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自然地理教学的优化策略

发表时间:2021/3/2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5期   作者:苏彬
[导读] 自然地理是高中地理教学的主要内容,其包含了不同地理区域的气候特征、地形特征、位置特征等内容,有利于学生增强区域认知能力。
        苏彬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第一中学    236700
        摘要:自然地理是高中地理教学的主要内容,其包含了不同地理区域的气候特征、地形特征、位置特征等内容,有利于学生增强区域认知能力。在新课标落实的过程中,高中自然地理教学的方式方法也应当得到创新。因此,笔者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高中自然地理教学的优化策略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充分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自然地理;导学案;核心素养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自然地理是教学的首要内容。只有充分掌握了自然地理的知识,学生才能深度学习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知识。随着新课改的落实,传统的地理教学方法已经难以充分满足培养人才的需求,造成了教学效率低、教学过程枯燥等各种各样的教学问题。在此情况下,高中地理教师急需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新时代教育背景下的教学方法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努力实现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一、合理设计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改指明了当代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与自主学习能力。以往在讲解自然地理的知识时,高中地理教师常常将割裂自身教学的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自主学习效率低的问题。在新时代的教学中,高中地理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提升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以此来为新授课程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学生自主预习时,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和自身的教育经验,合理设计导学案,突出学习目标、重难点知识等内容,利用导学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气压带和风带》的章节时,教师可以结合“三圈环流”、“世界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移动”等内容,设计符合学生自学能力的导学案。在导学案中,教师可以设计“学会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能够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性”的学习目标、“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与季节移动”的重难点内容、以“大气环流-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为逻辑顺序的学习过程。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导学案预习“气压带和风带”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对章节内容形成基础性的的认识。
        二、结合地理核心素养,丰富教学内容
        在素质教育不断渗透的过程中,高中地理教师在讲解自然地理知识时,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改变传统模式下只注重传授知识的习惯,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正式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自然地理知识点,向学生传达正确的人地观念,通过地图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应用生活案例增强学生的综合地理思维,利用实践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地理实践力。通过结合地理核心素养进行教学,教师有利于将蕴藏在自然地理现象中的教育内容充分地传授给学生,提升教学的全面性。
        例如,在教学《自然界的水循环》的章节时,教师可以结合水资源在水循环过程中的污染问题讲解正确的生态观和环境观,增强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在具体讲解蒸发、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各个环节时,教师可以结合某一特定区域的水库、井水、河流等进行教学,利用信息设备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另外,教师可以在讲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等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带领学生正确认识自然规律,以此来推动学生形成综合地理思维。
        三、应用合作学习法,展现学生主体地位
        在以往的教学中,高中地理教师侧重于让学生独自学习,不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自主突破重难点内容的效率。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过程中,高中地理教师需要逐渐提升学生在课堂的自主性,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为学生创造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能够充分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推动学生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实现创新与发展。因此,在讲授自然地理知识时,高中地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游戏、合理竞赛、合作“教学”等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例如,在教学《河流地貌的发育》的章节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设计“流水侵蚀作用有哪几种形式”、“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等课堂问题,让学生阅读教材内容、阐述观点、交流意见。在完成教学任务后,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小组间的课堂知识竞赛,设计基础知识抢答题、绘图题等内容。在基础知识抢答题方面,教师可以设计“溯源侵蚀的概念是什么”、“河流堆积地貌的类型有哪些”等问题,让学生经过短暂的讨论后快速抢答。在绘图题方面,教师可以设计“合作绘制冲积扇的示意图、下蚀作用的示意图”等问题,让同一个小组的学生在黑板上合作绘制地理图。
        总而言之,高中自然地理教学方式的优化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地理知识,增强观察自然地理现象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完善自然地理教学的内容、创新自然地理教学的方式,为全面培养高中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翟少洋.模型方法下的高中自然地理教学研究[J].矿产勘查,2017(04).
        [2]邢春雷.高中自然地理重难点剖析——以人教版教材为例[J].绿色科技,2016(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