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体育理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32期   作者:漏丹飞
[导读] 伴随新课程的不断发展和推进,小学生的素质教育成了目前教育的主要目标
        漏丹飞
        杭州市滨江实验小学 浙江 杭州 310052
        摘要:伴随新课程的不断发展和推进,小学生的素质教育成了目前教育的主要目标,以往的教学模式下,老师在教学体育的时候,通常先带领学生热身,然后再进行常规的运动,接着让他们自由活动,又或者是组织他们做一些游戏。这种体育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学生并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体育学科的意义以及重要性。所以,“快乐体育”理念能够使他们在体育活动当中感受到运动的乐趣,使得学生可以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并且对体育产生兴趣,进而培养他们终身体育意识。
        关键词:小学体育;快乐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小学时期的学生,好奇心强,兴趣广泛,通常以直接兴趣为动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学应从学生的兴趣特点出发,寓教于玩,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延续学习的积极性。有效的教学方法既能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又能在娱乐游戏中体现教学内容,两者合理搭配才会有效达成体育教学目的。让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学习兴趣,达到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乐于参加各种体育游戏活动并认真上好体育。小学生作为新时代青少年,对体育的意义都有自己的认知和理解。
1 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小学时期的学生还处在成长的关键阶段,而体育教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帮他们形成健康的身体以及积极正能量的心理,然而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目前在教学体育中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大部分的学校更注重文化课的教学,对于体育教学并不是很重视;学校的体育资源也比较匮乏,虽然近几年国家加大了体育教学资金投人的力度,但是很多非重点、农村地区的学校、还有私立学校的体育资源还是非常匮乏;目前的小学体育教学最主要的内容是体育游戏以及广播体操等,教学的内容会较为单一;大多数的体育老师都是本科学历或者是专科,一些农村地区的老师有的都不是体育专业毕业,是由小学别的学科的老师来兼任,所以严重影响了最终的教学效果,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其次,快乐教学法可以积极的活跃课堂的氛围,并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在进行锻炼的时候体会到运动的快乐,不仅可以激发他们对体育的兴趣,还能够养成较好的运动习惯,对于他们个性的发展非常重要。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当中引进快乐体育法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实际进行教学时,积极的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而为实施体育教学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 小学体育教学当中运用快乐理念的有效策略
        2.1 构建直观体育示范情景
        在具体实施体育课教学期间,教师需要以快乐体育为思想指导,就具体的情境进行创新,让学生能够在情境的支撑对具体的体育文化进行深入的感受,从而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运动观念,并积极参与到体育课程深入探索当中。不仅如此,情境创设能够对具体的动作示范教学进行优化与创新,让学生所掌握的动作更加精准,全面提高学生在体育课上的综合学习效能。以排球为例,在全面开展教学期间,则可以构建情境,介绍排球文化,以及我国在排球领域的傲人成绩,呈现比较有代表性的排球运动员励志故事,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运动精神,规范学生的运动品质建设。同时,在进行排球授课的过程中,则可以对比较重要的动作和相关的规则进行资源整合,然后在先进载体助力下对具体的授课环境进行创新,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掌握更加丰富的运动要素,从而进一步夯实学生在排球领域的运动技能基础。
        2.2 打破常规树立新意的教学模式
        第一,运用体育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游戏即要有趣好玩,又要丰富多彩,所选游戏要有较强针对性,还要简单易操作。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不要反复使用固定游戏,要用能涵盖教学内容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兴趣。这样不仅使学生轻松地达到预定学习目标,还帮助学生体验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体育运动反馈。游戏本来就是孩子的天性和权利,教学内容可以适当游戏化、儿童化、趣味化。小学体育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上课内容要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课堂教学中要教学生熟悉游戏的方法,引导孩子们积极地参与到游戏中真正玩起来,在玩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小学生的新鲜感特别强烈,很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能在不断更新的教学内容中获得乐趣。要尽可能使教材儿童化,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这就能更大程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使之愉快地参与活动,在玩中学习,在玩中锻炼,在玩中受到教育。第二,用体育竞赛调动学生积极性。低年级学生争强好胜,热衷于小型竞赛,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例如,学生在掌握快速跑动作后,就可以组织他们进行直线接力跑、十字接力跑;单脚跳可演变成跳进去拍人和斗鸡;投掷小垒球可组织学生打坦克、打龙尾。激烈的竞赛过程可以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比赛,为教学内容的练习增加趣味性和成效性。竞赛中的获胜感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兴趣的催化不止体现在竞赛过程中,有些可以延续到下次比赛甚至以后的学习生活中。
        2.3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的态度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如果在实际教学的时候,体育老师敷衍了事,那么学生的学习也会变得懒懒散散,老师和学生之间还会经常爆发矛盾,使得体育课堂的氛围非常的僵硬和沉闷,教学的目标也就无法实现。所以,在平常的教学中老师对待每一位学生都要平等,不能够区别对待,在安排教学的内容时要多和学生沟通,了解他们心理所想的,能够积极的听取并采纳他们有效的意见。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会尊重老师的教学成果,当遇到问题时就能及时的向老师反馈,从而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老师愿意教,学生也喜欢学,这样才能够很好的实现教学的目标。
        2.4 竞赛导入,培养学习热情
        小的体育竞赛可以增加学生的荣誉感与合作感,比如老师组织50m接力跑比赛,对全班同学依照公平原则进行组队,规定哪一组先跑完、用时最短则为胜利者。通过这种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老师也可以组织踢毽子游戏,规定哪组毽子踢得最多、最晚落地则为胜利者,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快乐体育”更多的是对老师的要求,老师要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主动创新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成为学生的朋友,让体育课成为学生枯燥课堂学习之外的发泄窗口,真正让学生喜爱体育。教学要以教学大纲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根据性格差异选择不同的体育活动,尝试新的方式实现快乐的体育教学。竞赛导入也可以举办亲子运动会,联系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这也是加强亲子之间关系的好的方式,更能提升学生自我荣誉感,让家长参与进来也是寻找不足、听取意见的好的方式,从家长的角度设定体育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实现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在共同的作用下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达到提升体育教育质量的目的。
结束语
        依前所述,在具体开展体育课教学活动期间,教师需要积极对教学观念进行创新,加强快乐体育相关思想观念的深入贯彻,并在此基础上对具体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通过情境创设、游戏组织等多项活动规范性组织,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并让学生产生积极性的学习和训练情绪,保证体育课教学更加的高效。
参考文献
        [1] 罗国洋.阳光体育示范学校建设背景下资阳市高级中学体育运动开展现状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 2017.
        [2] 王世玲.浅谈怎样激发低年级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J].体育博览,2017(19):200-203.
        [3] 吴天军.实施“快乐体育”激发小学体育课堂活力[J].青少年体育,2020(01):8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