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第21期   作者:祝颂
[导读] “体育强国”意识的不断加强,推动了高中体育教学改革进程

        祝颂
        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城关中学         四川省 自贡市 643200
        摘要:“体育强国”意识的不断加强,推动了高中体育教学改革进程。体育教学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强身健体,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促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提高对身体健康的重视度。但高中本身课业压力大,导致教师以及学生压力较大,进而忽略学生身体素质锻炼,反而影响学生学习状态。对此, 本文分析了当前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现状,并提出了培养学生体育终身意识的实践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策略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改变了以往传统教育思想,提高了对体育课程的重视度,作为落实素质教育最为直接的途径,通过体育教学可以有效向学生渗透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提高学生自觉体育锻炼积极性,全面提升身体综合素质。这不仅可以有效缓解高中课程学习产生的压力,同时,也可以真正让学生认识到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性,为高中体育改革与创新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高中体育教学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存在的不足
(一)缺乏足够的重视度
        虽然近几年,素质教育发展的如火如荼,但由于体育学科被很多教师当作“副科”对待,所以,部分高中体育教师依然沿用以往传统教学观念,这导致学生也受到了影响,片面的认为体育课就是放松、娱乐的学科,对自身发展并无实际意义[1]。处于高考压力下,很多高中学校只将目光集中在提升学生文化课成绩上,严重忽视了学生素质教育,即使是开展体育锻炼,也仅仅局限在传统技能水平上。正是因为受到诸多阻碍,学生、教师都没有意识到体育的重要性,这对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带去了很大不良影响。
(二)体育整体教学条件不足
        体育学科没能得到重视,导致很多高中体育教学整体水平不高。首先,高中学校在体育教学配套设施上没能做好基础保证,不是所有学校都具备完善的体育教学器械、篮球场、足球场、游泳馆等,辅助教学场地的不完善,导致体育课程开展受到阻碍。其次,高中体育教师教学内容、方式、手段非常单一,过于普遍、传统,很难激发学生兴趣,再加上课业压力,学生自然会丧失体育活动参与积极性;最后,部分学校体育教师由于受到高考临近压力,体育课只能被迫为学生文化课提供服务,这严重影响学生体育精神形成[2]。
(三)体育锻炼意识不足
        在高中阶段,无论是慢跑、压腿、踢腿还是体育课间活动,学生只是以懒散的心理应付,缺乏足够的自觉意识,在体育活动运动过程中,表现出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放弃。归根结底,就是学生缺乏对体育锻炼的正确意识,进而缺乏良好的锻炼习惯。从高中体育课程占比看,课时数非常少,本就不多的体育课程有时还会被占用,这就更减少了学生接受体育锻炼的时间,久而久之,学生逐步丧失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和热情,导致体育锻炼意识培养无法落实,这对体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二、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终身意识的实践措施
        基于新课改背景下,对体育教学进行改进和创新,这一举措符合时代发展需求,迎合了高中体育培养学生体育终身意识,有利于形成全民体育意识。下面从几方面分析了具体措施。
(一)积极改变教学观念
        由于学生会受到教师教学观念的影响,所以,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作为体育教师应当先改变自身教学观念,同时,高中学校也需要积极对体育教师进行培训,帮助体育教师意识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体育终身锻炼的重要性[3]。

另外,还需要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针对体育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使体育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
        例如,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体育教师重视体育理论知识的讲解,在知识层面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到体育运动的意义,对自身身体的积极影响,改变以往学生盲目的进行体育锻炼,但却不知所以然的情况。通过全面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树立健康意识,学会结合自己兴趣、爱好、特点等,合理选择体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体育特长。另外,在开展体育活动时,体育教师应当全面、仔细的观察学生,并做好记录,通过学生练习成果的检查,促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体育的乐趣,培养学生身体健康知识。
(二)创新体育教学内容
        体育教师需要改变以往体育教学内容,合理设计体育锻炼内容,从学生兴趣点出发,全面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比如,可以采用游戏化方式,创设趣味性的体育氛围,引导学生通过游戏开展体育课前准备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度。例如,在开展田径训练过程中,关于蹲踞式起跑、途中跑练习,体育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按照同质分组原则,保证各组综合实力相当。而后分别给每个组设定数字1、2、3,用于区分不同的组,接着,体育教师可以随机喊1,2,3,被喊到的组要集体做出蹲踞式起跑动作,没有做出相应反应的组要受到“惩罚”。通过此种游戏化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参与积极性,在互相交流、比拼过程中促使学生对田径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利于落实培养学生体育终身意识的教学目标。
(三)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不断融合下,为教师教学丰富了资源,拓展了教学方式方法,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是教育教学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此,为有效培养学生体育终身意识,教师可以合理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正确认识,树立健康意识,进而逐步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例如,体育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可以播放一些奥运会、世界杯、世锦赛等视频,将精彩的比赛画面直观的呈现给学生,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形象、生动、真实的氛围,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也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体育训练主观能动性。此外,当学到具有一定难度的技术动作时,体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参考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扩展学生学习视野, 促使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学会动作要领,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提高运动能力。可见,在体育教学中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信心,坚强意志,有效降低知识难度,提升体育锻炼意识。
(四)不断完善教学设备
        针对体育教学设备不充足或者年久失修等情况,高中学校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一步完善体育教学设备,对于学校室外训练场地,要定期做好检修和保养工作,针对具体问题及时做好救助工作,降低发生意外事故的机率。而作为体育教师,同样需要对在实际教学中,注意随时观察教学设备出现的问题,及时记录、反馈给学校领导,防止对学生造成伤害。在此过程中,体育教师也可以结合自身教学计划需求情况,主动向学校申请一些现代化教学设备,比如运动手环等,借助科学方式,丰富锻炼形式,促使学生可以通过数据直观的了解到自身身体情况、体育运动情况,从而提高课程教学效率,促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运动意识。
结语:
    总之,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有必要树立正确的体育教育观念,认识到培养学生体育终身意识的重要性,通过积极改变教学方法、创新体育教学内容、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完善设备等措施,提升体育教学效果,逐渐培养起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促使学生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新章.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56(11):117-118.
[2]周昊.大学体育教学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67(10):108-109.
[3]邓勇.终身体育理念指导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56(09):119-1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