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探究意识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第21期   作者:陈品发
[导读] 在新课改理念下,如何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陈品发

        皖阜南县王堰镇堰沟小学 安徽省阜阳市 236304
        摘要:在新课改理念下,如何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让学生深入到知识中去进行自主发现和探索,就成为教师普遍思考的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在数学世界中获得更深的感悟。在本文中,笔者将从教学实践入手,探索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探究意识;激发途径;方法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理念也发生了变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探究意识的培养和激发,让学生能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能深入到数学问题中,根据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去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实现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营造趣味情境,点燃探究氛围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思维还处于不断的发展中,他们对数学知识还比较陌生,无法实现抽象与具象之间的转换,对于部分数学知识也缺乏一定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趣味化的情境,使学生能够顺利走入到数学课堂中的,对知识进行吸收和学习。
        例如,在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的时候,我用PPT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情境:小明想要给他的房间墙面上设计一个可爱的卡通图像,这个卡通图像是由几个图形组合而成的,而小明不知道,自己需要购买多大面积的彩色图纸,才能够拼贴完成这个可爱的卡通图像。结合这个问题,学生进行了分析和探索。为了能够更好地计算卡通图像的面积,学生将图像进行了切割,使其成为学生熟悉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形状。然后,学生结合自己掌握的面积计算的公式,测量这些图形的数据,将其代入到公式中进行计算,最终将数据进行相加,就能够得出整个卡通图像的面积。在趣味化的情境中,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能够深入到其中,将自己的掌握的知识应用到趣味情境中,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组织课堂活动,鼓励自主探究
        在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的时候,单一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于新时代的课堂教学,更无法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教师可以组织多样化的课堂活动,让学生能够产生自主探究的愿望,从而更好地对数学知识进行应用。


        例如,在学习《确定位置》的时候,为了能够让学生将这部分知识投入到实际应用中,我让学生每四个人结成一个小组,让学生将学校当作原点,为小组中的其他成员指示自己家的位置。学生在纸上画出了学校作为原点,然后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设置了基本的方向。为了能够更好地确定方位,学生通过检索地图的方法,对自己家距离学校的方位进行了确定,并且根据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在图上标记出了自己家所在的位置。除此之外,有的学生还在图上标出了自己经常去的游乐场、图书馆、书店、文具店等的位置,为小组中其他学生指明了方向,使得整个小组中的成员都能够对确定方向的知识进行交流和掌握。在课堂活动中,学生能够结合实际问题,将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进行应用,还能够对其相关的知识进行探究,从而使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实现了发展。
        三、开展实践活动,提升综合能力
        小学生正处于数学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如果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就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让学生能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综合性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并且尝试进行解决,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数据处理》的时候,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很多数据都可以进行统计和分析,并且能够使用各种图表来进行展示。为了能够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我让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并且对其中的数据进行搜集和分析,用扇形统计图来表现数据之间的关系。有的学生看到,小区中的超市正在组织抽奖活动,他想要统计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中奖概率,因此他在旁边进行观察和数据搜集。经过半小时的观察,他记录了三等奖中奖人数为10名,二等奖中奖人数为4名,一等奖中奖人数为1名。他对数据进行了转换,使用百分数的方法来进行表示,并且绘制出了扇形统计图,对抽奖活动的中奖情况进行了展示。通过开展实践活动的方法,能够让学生深入到生活中去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知识,从而使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实现提升。
        总之,探究能力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将“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鼓励学生投入到自主探究中,从而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和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走入到数学学习中,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并且能够产生主动探究的意识,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够实现有效发展,使小学数学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伍小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的实践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1):131.
        [2]范凌云.探究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6):2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