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讨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下)第18期   作者:覃芳梅
[导读] 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应随时代的潮流进行革新,
        覃芳梅
        广西桂平市蒙圩镇新合小学 537222

        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应随时代的潮流进行革新,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将小组讨论融入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讨论促使生生互动从而增强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自主探索能力。本文以“巧妙设问”、“把控时间”、“丰富形式”这三方面,对小组讨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小组讨论;语文教学;应用策略
        语文教学中开展小组讨论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扭转学生对于传统语文教学的刻板印象,学生带着新鲜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以平等关系为基础有效缓解紧张情绪,从而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有效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逐渐强化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科学策略使小组讨论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发挥最大效用。
一、巧妙设置讨论问题,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学生初体验新型教学模式时普遍呈现出凌乱且无序的局面,从而使其无法体会讨论活动的乐趣导致学生逐渐失去讨论热情,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发生教师可以以设问的形式为学生开拓讨论思路,帮助学生进入讨论正轨,例如:笔者为学生讲解《少年闰土》这篇课文内容时,首先带领学生学习文章中所包含的词汇等基础知识内容,在此基础上笔者带领学生朗读全文,使其对文章内容有大致了解。其次笔者根据文章具体内容汇总出相应问题,要求学生针对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在规定的时间内总结问题答案并进行课堂发表,比如作者和闰土第一次见面时闰土是什么样子?从闰土的外貌特征能够推断出他是怎样的少年?闰土向作者讲了哪几件有趣的事情?学生在理解笔者给出的问题后对这篇课文产生好奇心并积极踊跃投入到小组讨论活动中。最后每组派一名学生代表进行发言。由此可见,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适当设问,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对于教学内容产生求知欲,另一方面学生出于对问题的好奇心从而积极踊跃参与到讨论中,以此有效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
二、严格把控讨论时间,提高课堂讨论效率
        小学生对自身的管控能力较差,小组讨论又以群聚的形式进行,这无疑为学生提供了开小差的便利渠道,如果教师不加以管控则会降低小组讨论效率。因此教师应制定科学的小组讨论制度,以此来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从而提高课堂讨论效率,进一步提升语文课的教学效率。

例如:笔者认为为学生设定合理的讨论时间能够加强学生的时间观念,从而督促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高效讨论活动,因此笔者会针对讨论内容的难易程度为学生设定合理的讨论时间,学生根据时间安排讨论流程,比如笔者根据《鲁宾逊漂流记》这篇课文提出“鲁滨逊经历了什么漂流到荒岛上?”以及“鲁滨逊在荒岛上遇到了怎样的困难?”这两个相对简单的问题,因此笔者规定讨论时间为五分钟,有的小组对讨论时间进行划分,组长要求全体组员用一分钟略读文章内容,一分钟过后组长在小组内部分配问题,三人针对问题一在文章中找寻答案,另外三人则针对问题二找寻答案,组长要求在三分钟内结束讨论并运用最后一分钟进行问题答案汇总,以此完成高效讨论工作。由此可见,教师应制定科学讨论制度,严格把控课堂讨论时间,以此促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规划讨论流程,从而达到开展高效率小组讨论活动的最终目的。
三、丰富课堂讨论形式,充分发挥讨论效用
        语文教师普遍将小组讨论活动应用在课文内容解读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小组讨论形式在语文学科的各个教学领域发挥不同效用,教师应积极丰富课堂讨论形式,例如:为了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笔者在班级内举行小型辩论赛,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赛。比如笔者设置“学生该不该参加课外辅导班”这一辩题,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正反两方,在进行辩论之前学生需要针对辩题进行小组讨论,笔者以其中一小组的讨论过程举例,该组所选辩方为“学生不该参加课外辅导”,首先组长要求每位组员针对该辩题提出一个论点,有的组员提出“课外辅导为学生增添学业负担,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的组员则提出“课外辅导班的效率较低,不能给予学生实质性的帮助。”随后组长将所有论点汇总到一起并与组员一起筛选较为精妙的论点,其次组长组织组员针对论点查找具有说服力的论据,以此完成辩论赛开始前的小组讨论。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辩论,组员之间相互配合一起应对辩论中出现的问题,最终使班级小型辩论赛完满结束。由此可见,教师应为学生搭建不同形式的讨论平台,使学生能够在各个领域有效运用小组讨论,以此不但能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能够使其增强语言表达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总而言之,语文教师应设置相应的讨论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参与讨论活动的热情,其次应严格把控讨论时间从而提高课堂讨论效率,在此基础上应以丰富的课堂讨论形式来充分发挥讨论的不同效用,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参与讨论活动中增强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孙琳.研究性教学模式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4.
        【2】孙琳.研究性教学模式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