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第21期   作者:罗常瑞
[导读] 社会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浅层次的学习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教育需求

        罗常瑞  
        成都市龙泉驿区实验小学校
        摘要:社会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浅层次的学习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教育需求,唯有将深度学习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才能使学生从小树立批判性学习态度,懂得借助知识迁移完成对新知识的探索。尤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深度学习还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完整的知识框架,并促进思维发展。所以,教师要借助有效方法将学生引入深度学习中,实现对知识的有效内化。因此,本文从创境激趣,奠定深度学习基础;自主探索,建立深度学习框架;批判研讨,进入深度学习状态;知识迁移,发展深度学习思维;习题拓展,强化深度学习效果五方面对如何在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教学探究
        追求深度学习已经成为了广大数学教师的追求,数学知识存在诸多联系性,学生的主动性参与和探究能够改变原有的教学形态,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弱,所以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深度学习的引导和指导,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并带着批判性的态度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同时串联新旧知识点,从而在自主性学习与探索中了解到数学的本质。而以下,便是对此的一些看法与实践。
        一、创境激趣,奠定深度学习基础
        要想为学生的深度学习奠定基础,将学生引入其中,教师可以通过创新情境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展开自主探究。在兴趣的推动下,学生更容易进入到深度学习中,且能够产生一定的求知欲。
        以“小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能够初步感知什么是小数,并能够对其有一个基础性认识,我非常重视对深度学习的有效落实。因此,在教学之初,我首先借助多媒体展示了一张超市的小票,让学生观察小票中的价格,询问大家是否认识或理解价格的意思,从而借此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生活化情境,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兴趣。之后,我以自我推荐的形式邀请了几位学生进行回答,并给予了大家以认可和鼓励。借助小票的展示,我在引出小数的同时还带学生区分了整数和小数,带学生初步认识了小数。在之后的教学中,我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展开自主性学习,并要求学生结合前期所了解的知识对教学内容展开深度的学习与探索,从而引导学生初步体验了深度学习过程。从其学习成果来看,有的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了读小数、写小数,有的学生还认识到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同时,也有学生提出了自己的诸多疑问,如:怎么判断小数大小?小数除了可以表示多少元之外,还能表示其它的吗?对于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我也在教学中一步步进行了点拨和解答,这对于奠定小学生的深度学习基础具有重要作用。
        二、自主探索,建立深度学习框架
        深度学习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展开自主探索,非常注重学生自身的参与度。借助自主探索过程,学生不仅能够亲身体验深度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同时能够对如何进入到深度学习有一个全面的认知,这对于小学生有序建立深度学习框架具有重要作用。
        以“认识周长”的教学为例,该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调动已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展开自主性探索,快速进入到深度学习中,我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地自主学习机会。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学生以“手指描边线”的形式感受周长,之后鼓励学生展开自主探索,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即:
        1.周长是什么?
        2.应该怎样表达周长?
        3.你在学习中得到了哪些收获?
        三个问题的提出不仅能够将学生顺利引入到深度学习过程中,还有助于学生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效建立深度学习框架,真正体会到如何在深度学习中进行思考和质疑,这对于提高小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也具有重要作用。


        三、批判研讨,进入深度学习状态
        深度学习要求学生带着质疑的精神对新知识展开批判性阅读,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一个个性化的认知和感悟,并从自主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收获自信心。为了让学生能够快速进入到深度学习状态,教师要进行正确的引导,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和个人理解展开深度学习与探索,从而在形成独特认识的同时能够勇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寻求解答。
        以“平均数”的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我决定借助深度学习的有效落实来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中,我先将学生进行了分组,之后要求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深度学习与探究,并以批判性的学习态度对新知识展开探索。与此同时,我还向各个小组分发了一张任务卡,任务卡中涉及到了对平均数意义的探索、对平均数概念的总结、平均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平均数的特征。学生若能在深度学习中完成对相关知识的探索,必将促进整体学习效率的提升。之后,我给予了学生足够的时间展开学习与探索,并鼓励各小组成员提出自己的疑惑,进行有效的讨论和解答,从而在发挥出集体力量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
        四、知识迁移,发展深度学习思维
        数学知识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性,通过对新旧知识的迁移不仅能够将学生引入到深度学习中,还能够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思维的发展。灵活应用知识迁移来展开深度学习,对于小学生数学综合素养与能力的提升都将产生积极影响。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掌握知识迁移方法,养成良好的知识迁移习惯,促使学生能够自主进入到深度学习过程中。
        以“小数混合运算”的教学为例,考虑到小数混合运算涉及到多项知识,所以我非常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拓展。因此,我在上课后先带学生回忆了之前学过的“整数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性质”“小数加减法”等内容,之后明确了何为混合运算,从而为学生快速进入深度学习打下了基础。之后,我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对新知识展开深度学习与思考,并尝试解答教材中的简单问题,从而使学生在知识迁移中快速了解到了新知识,并逐步掌握了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显然,如果强制让学生对新知识展开探究,不仅无法将学生引入到深度学习中,导致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困难,从而降低学习兴趣。
        五、习题拓展,强化深度学习效果
        深度学习需要在实践中慢慢摸索和进步,为了强化学生的深度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借助习题进行拓展,也就是让学生在习题中去实践和应用,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深度学习技巧,这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深度学习习惯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教师一方面要重视对习题的精心设计,一方面要为学生提供训练和讨论的机会。
        以“解方程”的教学为例,为了强化深度学习效果,让学生在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含义的基础上掌握解方程的方法,我在教学之前便为学生准备了诸多相关习题,以借此为学生提供训练的机会,让学生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更为全面的掌握该课知识。所以,在借助深度学习引领学生了解基本“解方程”知识的前提下,我将习题分发给了大家,并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展开习题训练,从而使学生在应用解方程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对该课知识的有效内化。
        综上所述,深度学习在当前教育教学中所起到的效果非常明显,且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深度学习作为一种常规的学习形式,自觉进行应用。在深度学习中,小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与能力也会随之得到提升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胡航.技术促进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
        [2]邹虹.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深度学习——以小学数学学习为例[J].华夏教师,2017(15):35.
        [3]马云鹏.深度学习的理解与实践模式——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7,37(04):60-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