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的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3/2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5期   作者:  万振
[导读] 符合小学生们的性格特点,让学生们充分地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有利于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发展。
        万振
        安徽省淮北市 烈山区第一实验小学
        
        摘要:传统的数学课堂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教学模式了,因此我们相应的任课教师要结合本班学生们的学习特点来实施,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能更好地培育小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让他们更好地学习,才能为以后学好数学打下基础,促其发展,符合小学生们的性格特点,让学生们充分地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有利于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
        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做好孩子们的启蒙教育是小学老师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其中小学数学涉及的知识内容非常地多,因此我们相应的任课教师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安排,如何在课堂上提升小学生们的数学能力是老师的义务,能极大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促进智力的发展,并在此过程中,促进他们良好品德的形成,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数学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一味地死学是不能完全理解数学学习的奥义,这就需要老师们的引导作用,引导出学生们学习的思维,使得他们在兴趣的素养进行学习发展,况且人类是一种需要善意引导的动物,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同时兴趣是人们内容深处的永动机,可以做到时刻地驱策人去行动,使得他们积极地参与数学的教学中,促其发展,由于我国教育事业常期受到传统教育思维的影响,一些人的教学理念不易被转化,这阻碍着教育教学的发展,因此为了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我们相应的任课教师要在新课改的模式下,大力地实施教学方式,促使学生们能积极地参与其中,养成良好地学习习惯,能起到充实数学课堂的作用,提升学生们的数学综合素养,有利于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发展。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正处于一个活波好动的阶段,因此我们相应的任课教师为了让学生们上课更加地听话,就必须为他们创建丰富的教学情境,以此让学生们积极地参与其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学习起来更加思维·认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其发展,有利于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发展,从而使得学生数学能力得到提升。
        例如,在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这一课时,我们相应的任课教师可以拿来5个大西瓜,并带领学生们认识1—5的数字,让他们丰富地学习,知道1—5的数序,建立丰富的数感,然后逐步地教会其中的加减法,如这里有5个西瓜,如果全班学生们吃了一个还剩几个?以此带领学生去数1,2,3,4还剩四个,以此来激发学生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如果再拿来一个呢?学生们会自觉地数1,2,3,4,5,6,以此类推,促使学生们更好地参与其中,能使学生们知道1到5的表示含义,并督促学生们规范地书写,能培养学生们的想象能力,促其发展,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可以极大地让小学生们感受到数字运用的魅力,让学生们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发展。
三、趣味性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低年级数学的教学中,需要极力地突出数学的趣味因素,能使得小学生们更加好地参与其中,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更好学习和发展,能够增强学生们课堂上的互动性,提升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能实现更好地学习目标,促其发展,有利于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发展。


        例如,在教学“认识时钟”这一课时,我们相应的任课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们展示相应的钟表,然后把上面的时钟上的三根针是一家人,秒针实际家里最活波好动的儿子,分针则是妈妈,温文尔雅,时针则是爸爸稳重而沉稳,然后儿子跑完一圈妈妈才会慢慢地收拾屋子,而爸爸则会由于比较懒,需要分针妈妈打扫差不多才会主动地倒垃圾,这样的教学模式富有很强的趣味性,能更加容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使得学生们学会看表,促其发展,激活小学生们的数学思维,有利于加强本班的学生们对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进而有利于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地教育教学。
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促使学习能力的发展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们所讲述的知识是一样的,因为每一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不同,所以呈现出来的形式也不同,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相应的任课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模式进行展开,能够极大地激发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其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让小学生们在学习中合作交流,踊跃地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样比老师自己一个人讲课让学生收获的更多,促其发展,让学生意识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进而使得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有利于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发展。
        例如,在教学“克和千克”这一课时,我们相应的任课教师会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们进行诠释,先让学生们以小组合作的模式进行学习,促使他们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在以组为单位的形式,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并让学生们进行讲解,促其发展,使得他们更好地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同时老师起辅助学习的作用,学生们一旦有不懂的问题可以问老师,也能极大地增强自身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学习欲望,锻炼回答问题的能力,争辩能力,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有利于学生们更好地去学习认知,从而使得数学课堂更加高效地完成。
五、生活化数学素材,提升教学质量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我们相应的任课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类的教学方式来教学,以此避免学生产生疲倦感,可以结合相应的生活化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们丰富地展开思考,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其中,能使得数学能力得到进一步地发展,符合数学教育教学的发展规律,把他们的学习动力得以激发,使得他们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之中不那么片面化,让他们明白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的好处,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有利于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发展。
        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这一课时,我们相应的任课教师要根据一些生活的事例来教学,如小明去超市买辣条,一包卫龙辣条要3.5元,老辣片要5元,小明一共带了20元,问买完还剩多少?以此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欲望,使其丰富地引导掌握没有括号的两步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使得他们学会脱式计算的书写形式,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其中,并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能使得他们养成良好地数学学习习惯,促其发展,能促进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让他们体会到生活数学的韵味,促使小学数学高效地课堂开展。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相应的任课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出发考量,制定科学合理地的教学方针,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互动当中,使其获取更多的知识,也能全面地培养出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其发展,使得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和严谨的数学思维得到发展,加深了对知识点的掌握、理解,促使其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有利于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方针,也能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桂平均.在主题教研中共同成长——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搭配中的学问》课例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7(12):119-120.
        [2]陈阳.小学生数学学习风格类型调查与教学建议——以常州市某小学五、六年级为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2):33+71.
        [3]周奕.良好习惯是低年级学生最重要的学习品质——以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为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11):70.
        [4]朱昕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数学课堂效益——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小学教学研究,2018(35):38-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