴趣是指导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重要影响因素,是第一推动力。小学美术教师在开展水墨画教学时必须冲认识到学生兴趣发展的重要性,要优化水墨画教学的多种方式,力求增强小学美术水墨画教学的趣味性,深化学生对水墨画的体验、理解、感知与创造,进而更好地达到小学美术水墨画教学的墓地。
一、引入故事,走入历史,强化学生水墨画认识
一个又一个水墨画,展示了一个又一个如梦似幻的世界。带领学生去观察、了解、赏析水墨画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走近水墨画、发展水墨画学习兴趣的过程。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要注意利用故事引导来带领学生走入水墨画的历史。让学生能够乘坐时光机,进入水墨画的世界,去了解水墨画的发展,去感受水墨画的精妙,从而衍生无限的水墨画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兴趣发展做好铺垫。
如教师可以用北宋沈括在《图画歌》所言:“江南董源传巨然,淡墨轻岚为一体。”作为教学导入,让学生们先品诗歌,在品水墨画之特点。进而为学生介绍隋朝出现的山水画到唐朝分开的南北两派山水画,并且可以选择经典的创作者,如张择端、李唐等,为学生介绍他们的水墨画绘画作品,从而引导学生对水墨画产生正确认识,先从认知层面点燃学生的兴趣花火。
二、趣味演示,幽默讲解,教师趣味水墨画演示
学生刚刚接触水墨画时会感到新奇,同样也会感到疑惑。怎样才能够才通过一点一滴的勾勒与晕染画出一幅精巧的画面,成为了大部分小学生在参与水墨画时的疑惑点。小学美术教师应当抓住该阶段学生的美术学习特点,充分发挥自身在美术教学中的演示性作用。当然,也要注意在演示教学的过程中要突出水墨画的趣味性,要辅以幽默的语言讲解,同样要做好规范的绘画演示。这样能够让学生学会绘画技巧、掌握绘画方法、滋生绘画兴趣。
教师可以利用羊毫笔在宣纸上勾勒一些错落有致的、大小不同的点与线,以趣味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点与线的结合,能够变化成怎样的面?”,在学生发动脑筋的基础上,教师利用不同墨色的羊毫笔进行点与线的组合勾勒。
在边讨论、边讲解、边演示的趣味活动下,水墨画趣味教学的目的顺利达到。
三、多元方法,引导欣赏,培养水墨画创新能力
小学美术教师要在开展水墨画教学时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力求在美术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水墨画创新能力,要让学生会画水墨画,更爱上水墨画创作。不同的教学方法有着不同的教学收效,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做教学方法的合理性搭配。
有效的水墨画教学方法之一便是利用多媒体辅助的方式,为学生展示不同的水墨画作品,适当的引导学生对水墨画作品进行赏析,搭配音乐、营造情境,让学生们进入到水墨画的情境中,带领学生去理解水墨画的变化,从而“引人入境”,达到教育目的。
如在学习鱼儿的画法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著名画家王雪涛先生的鳜鱼图,让学生们在动画观看中去观看鳜鱼的整个轮廓,去了解重墨点背部花斑以及眼旁的墨色条纹等。在这样精巧的创作之中,引导学生去学习、去模仿、去思考,进而激发学生的水墨画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水墨画创作热情。
四、关注规律,注重技法,提供水墨画创作舞台
水墨画作为化作的一种,用笔讲究一定的规律,且所绘所展都源自于个体的内心情感发展。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引导学生们进行水墨画作品创作时,必须要着重强调学生在作品创作时的用笔、用墨的规律,要让学生们能在创作之中真正品其规律,同时利用天真烂漫的笔墨语言去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
教师要提供给学生水墨画创作的舞台,可以定期开展班级内水墨画作品展示会,开展班级内水墨画作品比赛、评奖等。这样的趣味多彩的水墨画教学活动能够极大程度上唤醒学生的水墨画参与积极性,同样在教师的认可、鼓励与奖励下,学生们能够获取无穷尽的美术创作成功感,能够更进一步喜欢水墨画创作、爱上水墨画创作。教师激发学生的水墨画创作兴趣,实现有效水墨画教学的目的也能够顺利达到,小学美术水墨画课堂也会因学生的积极参与而焕发无限光彩。
结束语:
水墨画在现代种类繁多的艺术世界中仍然带有属于自己的色彩,熠熠生辉于艺术世界,它是小学美术课堂的重要教学内容,需要小学美术教师加以重视。教师应当将教学立足点放在学生的兴趣培养上,而不是过分要求学生的技法掌握。这样学生才能够认识水墨画、参与水墨画、爱上水墨画,小学水墨画教学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才会因此而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妙燕.小学美术水墨画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07):112-113.
[2]唐彦静.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水墨画教学[J].内蒙古教育,2019(21):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