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钧 邹欢欢
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惠民中学
摘要: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核心,班主任必须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不断创新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落实好立德树人总目标,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己任,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如何提高班主任的管理艺术进行探索,抛砖引玉、仅供参考。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艺术
班主任的存在不仅是维护班级正常运行的需要,更是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牢基础的需要。班主任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
一、民主管理,营造良好氛围
班主任要重视班级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制定适合班级的管理策略,践行“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合作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使我们的班集体不断地向上向善发展。
组班伊始要建好班委会、配好班干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班主任可以做甩手掌柜,相反,我们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很多班主任乐于让成绩优秀的学生担任班干,这无可厚非,但是把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往往是有失公允的。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竞选班干部,指导他们自己组建班委会,他们对此会更加信赖,可以在班会上集思广益,让全体学生讨论出台班级规章制度,这些由他们自己制定的班规是可以服众的,对他们也更有约束力。
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不要一言堂,不能以居高临下的姿态俯视学生,要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层面,主动融入到学生中,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只有我们首先把学生当作朋友,学生才会把我们当作知心人,这样的班级才有凝聚力和生机。
二、因材施教,提升工作有效性
我们要根据管理对象、管理场合乃至管理时机的不同,选择灵活多样的管理方式。只有坚持因材施教的理念,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教育,才能更高效地处理班级事务,提升工作的有效性。我们要认真了解学生,清楚每个学生的兴趣、性格、特长、不足、知识基础、健康状况以及家庭和社会背景等,要选好典型,采取课内外活动观察、学生作业分析评价、与科任教师交流分析、家访、心理测试等方式加以研究,由点到面逐步推进,找到这一类群体的教育方法。
针对问题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班主任要有于漪老师“所有的学生都是宝贝”的博大胸怀,要放弃偏见、一视同仁,歧视只会严重损伤他们的自尊心,我们要静下心来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洞悉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给予他们无私的关爱,因为只有给予他们真正的爱,才能赢得他们的爱戴,只有赢得他们的爱戴,才能更加有效地对他们实施教育转化工作,草率的训斥只能是背道而驰,事与愿违。
对于学困生我们同样要给予鼓励和关怀,学习成绩不理想不代表一无是处,要分析他们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竭力提高他们的成绩,挖掘他们的闪光点,例如有的学生在文艺方面有很高的天赋;有的学生热心肠,乐于帮助他人,人缘好;有的学生擅长体育运动,我们要为这些学生打造展示自我的平台,激发他们的自信,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让学困生爱学校、爱学习、爱生活。
三、注重引导,培养学生积极心态
初中阶段是实施心理引导的最佳阶段,班主任作为最了解班级学生的那个人,一定要有一双慧眼,能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情绪,鼓励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和阳光健康的生活态度。我们发现与学生进行简单而重复的谈话往往让他们感到厌倦,还有的学生不愿与班主任面对面诉说,因此可以开辟新渠道,给他们写一些鼓励性的寄语。“此时无声胜有声”,他们更愿意接受这种艺术性的语言,这种富有艺术性语言也更能点燃他们内心希望的火花。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寄语和赠言要回避学生耳熟能详的词句,“陈词滥调”对学生来说是没有吸引力的,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比如写“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倒不如写“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表明人的心理同时只能有一种心理决定,我们可以运用心态替代的方法引导学生用积极心态替代消极心态。例如考试中,当学生因为最后一道题难度过大无法解答时,就容易产生了消极心态,考试过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转化思维方式,换一个角度去看待问题,变“糟糕,还有一题做不出”为“太好了,只有一题就全部做完了”这样一替代,学生们自然就会放松,以后就可以从容应考了。
为了激励学生自信心,树立积极的心态,每一个学期开始,我都会为学生发一张卡片,鼓励他们用肯定语气写下自己在这个学期要实现的目标,并把卡片放在自己常见的地方,每日看一遍、读一遍。我相信在目标的激励下,学生每日都会积极向上,朝着自己的目标一步步努力,时间长了就会形成积极的心态。
四、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最完备的教育模式是‘学校——家庭’教育,学校和家庭是一对教育者。”家长的观念、思想、态度对子女的影响极大,家长潜移默化的熏陶对子女的成长极为重要,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配合的结果,我们要拓宽交流渠道,注重和家长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使教育效果达到最优化。
班主任可以利用班级微信群等平台对家长进行必要的培训,目的是让家长掌握一些科学的教育方法,了解学校和班级的管理理念,可以每学期组织一到两次家长会,班主任(包括科任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利用家长会时机坦诚交流,因为我们拥有一个共同而朴素的目标,那就是让我们的孩子变得越来越好,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我们可以多开展一些活动,比如把学生在学校的精彩瞬间拍照传至班级群,与家长分享学生的进步;邀请家长为班级管理积极建言献策;邀请一些家长在教学开放日走进教室,近距离感受自己孩子的学习状态,目前有不少学校都会让家长参与学校的一些常规事务,比如监考、陪餐、执勤等,这都是很好的尝试,事实证明家长们也都乐意参与这些事务,甚至表现得十分期待,因此我们有责任把这些工作一如既往地坚持做下去。
我们要定期家访,家访时既要说也要听,说就是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表现、进步和问题,听就是听取家长反映学生的一些情况(尤其是尚不被我们所掌握的情况)以及对我们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家访时我们要客观、全面、公正地评价学生,不要批评学生抱怨家长,要利用家访的时机与家长就有关问题达成一致,共商教育良方,努力开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要带着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关爱每一名学生,用足够的耐心和宽容心对待每一名学生,要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管理班级、教育学生不能采取高压手段,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品格,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不是一劳永逸的,我们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但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遵循科学的教育规律,把握正确的教育方向,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法,对每一位学生真正地了解到位、关心到位、教育到位,有耐心、恒信、信心,有不断提高的管理水平和爱满天下的博大情怀,主动融入学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我们的班级管理一定会出现可喜的气象。
参考文献:
[1]张琳凡.浅析新课改背景下对初中班主任工作的一些认识[J].才智,2019(15):128.
[2]潘云华,张瑞博.初中班主任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多层分析——基于中国教育追踪数据(2013-2014)的应用[J].教育学术月刊,2017(05):67-74.
[3]张含,孟伟伟.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3(44):30-31.
[4]苏晓玲,魏万相.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及策略[J].甘肃教育,2019(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