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军
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第一中学
【摘要】文本通过对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指出其中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和对于新课标下的探索,以及对历史学科的一些学术性问题的研究,对于相关学生教育方面的体会及解决方案。新课标下的高中教学一改以往的教学风格,这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考验,因此需要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探索来提高教学质量。本文通过对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的分析也提出了一些对于教学的新想法以及穿心的意见。
【关键字】新课标;高中历史;有效性
【正文】新课标下要一改以往的教学风格教师需要探索出一条新的教学路线来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这样才能培养学生们学习的进步。教师在探索这条新的道路上要及时记录下对于每次教学的突出之处以及不足之处,从而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下面是对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一、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思维以及联想性
1.1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改正
新课标下的学习环境属于学生们自选科目,一般来说学生所选科目属于自己喜欢的或者学的比较好的科目,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授课程的同时努力地加大对学生科目之间协调学习的习惯,某些同学由于钟爱或过分地重视某一个科目而忽略了自己的其他科目,是十分不合理的行为。这就要求教师作为学生们的引导者,让学生正确地认识到综合学习全部兼顾的重要性,不断地加大对于学生弱科的辅导力度是十分有必要的。
例如,某位同学在初中时政治成绩非常得不错甚至能在年级上成为单科的佼佼者,上了高中之后过分的看重政治学科而忽略了自己的余下地理和历史,从而导致自己的成绩非常得差,不仅影响了自己的总成绩而且还导致自己政治成绩的下降。这就是十分不合理的现象,需要教师加大对这一类学生的开导以及引导,使这类学生对综合的学科进行全方位的照顾,这样才能使总成绩的最大化。
1.2营造跨学科的学习联想思维
新课标下需要学生和教师的探索,教师要有创新性思维,这样才能在这个新课标下教好学生,让学生们在学到知识的前提下做到学习成绩的最大化,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们在新课标下的选课就对大部分的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刷新,例如原来的与化学课之间存在的莫大的联系,而新课标下也需要有这样的思想,这样才能做到教师“讲到位”学生“学到点”。
例如在某位学生在选择学科的过程中选择了物理和历史,我们要在这两个学科之间建立联系也是不难的,物理的大部分的公式或是原理的发明人都是历史人物,该人物是哪国人,是哪个时期的人,对该时期的社会有什么影响,这都是研究课题。
将二者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了解物理原理知识的同时又学会了该时期世界的发展过程,物理考试时题目给出时间,是否可以想象这个历史时期的人物是谁对世界或者当时的国家有什么影响。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标题为为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其中就讲述了古代中国人的发明之路,简单介绍了几个物理方面和化学方面的知识任务,对于物理学科和化学学科来说具有很多的可借鉴之处。
二、讲课方式追求内容完整与速度一致
2.1课堂上尽量速度统一
对于新课标下地走课堂形式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如果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不同导致教师的进度不同的话,对于教师备课和讲课来说都极其具有挑战,这对学生来说也是极其不利的。因此教师要保证教学课程的一致是十分有必要的。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在课堂上以及不同的课堂上尽量控制进度的统一,这对于大部分以前讲课进度不同的教师来说要格外的注意。这也要求每一位同学在课堂上不懂就问,教师要教会学生养成问问题的好习惯,这样教师如果是为了加快进度导致讲课速度快,学生们也要及时地不懂就问,这样才能做到教师与学生的互补。
例如,新课标必修一的第一单元为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二单元为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二者有着很高的相似度,但是如果进度不同的话很有可能将二者弄混,导致学生理解不清等现象的发生。
2.2在课下多与学生交流
在这种新课标的形势下,最需要解决的就是教师与学生的了解上,这样就要求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生进行单独的沟通,在课下的时候与某些同学进行单独沟通,与每位同学的交流首先会让教师知道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学生们普遍在什么地方有问题,也会知道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哪里是自己的知识盲区,这对于教师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是十分有帮助的。
对于教师与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的作用还有就是互相的熟悉,学生更加了解教师的相关习惯以及在说什么话的时候属于重点,在学习过程中在什么地方要着重听等等,而对于教师来说要努力地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要在学生们的口中知道教学中的问题,缺点以及不足之处。教师与学生在课下的交流还有助于促进双方的感情,让学生与教师的默契越来越多,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及时纠正。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教学质量的提高不能只靠教师一个团队的努力,还要依靠学生与教师相互的结合,教师善于发现善于与各学科之间的结合,这样才能使教学更加地有效,让学生们学到得更多更扎实,以及学生们的综合成绩更上一层楼,让学生与教师两者互利共惠相互依存。学生们在新课标下的可能会存在偏科心理这需要教师及时发现并且指正学生们的错误,让学生们得到综合能力的发展。高中历史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教与学共同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建芳.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60.
[2]赵秀红.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0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