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一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问题与策略

发表时间:2021/3/2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5期   作者:曾婷婷
[导读] 本文作者将结合自身实践教学经验,对初一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问题与策略进行简单的探讨。
        曾婷婷
        四川省内江市第七中学四川省内江市641000
        摘要:班级是学校进行教学教育活动的基本组成单位,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指导者,初一是初中学习的基础阶段,在初中学习中的地位尤为重要,为此,初一班主任的工作要求也是较为严格,本文作者将结合自身实践教学经验,对初一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问题与策略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初一班主任;班级管理;问题策略
        初一是小学升向初中的过渡阶段,也是班级的重新整合的重要阶段,学生与教师都处于一种全新的磨合之中,初一班主任的管理对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有着重要影响,为此,本文作者将围绕“初一班主任班级管理职责概述”,“初一班主任班级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初一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三方面,仅就初一班主任班级管理的问题与策略进行浅显的分析讨论。
        一、初一班主任班级管理职责概述
        在初中这个学生成长发育的特殊阶段,班主任不仅要起到班级管理、教授学科知识、协调各方面的矛盾的作用,还要肩负起培养、引导学生健康心理,成就健康人格的重大职责,总之,班主任在班级中起着引导、组织、培养、协调等重要作用;初一是小学向初中过渡的极为不稳定的阶段,陌生的环境,多变的心境,形成了一个不安因素较多的氛围,初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时刻注意学生的变化,带领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团结民主的学习环境,发挥自身创造力,不断创新自身的教育理念,紧跟时代步伐,打造一个团结互助的和谐班集体。
        二、初一班主任班级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初中在学生学习生涯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学生个人观念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班主任对其人生的引导有极为关键的影响,也正因此,初一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首先,初一是学生青春叛逆期的起始阶段,学生的叛逆心理初露萌芽,学生可能会做出一系列试探的举动,在此期间,班主任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叛逆的程度,管理过严,极有可能出现恶性反弹,管理过松,则会助长学生的叛逆心理,这是考验班主任对度的把握;其次,对陌生的环境,学生很难拧成一股绳,集体意识缺失,小学升初中时,大部分班级会进行重组,初一同一个班级可能由小学时的不同班级甚至不同学校的同学组成,每个班级、每个学校皆有自己的氛围,一时之间难以整合,且容易发生冲突,不利于班级的稳定,这就需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重新整合学生的思维意识,形成新的班级意识;最后,初中教育有别于小学教育,任务相对较多,对学生学习自主性与自律性的要求也随之升高,学生在小学阶段很难形成独立学习的能力,加之叛逆心理的产生,对学习抱有抵触心理,进而有可能发展成为扰乱课堂秩序,此时,班主任需要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开导与学习上的引导。
        三、初一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
        虽然初一班级管理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但班主任也应发挥自身的创造力,结合实际情况,总结出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策略,对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管理实践,对初一班主任如何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作出了以下建议。


        (一)适当缓解学生青春期的焦虑
        青春期叛逆问题是教师与家长都要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学生在成长发育的带领下,产生了抵抗心理,加之周围环境的变化与同学间潜移默化的影响,叛逆成为一股主流,初一作为叛逆的萌芽阶段,班主任对学生青春期的引导直接影响了以后学生的初中学习生活与各科老师的教学环境是否稳定,为此,笔者认为,初一班主任应该适当地让学生青春期的焦虑发泄出来,而不是一味地打压,以笔者实践教学管理为例:“初来乍到”的学生在陌生的环境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不安情绪,笔者先向学生陈述了自身的班级管理理念,即“在秩序允许的范围内给予最大程度的自由”,具体内容有“不打扰”“遵守学生学习准则”等,其中遵守学生学习准则是基础中的基础,如,上课不迟到,按时完成作业等,而“不打扰”则是对学生行为的最低底线,即不去打扰他人生活与学习,在这些基础上学生可以尽情发泄自己的焦虑,当然,青春期的孩子总是容易走向极端,为此,笔者在这基础之上,开发了一些帮助学生度过青春期的活动,如设立了班级意见箱,学生可匿名提出意见或问题,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发泄方式,如写日记,运动等,同时还可以进行一些强化集体意识的小游戏,如:拔河比赛,你画我猜等等,通过这些小的方面逐步缓解青春期带来的问题,帮助学生理性地看待问题。
        (二)加强学生心理建设
        初中时期学生的心理脆弱敏感,没有形成有效的解决问题、总结经验的思维意识,这也是初中生行为容易偏激的原因之一,脆弱的心理加上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初中生极容易产生心理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学生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冲击,青少年患心理疾病的概率逐年上涨,学校作为影响孩子性格与思维观念的重要方面之一,班主任应该着重注意学生的心理建设,以笔者为例:在管理班级与教学过程中,笔者建立了一个聊天群,收集学生的性格信息与家庭状况,在群中,笔者鼓励家长少进行一些苛责,多于学生进行沟通,寻找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笔者还邀请了心理专家与生理专家到班级里教授学生相应的知识,同时,定期开展心理培训,如:带大家一起做“发现情绪,理解情绪”的小游戏,按照同学的意愿随机选取几名同学,将标有不同内容与情绪的卡片分发给他们,如公司破产,考上名牌大学等,同学根据自身抽到的卡片做出相应的情绪,做完之后再进行一轮新卡片的抽选,此次卡片内容同样有好有坏,此时,第一次抽到“好牌”,第二次抽到“坏牌”的同学会产生低落的情绪,反之则呈现喜悦的情绪,两次皆是“好牌”的同学,台下的学生都投去羡慕的目光,反之,则是同情,笔者运用这种方式,想让学生了解外界环境对自身心境的影响以及一些人生道理,帮助学生发掘自身的力量,强壮自己的内心。
        (三)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与自律性
        小学的学习中主要教授的是学生基本的知识,在学生学习自主性与自律性的培养上会有所疏忽,学习科目的增多,内容的复杂化,只靠在课上学习的时间是不够的,而初中知识前期没有打好基础,在以后的学习中也会遇到很对问题,同时学生没有自律性,课堂上无法维持良好的秩序,对整个班级的学习都产生了不良影响,为此,笔者建议班主任可以从小事出发,在不知不觉的轻松氛围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自律性。以笔者实践教学为例,笔者鼓励各科教师寻找新的有趣的教学方式,如游戏化教学,情境式教学,丰富教学方式,让知识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在培养学生自律性方面,笔者发掘了班委会在班级中的作用,让学生实行自我管理,制定相应的规则秩序,若学生觉得班干部做的不好,还可投票商量表决是否要废除此任班干部选取新的班干部,班主任还可以进行班干部轮流制的方式,按照一定顺序,每过一段时间便变换班干部成员,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班级管理,了解自律在班级中的作用,自发的形成有序的班级氛围。
        四、总结
        总而言之,初中是教师教学中的特殊阶段,初一教学是其中的基础部分,初一班主任在教学任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初中教学产生着深远影响,为此,尽管班级管理之路艰难坎坷,广大初一班主任还应继续勇往直前,积极地发挥自身的才能,研究班级管理策略,为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与各科老师的教学提供良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国华.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成功(教育),2012(01):203-203.
        [2]黄显进.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6(007):98-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