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探究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32期   作者:沈林
[导读] 音乐是人们最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传播形式,以其便捷性和广泛性的特点而广泛传播
        沈林
        河南省罗山县第一中学    464200
        摘要:音乐是人们最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传播形式,以其便捷性和广泛性的特点而广泛传播。音乐从小学到初中都是学生们比较喜欢的学科之一,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充满新鲜感,学生们对音乐的学习是很感兴趣的。在初中音乐的教学中,教师希望通过教学让学生能够学会更多的音乐知识和能力。通过初中音乐教师的教学研究发现,在音乐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教法可以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更是大有裨益。因为这两种形式的融合不仅能够带动传统文化的传播,更重要的是也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音乐教学产生更深远而广泛的教学意义。本文将在阐述传统文化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教学策略,为初中音乐教学方法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传统文化;策略探究
        引言:音乐是培养学生美育和德育的关键学科,是比较抽象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中小学各年级的学习中能够起到很好的调剂作用,更是体现国家进行素质教育的学科之一。以初中音乐教学为例,教师们不断研究适合学生发展特点的教学方法,希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下面笔者将从传统文化走进初中音乐教学的视角,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传统文化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正处于不断的变革之中,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导向的素质教育推动了各学科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发现音乐教学和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音乐虽然是一种依托于节奏、韵律和音符的表达形式,但是在情感上,音乐更具穿透力和震撼力,是文字和语言不能比拟的。【1】但是随着经济的大发展,人类社会的日益进步,人们发展的脚步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慢慢的丢在了身后,传统文化正在一点点的流失。面对这样的现状,教师们要肩负起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任,不断在自己的学科中进行渗透,在教学中找到传统文化的切入点和合理性,逐步实施与传统文化相关联的教学策略。在传统文化和音乐教学融合的过程中,初中生本身所不具备的人文素养慢慢建立起来,他们的情感将变得更丰富,视野和格局也会产生更高的要求,初中生在不同文化内涵的熏陶下,提供了对音乐作品的感知力和理解力。将音乐这种没有局限的语言学好,真正发挥出传统文化和音乐教学相辅相成的作用。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与方法  
1、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加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
        现在的学生大都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对于流行音乐所折射的流行文化所感染,尤其是国外一些音乐风格也会对初中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都是造成传统文化流失的外部原因。来自家庭和学生自身对传统文化的不重视,使得学生缺乏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一些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创作背景学生都没办法感受到,总体来说学生的人文素养比较匮乏。正因为这样,学校更应该扛起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大旗,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进行合理的渗透。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改变学生在传统文化学习中狭隘的现状,通过积极的引导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找到学习传统文化的乐趣。要让学生感知到当下流行的音乐和文化很多都是对传统文化的沿袭和继承,要想学好音乐,表达出真情实感,就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在教学中要善于选择一些传唱度比较高的传统音乐来阐释传统文化内涵,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例如,在初中二年级音乐“流水”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古琴、乐曲《流水》《广陵散》背后的故事,提高学生对古琴的了解以及对古琴音乐的兴趣;并在欣赏和感受古琴曲《流水》和《广陵散》初步了解古琴的滚拂技巧,感受古琴的音乐美。

明确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师就要将传统文化故事呈现在学生的面前,通过网络资源将“高山流水遇知音”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下载下来为学生们讲解,通过传统的文化故事来吸引学生。同时,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片段中画卷、古琴和现代舞画作的片段播放给学生们观看。在高科技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中学生们感受到中华文传统文化的伟大,当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被调动起来之后,再引入关于古琴知识的学习,古琴所表达的中正和平、温柔敦厚、道法自然的思想境界与传统文化完美结合。
2、创设传统文化故事导入音乐教学的情景
        初中阶段的音乐学习中,传统音乐形式的教学内容让传统文化走进初中音乐课堂变得顺理成章。教师要提升自身科学合理的引用传统文化的能力,要能够将音乐背后的传统文化挖掘出来,创设通过传统文化导入音乐教学的情景,能够引经据典的将传统文化传递给学生。初中生还处于学习的较低水平,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达不到要求,所以需要教师力积极创设情境,打造氛围,要为学生感受传统音乐搭建好平台。例如在学习《万马奔腾》这个音乐作品时,教师要在播放乐曲3分钟之后梳理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话术。可以提问这首曲子所使用的的乐器是什么,你了解这个乐器么?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会听到是蒙古族的马头琴的答案。之后结合学生回答的问题,将马头琴和蒙古族的历史讲解给学生们听。马头琴的特点和蒙古族的历史由来结合在一起讲给学生们听。为下面的歌曲学唱
做好铺垫。另外在初中音乐学习中,教师可以将与传统音乐相关联的传统音乐项目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和学习,比如京剧、昆曲等,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结合传统文化创新初中音乐教学设计
        初中阶段的音乐学习是从小学的儿歌逐步成长为更有知识内涵的形式,所表达的感情更丰富,音乐在初中阶段不断创造和改善。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尤其是对民族文化进行展示的音乐作品更是学生们学习的重点内容。有的音乐教师总是抱怨说学生们再课堂上专注力,学习音乐知识缺乏关注。所以在初中音教学中不仅要能够创设出传统文化教学的情景,更应该结合传统文化不断创新初中音乐教学设计。音乐课堂的教学设计应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主线,多融入一些符合学生学情特点的作品。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的引导,学生能够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2】可以采取分层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音乐教材内容的学习。采取讲解与民族音乐相关联的音乐故事来加深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教师要能够结合传统文化创新初中音乐教学设计的内容,增强音乐课堂教学的氛围。
  以教学《唱脸谱》的教学设计举例,在学习歌曲《唱脸谱》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教学重点是了解脸谱知识,认识脸谱在京剧中的作用,还要在歌曲中分辨不同的脸谱,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京剧的韵味。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首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将几个脸谱展示出来让学生们观察,再组织学生自由讨论,确定脸谱代表的的人物是否符合历史文化中的人物。做好了脸谱故事的讲解,下一步教师要进行歌曲的演唱教学,教师通过音频设备进行学习。学生在播放歌曲中开始模仿,教师要及时做好反馈,做好总结。
        总而言之,初中音乐教学如果重视度不够很容易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认为音乐不像科学文化知识那么重要,就如同“鸡肋”一样的存在。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越应该发挥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彻底改变音乐课堂中容易出现的自由场景。教师要通过教授传统文化来激发学生提高人文素养的意识,要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对自己审美和鉴赏能力的促进作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学使学生越来越重视积累传统文化知识和素材,使教师更注重融入传统文化的教学情境和教学设计。最终实现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传承音乐之源 弘扬民族文化——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实现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J]. 魏艳梅.艺术评鉴.2018(07)
        [2]让传统文化走进中学音乐课堂[J]. 马慧琴.甘肃教育.2017(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