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霞
甘肃省金昌市学校金昌市一中 737100
摘要:在教育部出台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文件中,特别强调了新时期的教师必须树立现代教学观念,科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善我们的教育教学,促进学生的更全面发展。在这一背景下,笔者积极探索现代化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融合方法,希望可以借助科技的力量改变传统的教学面貌和模式,助力语文课堂进步,成就高中生的未来。
关键词:信息技术;现代化;高中;语文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人文情景,就可以让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从而更好地激活高中生的思维、情感、想象力,培育他们的创新能力。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更好理解主旨
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的发展来开展教育。这一“学生本位”的思想对于我们的语文教学工作具有重要启迪。高中阶段的语文知识更加抽象,如何去理解、把握,我们需要借助情境教学的优势,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走进作者,辅助学生去理解抽象的语文知识,走入课堂的学习之中。
例如,教学人教版必修一《鸿门宴》,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带领学生们正确理解项羽在鸿门宴中所表现出的贵族义气,品味文中语言。其中如何带领学生们通过对项羽、项伯、刘邦、樊哙等人物描写的分析,理解项羽的贵族义气是一个教学的难点。此时,我们可以引入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们播放一段影视作品的片段,创设具体化的情境:项羽出生于一个楚国旧贵族家庭,虽为将门之后,但生不逢时,其家族随着楚国的灭亡而败落。而刘邦则是平民出生,早年曾为沛县泗水亭亭长,整天与衙役们戏弄耍笑,喜好酒色……借助如此情境,学生们不仅仅理解了今天学习的故事发生背景、也知道了两个主要人物的成长背景,这对于他们理解本课的教学难点很有帮助。一位没落贵族,一位草莽平民,这对曾经携手反秦的“盟友”之间为何会有这场鸿门之宴呢?问题一出,学生们的兴趣很高,主动参与进了课堂。可见,在教学中,教师善于设计学习情境,有助于学生去理解文章的主旨思想,也可以使学生体验到信息化课堂的魅力。
二、利用信息技术引入资源,丰富课堂内容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一大优势是共享功能,这意味着教师的教学不必局限在课本教材中,能够利用信息技术便捷、低廉地获取到更多优质的语文教学资源,教师们结合高中生的特点再加以选择、引入,就能够以扩充课堂的教育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们不断积累更多的知识和素材。
例如,教学人教版必修一《小狗包弟》,这是巴金写于1980年的一篇文章,它讲述了文革时期这个特定时期狗与人的故事。如果学生们不去了解更多的知识,那么面对这一篇文章,他所理解到的情感就会很匮乏,也不能够全面把握作品的思想主旨此时,为了让他们从内心懂得这篇文章反映不仅仅是人与狗的情感,更多是作者情感上的自我反思、自我解剖,也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批判。在这一环节,我们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去搜索大量的资料,引入一些背景资料,如从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我们过经历了历时10年的“文化大革命”。面对这场灾难,很多人都不敢说真话,社会缺少人性,缺少温情。这些知识的引入开拓了学生们的眼界,也让学生们知道了两只小狗的命运背后多揭露的罪恶现实,感受作品深刻的一样。
三、利用信息技术营造氛围,实现情感升华
高中阶段,古诗学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模块。古诗学习也是学生素养提高、兴趣养成、情感体验的重要载体,可是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是纯粹的理论教学,整个课堂死气沉沉,学生们的思维难以活跃起来,对于作品中的情感难以体会。此时,在课堂上我们借助信息技术增强课堂的互动,营造浓郁的氛围,就能够实现情感升华。
例如,教学人教版必修二《短歌行》,在进行古诗教学时,我们可以创设文化氛围来促进学生对其中描绘的画面或者表达的情感的理解。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豪杰并起,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本节课的刚开始,选用歌曲林俊杰《三国》作为背景音乐引入新课,可以让音乐成为纽带,拉近时空、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在音乐播放中,将学生们带至几千年前的时空,激发起学生们关于“三国时代”无边的遐想。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们去理解诗句、背诵诗句,诗句中的诗意自然而然被学生们理解了。随后,我们展示历史上曹操的一些作品、生平经历,多个角度帮助学生们去认识曹操,看到曹操渴求人才的特点,从而开启学生感情闸门,帮助学生们去理解本课的核心知识。
总之,要想适应信息化这一新的教育形势,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树立信息化的教学观念,加强自身学习,以促进自己教学艺术和工作能力的提高,让学生们在不断提高自己语文语言的同时, 也慢慢爱上语文学习的课堂。
参考文献:
[1]马璐,贾洋洋,苟江凤,张诗林,卢娥.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19):75-76+81.
[2]王芙蓉,刘悦.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合作学习理念的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以高中语文第三册《山居秋暝》为例[J].电子制作,2015(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