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月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第七中学,441100
摘要:改进和优化小学美术教学是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在教学中,小学美术教师要在新课改精神的指导下,以小学生的实际学情为出发点,积极研究能够突出学生主体,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有效策略,以促使小学美术的教学质量能够得到真正提高。
关键词:小学美术;新课改;优化;策略
自从新课改实施以后,小学美术教学也在积极地进行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改革时表现出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美术教学依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和不足。对此,小学美术教师应根据新课改精神的指导,进一步深入研 究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优化的方法,以促使小学美术教学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贴近小学生的接受心理,最终实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的显著提高。
一、营造开放的教学氛围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在轻松、开放的氛围更能放开自己的思维,有助于学生创造才能的激发。创新思维是一个学生最为可贵的财富,美术的学习离不开良好的创造思维做支撑。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更为开放的教学氛围,在课堂上给予学生一定的思维和行动上的自由,让学生能够突破固定思维的束缚,尽情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创作出更多具有独特个性的美术作品。
例如,在学习《石头会说话》这部分内容时,我就通过营造开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尽情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上课伊始,我以《神笔马良》的故事导入,一边讲故事,一边询问学生是不是也想要一个像马良一样的神笔,能够把普通的石头变成活的事物呢?这时,学生纷纷表示想。于是,我让学生想一想,怎样让石头能开口说话呢?这时,有的学生说:“像神笔马良一样,给石头画个嘴巴。”我及时表扬了学生的想法,并拿出我制作好的几个石头绘画作品,让学生说一说你从这些石头画中感受到了石头怎样的心情?这时,学生的表现更加积极了,都抢着回答问题。有的说左边的石头是开心的,因为它的嘴巴弯弯的,有的说右边的石头是烦恼的,因为它的眉头是皱着的......这样,我通过营造开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促使学生的思维变得越来越发散和开放,为接下来的美术创作做好了铺垫。
二、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在传统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能给学生提供的教学素材和创作材料十分有限,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美术创作,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也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导致学生只会照着课本来完成美术作品,而难以创新。
但是,随着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它以广阔的网络资源做支撑,成功突破了传统教学条件下教学素材的限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素材,以提升课堂教学的视觉效果,也可以根据教学条件来灵活选择创作材料,这对小学生美术创新思维的培养,以及美术视野的拓展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在学习《彩云衣》这部分内容时,我就通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辅助课堂教学。首先,我给学生播放时装秀的视频,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说一说你最喜欢哪种穿衣搭配,为什么?接着,我又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思考这些衣服上都有哪些共同特点,它们的色彩搭配有什么特点,等等,之后我再带领学生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白不同色彩搭配产生的不同效果。在学生了解了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后,我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播放手绘设计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让学生根据个人喜好以及学到的理论知识来设计一副服装效果图。这样一来,我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课堂教学,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给予了学生更好的视觉体验,并拓展了学生的美术视野,为学生创作出独特的美术作品创设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三、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小学美术一门创造性的课程,只有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释放,才能真正提高小学生的创造能力,也才能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美术作品。小学美术教师要做的就是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手段为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不予余力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上能够充分释放自己的创作热情,尽情地参与到更加自由、更加多元化的美术创作活动中来,让学生的个性才能得以凸显。
例如,在学习《哆来咪》这部分内容时,我就通过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的个性能够真正凸现。课上,我首先通过编钟演奏的欣赏视频,让学生明白高低不同音阶的产生是由于形体的大小渐变造成的。之后,我带领学生动手做实验,亲自制作一个简易的乐器“水瓶琴”,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音阶的渐变。其次,我让学生合着优美的音乐欣赏带有渐变效果的美术作品,将音乐的渐变逐渐过渡到美术色彩的渐变上来,以更加便于学生理解,并为接下来的美术创作做好了铺垫。
总而言之,当前的小学生自我意识比较强,在课堂上愿意动手,勤于思考,但是,由于受到年龄、思维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学生的美术学习离不开小学美术教师的有效引导。因此,在优化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地自主空间,并给予学生更多的帮助和指导,让学生能够积极开动自己的思维、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激发出自身更多的内在潜能,创作出更多、更有个性的美术作品,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蒋洲鸥.基于小学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育[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3).
[2]伍媛奇.小学美术教学“有效想象”的思考与实践[J].新课程:小学,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