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艳芳
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小学
摘要: 小学阅读的推进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途径之一。在此背景下,学校通过阅读氛围营造、阅读主题活动开展、阅读多元评价构建、阅读多元指导的推进,进一步落实阅读活动,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 核心素养;阅读;推进
语文学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就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而阅读核心素养,就是学生通过阅读夯实语言文字运用基础,发展思维能力,提高表达力,以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基本素养。没有什么比读书更能培养语感,语文从来是一个有关素养、无关应试的学科。语文学科现在存在的问题是”做题多,读书少“、”听讲多,实践少“,这样的语文教育无法培植学生对母语的热爱,无法形成终身发展的核心素养,无法夯实言语功底,无法厚植人文底蕴,只能让学生远离阅读感悟,远离语言实践,在一次次急功近利中蹉跎应对,导致能力荒芜,精神荒漠。 “得语文者得高考”“得阅读者得语文”。在小学全力推进阅读活动迫在眉睫。我校一直在探索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阅读推进方法。
一、处处书香润心灵---氛围营造
(一)优化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书香静态环境
结合我校“和在书香,雅在礼乐”的办学理念,学校浓墨重彩打造校园读书文化景观:(1)校内的校道有一道很长的文化墙——文明之旅,通过一些石头雕塑重现人类文明演化历程。(2)在教学楼的版墙上,增添了很多名人或者读书相关的壁画,比如:孔子、陶行知等教育家的画像与读书名言,勤:书山有路勤为劲,学海无边苦作舟;学:人不学不知道,玉不琢不成器等等。 (3) 校道与走廊上,挂满了读书人物以及读书名言以及师生的美术作品,文化氛围与艺术氛围共存。
(二)巧设图书角,打造精美的漂流图书架
以营造书香校园为出发点,倡导图书进教室,学校为每个班级设立了班级图书柜,打造“班级微图书馆”。学校制定了优秀班级图书角评选细则,各语文老师都在图书角的美观、整洁以及制度建设上用了许多心思。书籍的来源很广,学校图书馆给每个班级办理班级读书卡,每张班级读书卡最大借书量是200册。班级可通过班级团借的方式,向学校图书馆借阅图书,用于充实“班级微图书馆”。与此同时,也可以通过师生共享交换好书、班级订购报刊或者参与学校图书漂流活动等方式,开展班级读书活动,建设书香班级,打造具有班级特色的班级文化。对于学生自己捐的书,我们提出“四不捐”:一不捐漫画书;二不捐幽默故事书;三不捐报刊、杂志快餐书;四不捐玄幻、网络书。那捐什么书呢?应该是自己喜欢读,又认为很好的书。家委会购书,应该是两不买、两买。一不买学习辅导书(我担心孩子看到这些书就对课外阅读心生厌恶),二不买近期出版的热门书,(流行的不一定都是好的,还有待时间去检验)。两买则是:第一要买大人、小孩都看过的,都说好看,有益的书。比如:《我要做个好孩子》,《今天我是升旗手》,沈石溪动物小说系列,《窗边的小豆豆》等等。第二要买的是一些名家名作,比如秦文君小说,蓸文轩小说等。这样,班级图书角课外书籍的养分得到保证,同时又因为书是孩子们爱看的,所以无形中孩子们就会在课后互相交流、讨论、推荐、阅读这些书籍。
二、浓浓书香满庭芳---主题活动
为了将阅读持续深入的推广下去,学校举行了系列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一类是征集性的比赛活动
比如:低年级的“书签制作比赛”,“读书手抄报比赛”,这类比赛除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课外阅读的实施情况,也为那些动手能力强,能写会画的孩子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
(二)另一类是主题鲜明的大型活动
如老师带领家长和孩子开展的亲子阅读会,一次交流让学校、家庭书声琅琅、幸福满满。还有 “五年级诗词大会”,一次大会使整个年级读诗、背诗蔚然成风。另外,还有推出的“《红瓦黑瓦》阅读汇报会”,一次汇报,形式多样、精彩纷呈:PPT、访谈、插画、课本剧、手抄报、朗诵,各有特色。这一次次的活动,真正应了两句诗:“东城渐觉风光好.......红杏枝头春意闹”。
(三)读书节
学校每年十一月定为读书节,开展系列读书活动,深化学生读书。如:第十届读书节(2013学年):阅梦东城 书香童年。第十一届读书节(2014学年):携手经典 共沐书香。第十二届读书节(2015学年):亲近书籍 享受阅读。第十三届读书节(2016学年):走进经典 与书香为伴。第十四届读书节(2016学年):品味经典,做书香少年
三、片片书香到人家---多元评价。
(一)班级评价
学校特别设置了每个年级的阅读记录本,便于每周孩子们的阅读记载,每周一次,任务不重,但收益不少,孩子家长都非常喜欢这样的作业。
(二)家庭评价
我们还加强亲子阅读活动的开展,开展21天好习惯养成读书活动,要求家长参与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并通过在班级群交流和在朋友圈交流,真正做到家庭参与到阅读。每个班会进行读书之星的评比,书香家庭的评比。
(三)老师评级
为了更好创设班级读书氛围,老师的示范引领也特别重首先是自己做好表率。在孩子早上自由读书时,老师可以有意跟孩子一样去大声朗读,也可以从书柜里抽本书读一读,背一背。或者用自己的手机录上一段课文朗读作为语文课堂的范读录音。
(四)星级打造
其次,学校不遗余力的打造班级“阅读之星”,组织学生参加湖南省阅读之星评比,在评选过程中,大肆宣传,让全班学生都体会到:阅读很重要,“阅读之星”很光荣。因此,现在我们班的孩子对于开展各种阅读活动始终都很积极活跃。
这样,从孩子到家庭到学校,各方面齐参与,共同评价,将阅读活动广泛开展下去,深入到每个家庭,深入到社区,深入到社会。
四、阵阵书香惹人醉--阅读指导。
以课内外阅读深度融合为抓手,构建阅读全面立体开展新模式。不唯教材,把大量有价值的阅读材料,以恰当的方式引入课堂,少一点分析,多一点阅读实践,让真正的阅读活动占据课堂。课文学习与课外阅读自然融合,浑然一体。
(一)以语文积累为主的阅读教学
以孩子们海量阅读为前提,重视孩子语言积累,涉及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语言积累。
(二)指向阅读策略学习的阅读教学
对文章进行分类,对不同的文章类型提供不同的学习策略,为学生自主阅读打下基础。
(三)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为主的阅读教学
学校实施了课前诵读和口语交际,编订了各年级于都记录手册,规定了每个年级的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通过这些手段,调动学生爱上阅读的兴趣,教给他们阅读的方法,让阅读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四)以固定阅读流程为主的阅读教学
阅读课可以固定为以下几个环节:一、主要内容说一说;二、个性人物猜一猜(评一评);三、精彩片段读一读;四、好词好句品一品;五、收获感受谈一谈。几节阅读课后,孩子们阅读更有“法”了,在以后的阅读活动上把这些交流方法也都能用上了。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而阅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载体,抓好了学生的阅读,就抓住了语文的根本。希望在持续的阅读推进下,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得到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1]万国琴.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J].语文教学华东师范大学2006(10):21.
[2]陈丽华.中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学科教学论·语文西北师范大学2001(7):15.
[3]孙玮.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生语文教育中的渗透和传播[J].学科教学(语文)华中师范大学2015(5):38.
[4]闫琳.关于我校小学语文阅读考级的实验与研究[J].学科教学(语文)东北师范大学2009(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