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驱动下职高美术教学创新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32期   作者:李朝奇
[导读] 核心素养背景下,职高美术教学既要强化知识教育,更要关注学生审美意识、文化理解与艺术修养的全面发展
        李朝奇
        (云南省腾冲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云南 腾冲 679118)
        摘要:核心素养背景下,职高美术教学既要强化知识教育,更要关注学生审美意识、文化理解与艺术修养的全面发展,亟需构建完善的美术教育体系,拓展丰富的美术教育资源,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品质。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职高美术教学现状并不理想,学生参与学习体验的兴趣不足,课堂教学效率较低,想要真正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目标,还需要尽快改进与调整课堂方案,以兴趣驱动美术教学创新,打造职高美术高效课堂。
        关键词:职高教育; 美术课程; 兴趣驱动
        美术教育是我国践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运用于生活,开展职高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不仅仅在于渗透美术知识,更在于引领学生的审美眼光,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人格修养,启发学生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感知美、创造美,潜移默化地形成学科核心素养。但是在具体教学中,究竟如何调动学生的美术兴趣,如何提升教学质量,这也是职高美术教师面临的一道难题。本文结合职高美术教育实情,客观分析当前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从多个方面提出培养学生美术兴趣的方法与策略,以供参考。
        1.职高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反思职高美术教学过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整体教学效率偏低,学生只是机械地跟着老师的思路,缺乏参与兴致和创新动力,显然不利于提升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总体来看,存在问题集中于以下两个方面:
        1.1 教学过程沉闷无趣,效率较低
        职高美术教育的受重视程度不高,无论是教师备课还是课上教学都有敷衍之势;课堂上要么老师灌输知识,要么学生自由绘画,整个学习过程机械且无趣,很难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沉闷的学习氛围也影响了整体教学效率,与核心素养教育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归根结底,职高美术教学困境与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模式有直接关系,照本宣科的教学过程,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索然无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1.2 教学活动脱离实际,动力不足
        职高美术教育模式千篇一律,由于教学创新不足,没有充分考虑职高学生的实际需求,导致大家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缺乏求知动力。从教学内容来看,完全依赖教材,很少拓展课外资源,并且侧重于灌输美术知识、传授美术技能,个性化的美术实践活动不足;而课堂缺乏新意与创造性,教师不关注学生的心理诉求,再加上单一的方法与形式,影响了职高学生的美术兴趣,课堂教学质量非常不理想。
        2.兴趣驱动下职高美术教学创新
        兴趣是求知的驱动力,因此想要改善职高美术教学现状,激活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亟需教师把握职高教育改革的目标方向,坚持以生为本原则,创新美术课堂教学情境、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给学生带来趣味精彩的学习体验,提高美术教育有效性,促进学生美术审美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同步发展。


        2.1 趣味的美术教学环境
        想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创设多元化的情境,依托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非常必要。因此职高美术教育要改变以往“填鸭式”的教育思想,教师在认真研读新课标、整合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创设与之匹配的课堂情境,吸引学生参与探索学习的过程,从中获得审美熏陶与创作灵感。例如,学习“民族服饰”时,带领学生观看精彩的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少数民族的风俗特征与节日文化,当大家的积极情绪被调动起来,再自己动手设计各种各样的民族服饰;再如,学习“四季如令”时,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又在校园里开展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进行风景写生,并成功举办了一场“风景绘画”展览,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各式各样的学习情境激起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家跃跃欲试地参与,深受美术艺术熏陶。
        2.2 趣味的美术教学手段
        为了丰富美术活动体验,教师积极应用现代网络与多媒体辅助技术,给美术课堂增光添彩。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便捷性、多样性与高效性,带给学生视听冲击,吸引他们认真观察、认真思考,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无穷。例如,学习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三杰”时,教师应提前编辑多媒体课件,上网收集资料,整合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并配上文字说明,进行作品解析。学生提前观看视频自主预习,对这些美术作品有了自己独特的想法,主动探索学习,为课上进一步鉴赏和讨论做好准备。借助微视频的方式落实先学后教策略,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每个人都能获得参与感和审美感,自由地讨论代表作,拓宽审美视野,提升学习效率。
        2.3 趣味的美术教学内容
        对于职高学生来说,他们逐渐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在学习与鉴赏美术作品时有着丰富的情感认知,因此想要推进课堂教学创新,教师要从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为着眼点,精心筛选美术教学内容,契合学生的审美水平与心理诉求,关联生活中的美术素材,予以积极的引导与启发,激活美术创作灵感。例如,学习“秋天”相关的主题内容,邀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生活中能够代表“秋天”的物品,如有的学生带来了金黄色的落叶标本,有的学生带来了五颜六色的菊花。美术课堂俨然成为一个小小的展览馆,大家对手中的小物件爱不释手,尽情地联想与想象,尝试用这些秋天素材制作“衣饰”,大家在趣味的教学内容中动脑思考,动手操作,促进美术审美力与创作力的同步发展。
        总之,新形势下追求职高美术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教师要把握教育改革的根本方向,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个性需求,通过优化美术教学环境、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想方设法激活学生的求知动机,调动学习美术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兴趣驱动下参与美术实践活动,掌握美术知识,获得审美熏陶,顺利完成美术学习任务,提高美术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吴敏晖.关于高职高专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思考[J].美术文献,2020,(1):101-102.
        [2]单建评.试论提升高职高专美术专业教学质量的建议措施[J].艺术评鉴,2018,000 (001):P.147-1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