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迪
河北秦皇岛市 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 邮编:066004
摘要:我们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要以邓小平德育观为指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手段上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教师要学习再学习,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大学生受系统的品德教育后,就会形成一定的自我教育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得到增强与自觉性的提高是成正比的。要努力使教育与管理,以管理确保教育。
关键词:德育教育课;学生管理;理论研究
大学德育课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学生具有追求美好理想的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其中最根本的是要教育学生懂得怎样做人。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既要发挥思想品德教育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管理的教育手段的作用,并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但是,不能把“结合”理解为“重合”。有人说,“学生管理搞好了,学校德育自然好了”,这是不符合实际的错误认识。德育教学的有些任务是管理过程不可能完成的。二者的过程是有区别的。学生管理工作是以各项规章副度等行政、经济为手段来树立学生良好思想品行的外在机制,为各种教育的顺利进行提供组织制度的保证。而思想品德课教学是为学生良好思想品行形成建立内在机制,为学生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奠定的思想基础。
德育实践证明,要使大学生接受一个正确的思想政治道德观点,不摆出充分的事实根据,不经过系统的理论说明和严密的逻辑论证,单凭行政命令和简单的宣布是无济于事的。我们从几年的教学实践中认识到,思恕品德课不同于-一般知识的传授,必须从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实际出发,把课程的理论性与实际的针对性很好地有机地结合起来,力求生动具体,具有吸引力。这也是搞好德育课的关键。只有在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使学生提高认识,克服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并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自觉地进行道德品质的修养。那么怎样才能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呢?
首先要从教学内容上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也就是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怎样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培养大学生具备理论思维素质,既是哲学教学应该解决的问题,也是德育课必须重视的问题。如果说哲学课在于教会学生对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进行最一般的哲学思考方法,那么思想品德课则主要着眼于培养理论思维的自我需要,引起理论思维的兴趣,使学生自觉地提高这一素质,运用这一思索方法去认识个人同集体和社会的关系,个人在集体和社会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个人的使命和责任,形成现代文明所需要的恢弘的气质、高尚的品德。这就是说,世界观的教育不能代替人生观的教育,方法论上的引导也无法代替道德品行的培养。例如: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更有意义?什么是人的本质?.什么是人生价值?对恋爱、婚姻问题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怎样对待公私、荣辱、美丑善恶?诸如此类问题很难在一般的理论课中作专门的、深入的研究,而德育课的基本内容主要是根据它的基本任务提出来的,也考虑到了青年学生的基本情况。学生思想的形成过程表明,不同时期的学生,有不同的思想特点,而且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他们的道德、价值观也在不断地变化着。就是同一时期的学生,他们的道德,思想、认识除了相同点以外,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同点。
再说,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本来就更不一致,具有层次性。这种不同和层次性表观如下:
学生刚入学,绝大多数都不适应大学生活。一些学生一进入大学就什么都满足了,把“知足常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学习只求“六十分万岁”;专业思想不稳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等能力差;有的集体观念淡薄,品德修养差,劳动观念差,艰苦奋斗的作风差。当大学生进入二年级以后就对大学生活已经适应,同学之间也有所了解,在同学之间相处中相继出现一些这种或那样的问题;绝大多数同学开始探索人生的真谛。在对待前途、命运、理想、事业、友谊、恋爱等方面表现出了各种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有部分同学对目前我国进行的改革开放,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对道德建设的影响等问题也认识各异。
以上这些现象和问题,在我们对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都从不同侧面,不同程度上遇到。对这样普遍或个别存在的问题,如果我们不采取科学的教育途径、方法,而只靠行政管理手段是不能达到教育目标的。学生中的这些思想认识问题得不到正确引导和解决,就会给我们管理工作带来消极影响。而对这些问题和现象,我们可以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讲述“大学生肩负的历史重任”、“民族政策、团结”、“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教育”、“做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品质修养”和“正确对待恋爱、婚姻、家庭”等德育教学课的内容,使学生进--步明确自己的历史赋予的使命,加深认识到维护民族团结,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性,明确了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内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哲学基础、共同理想、最高主体、总体内容、根本标准和基本导向,加强自身的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恋爱观,将共产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自觉地转化为自己的道德意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行,从而提高青年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当然在教学手段上还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这就告诉我们,人的思想意识的形成是受多方面影响的,这决定了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外界因素来自各个方面,形成共产主义思想品德的基本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德育教育过程是个复杂的过程。几作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相脱节,不能互相配合,就无益于学生良好思想品行的培养。因此,我们认为应该而且必须把思想品德课教学同其它思想教育、日常管理更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一股合力,使教育结合管理,以管理保证教育。这样,也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助于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一些大学生身上存在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充分反映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必要性和重耍性,同时也增强德育课教师开好这门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促使德育课教师不断地进行学习再学习。
总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表明,大学生接受了党的思想品德教育以后,就能够提高自我教育能力。自我教育能力的增强与遵纪的自觉性的提高是成正比的。自我教育能力是自觉地进行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能力。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控制等能力提高了,就为学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如果思想品德课教学同其它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相脱节,不能互相配合,就无益于学生良好思想品行的培养。因此,我们认为应该而且必须把思想品德课教学同其它思想教育、日常管理更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一股合力,使教育结合管理,以管理保证教育。这样,也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助于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