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雷
贵州省凯里学院附属中学
摘 要:诗歌被称为文学的极品,“文学之上乘”。在诗歌鉴赏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创设练习时机,精出题目,尊重学生个性语言表达,合理引导,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诗歌鉴赏 语言表达能力 尊重表达 合理引导
古诗词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让学生在民族文化的长河中感悟提高,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
诗歌鉴赏教学,其价值极大,意义深远,它是语文教学的需要,也是《考试说明》的明确规定,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是,诗歌鉴赏可以培养学生多种能力,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基于本人对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提高个性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教学的尝试,本文将就古诗词教学如何提高语言文字表达做如下浅陋论述。
语言表达能力包括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具体指用词准确,语意明白,结构妥贴,语句简洁,文理贯通,语言平易,合乎规范,能把客观概念表述得清晰、准确、连贯、得体,没有语病。
文字表达能力,就是将自己的实践经验和体验思想,运用文字表达方式,使其系统化、科学化、条理化的一种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素质,古今中外,杰出的领导者都具有优秀的文字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具体能力要求:得体、清晰、连贯;概括、简洁、精炼;准确、贴切、犀利;生动、含蓄、明快;观点鲜明、是非清晰、褒贬明确。
一、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的要求与现状。
高考“诗歌赏析”题要求学生用通顺、流畅的语言概括,表达自己对诗歌语言、形象、技巧等方面的看法,目前的我省高考用到的高考全国卷中的诗歌鉴赏题大都采用文字作答的形式来考查,要求考生要用文字来表述,。它要求学生不能“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心里琢磨好了的,嘴里不但要说得出来,笔下还要写得出来;读懂了,弄清楚了,还得写通顺了,且表达准确了。这种主观试题有效地考查了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常出现如下问题,学生能在脑海中感受体验出诗歌的内涵意义,但文字表达成文能力差,不能将其条理清楚,简练而丰满的用文辞表达出来。
二、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提高诗歌鉴赏中的文字表达能力。
(1)多说,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理解感悟。并以鼓励为主做到及时评论到位纠正偏颇。这里的说并不是逮什么说什么,乱说一气,而是有准备、有计划、有条理地去说,按照要求去组织表达。
(2)多听,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更多的机会尽可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表达自己的理解感悟,让同学在听中发现不足与优点。
(3)多读,第一可指导学生读诗歌鉴赏一类书籍,培养好的阅读习惯,从书中汲取语言表达的方式方法和技巧,知识会增加语言的素材,增加个人的气质涵养,而多读也是为多写做准备。第二指导学生度一些好书,如人物传记哲理趣谈。常言道,“知书达理”,一个通情达理、心胸豁达的人,一般没少读哲学方面的书籍,没少读富有哲理的诗歌。
三、评析内容分析包括以下几点
(1)观点不明确
如高中语文必修4第五课苏轼词两首,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句,颇有争议,有人认为此词表现一种消极的思想情绪,有人认为表达一种旷达的襟怀,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我的观点: 。
一生对此作如下解答,我的观点:“人生如梦”词人面对短暂的人生,仕途失意的他,在遭受贬谪的情况下发出了人生如梦的感叹,“一尊还酹江月”人生虽然短暂,但词人并没有痛苦难解,而是把一腔热血寄托在江月上水之中,豪壮未见消极。”
点评:
学生一点评:观点不明确,到底是赞同还是不赞同,赞同什么要开始就答出来 。
学生二点评:开始似乎是消极的后来却又是积极的,如果赞同积极的就要将第一个改变,如人生虽短但如梦令人神往,表达了此人乐观的态度
学生三点评:人的思想是复杂而矛盾的,也可以从矛盾的角度分析,如开篇点出观点:表现了此人复杂矛盾的思想
明确:开篇必须点出观点态度,然后根据观点作答分析。
(2)词不达意
有些学生把握好了情感,看清楚了答题的要求,并且也按照要求作答,但由于语言表达能力弱,故而说不到要害,虽然明白他的意思,但是无法做到一言及的,一针见血。
例: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答题
鹧鸪天 元·魏初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
“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
一生答题:夕阳西下,整个林子里都可以看到归巢的乌鸦,作者运用反衬的手法,把归巢的乌鸦和自己形成对比,将渴望归家的心情寄予其中。
学生点评修改:夕阳西下,整个林子里都可以看到归巢的乌鸦,(改,晚霞染红了树林,乌鸦归巢了)作者运用反衬的手法,把归巢的乌鸦和自己形成对比,(词人将归巢的乌鸦于漂泊异乡的词人形成对比)将渴望归家的心情寄予其中(从而有力表达词人深切思念家中亲人的愁苦之情)。
(3)条例是否清楚,是否条分缕析,分点明确作答
示例: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雨霖铃》的写景、抒情与风格。
生答:①、《念奴娇·赤壁怀古》用乱石,大江、惊涛雪浪等意象描绘了一幅雄奇壮美的赤壁图,《雨霖铃》以执手相看、无语凝噎表现此人缠绵的清秋离别之苦;②、《雨霖铃》用寒蝉、烟波、暮霭、杨柳、晓风、残月描绘了清秋凄美的离别图,《念奴娇·赤壁怀古》描写了指挥若定,谈笑却敌的周瑜抒发了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情感;③、《念奴娇·赤壁怀古》绘雄奇之景,画豪迈之人,抒豪壮之情,属豪放风格,《雨霖铃》绘凄美之景,画感伤之人,抒情凄凉缠绵之情,属婉约风格。
点评:没有分类作答显得凌乱,改:①、《念奴娇·赤壁怀古》用乱石,大江、惊涛雪浪等意象描绘了一幅雄奇壮美的赤壁图,《雨霖铃》用寒蝉、烟波、暮霭、杨柳、晓风、残月描绘了清秋凄美的离别图;②、《雨霖铃》以执手相看、无语凝噎表现此人缠绵的清秋离别之苦,《念奴娇·赤壁怀古》描写了指挥若定,谈笑却敌的周瑜抒发了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情感;③、《念奴娇·赤壁怀古》绘雄奇之景,画豪迈之人,抒豪壮之情,属豪放风格,《雨霖铃》绘凄美之景,画感伤之人,抒情凄凉缠绵之情,属婉约风格。
明确:读清题目要求答题可有两种模式,一是,先陈述《念奴娇·赤壁怀古》写景、抒情、风格,再陈述《雨霖铃》写景、抒情、风格;二是,首先陈述比较《念奴娇·赤壁怀古》、《雨霖铃》在写景上的不同,其次,陈述比较《念奴娇·赤壁怀古》、《雨霖铃》在抒情上的不同,最后陈述比较《念奴娇·赤壁怀古》、《雨霖铃》在风格上的不同。
(4)看不清题目要求,答题不符合要求,答非所问,或没有将题目要求的答全,造成遗漏
明确:所答内容所组织的语言必须符合题目要求,即问什么答什么
总之,在诗歌鉴赏中,教师要适时创设练习时机,精出题目,尊重学生思想,合理引导,相信定提高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可以得到真正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